1.认识因特网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认识因特网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02-20 13:08:24

文档简介

认识因特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时教学,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以及网络的一般分类。(2)了解网络的硬件基本构成,网络的软件系统,比较局域网、校园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了解因特网的产生、发展过程。
2学情分析
通过平时和这批学生的聊天我得知,他们在小学阶段电脑课上得很少,很多电脑的基本操作都不会,所以我会帮他们补习小学电脑的内容,虽然会耽误一些时间,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的基本构成。(2)教学难点:网络概念、网络的构成。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导入
提出本章的教学要求和应该掌握的内容。
活动2【讲授】新课
1.提问导入新课:计算机网络是什么 计算机网络作用是什么 因特网与计算机网络的关系(请学生根据自己经验和理解说明计算机网络知识)。
2.教师展示计算机网络图,并定义计算机网络概念: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用一定的几何连接方法,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概念)
3.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请学生先解答,教师总结)
(1)实现硬件资源共享
(2)软件资源共享
(3)信息传递与交换
(4)分布式控制与处理。
4.网络的分类(教师用投影展示不同的网络)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以及联网计算机分布距离的远近,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1)局域网:(lan)将小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
如,学校计算机教学网是局域网。要求观察计算机教室局域网的结构:计算机终端(学生机器)、服务器、网卡、连接线、接线器等。
局域网又分为:对等网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2)广域网(wan):它是将分散在较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传送。
一般跨地区,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展示计算机网络结构图)。
(3)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一般是将本地区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
5.网络的基本构成
(1)网络的硬件设备:服务器、电脑终端(客户机——工作站)、网络的通信设备,如:网卡、传输介质——光纤、电缆,集线器、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等。
(2)网络的布线方式——拓扑:星形、环形、总线。
(3)网络的系统软件
①网络的通信协议:tcp/ip、netbeui、ipx等协议
②网络的操作系统:windowsnt,unix,novellnetware,linux等
③网络的应用软件:在网络操作系统下运行的软件。(教师简单介绍tcp/ip协议的含义、作用)
6.因特网的一些基本知识
(1)因特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
(2)因特网的发展史
(3)我国因特网的发展
(4)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①ip协议:主要规定因特网上的计算机地址的统一定位方法,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地址,由四组数字组成,每组数字之间用“.”分隔。如202.96.209.169上海热线服务器地址。
②计算机域名为了便于记忆,用字母数字来表示计算机的ip地址,称为域名。上海热线的地址:21世纪教育网online.。域名与ip地址是一一对应的。
③tcp协议:传输协议。将数据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包,并能纠错,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上。
7.网络工作的简单原理
(演示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internet又称为国际互联网,就像联合国一样,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网络。它有着自己的管理方式,而各国又各自为政,都有其各自的名字和语言,因此它要兼顾世界各地的多种网络形式。这样彼此之间用一种共同标准协议相互间沟通,这种标准协议称之为tcp/ip。这样也就保证了网上数据的相互兼容性,internet上的每个用户都必须统一遵守tcp/ip协议。
那么什么是tcp/ip协议呢 tcp是一种传输控制协议,它相当于物品包装箱,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而ip是网间协议,相当于收件人、发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它保证数据到达指定的地点。其传输过程是:①首先将数据打包成tcp/ip形式的数据包。②数据包在路由器指挥下,传送到目的地。③接受到的数据包,再重新换成原数据文件。这样数据传输过程就在网上完成了。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户计算机与internet软件连接是由一个叫winsock软件负责进行的,当用户在internet上发送电子邮件或完成其它操作时,winsock软件将用户发出的每一条命令都转化为tcp/ip协议,然后将数据送到modem,由modem解调成模拟信号送到传输线上,通过internet传输到对方的计算机接收,而接收信号的过程则与其相反。
(三)练习解答:1.什么是信息下载 你知道下载信息可用哪些方法
答:将网上的信息保存到用户的本地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的方法称为下载。下载信息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文字信息下载、图片信息下载、整个网页信息下载、文件下载等方法。
(四)教学反思:经过与学生的互动,我发现学生一旦掌握了一些学习电脑知识的技巧,就会变得很兴奋,很想学,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的责任是很重大,学生的兴趣是完全掌握在老师的手里。
活动3【导入】习题天地
1.什么是信息下载 你知道下载信息可用哪些方法
答:将网上的信息保存到用户的本地计算机的外存储器的方法称为下载。下载信息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文字信息下载、图片信息下载、整个网页信息下载、文件下载等方法。
活动4【作业】教学反思
经过与学生的互动,我发现学生一旦掌握了一些学习电脑知识的技巧,就会变得很兴奋,很想学,所以我觉得我们老师的责任是很重大,学生的兴趣是完全掌握在老师的手里。(共24张PPT)
1、1认识网络
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多台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相应的网络硬、软件管理下,按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互传、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主要包括下面4个要素:
1)计算机系统
2)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
3)网络协议
4)网络软件
二、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有以下4个功能
1、资源共享
2、数据传送
3、使计算机可靠性和可用性得到提高
4、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布处理
1、2网络的拓朴结构
教学内容:
1、拓朴结构
2、几种典型的拓朴结构
1)星型
2)总线型
3)环型
4)树型
5)混合型
教学重难点:几种典型的拓朴结构
教学过程:
一、拓朴结构
用于计算机网络上的拓朴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的连接关系。拓朴结构隐去了网络的具体物理特性而抽象出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二、几种典型的拓朴结构
1、星型
2、总线型
3、环型
4、树型
5、混合型
1、3计算机网络分类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1、计算机网络分类
2、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计算机网络分类
教学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分类
1、按分布距离分类
1)局域网LAN
2)城域网MAN
3)广域网WAN
2)按用途分类
1)公用网
2)专用网
二、计算机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主要是靠网络协议来完成的。
2、1
接触Internet
教学内容:
1、什么是Internet
2、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
3、Internet
在中国
教学重点:什么是Internet
教学难点:什么是Internet
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Internet
Internet是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以及国家骨干网、广域网、局域网,通过网络互联设备连在一起的网络。我们可从以下5点来认识它:
1、全球范围成千上万个网互连在一起的互联网。
2、当今世界最大的非集中式的计算机网络的集合。
3、当代信息高速公路。
4、全新的、自由的、没有国界的信息超级市场。
5、并不是指的某个具体的网络,而是一个开放的信息互联网,这意味着全世界采用开放系统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够相互通信。
二、Internet的产生和发展
1、20世纪60年代末
2、1968年,美国建立了一个实验性的网络ARPAnet。这是Internet的开始。
3、20世纪70年代后期
4、20世纪80年代
5、20世纪90年代初期
三、Internet在中国
开始于1987年,经历了两个阶段:1、1993年;2、从1994年起
2、2
Internet的服务和应用
教学内容:
1、信息交流
2、浏览和发布信息
3、共享资源
4、商业应用
教学重点:信息交流、浏览和发布信息
教学难点:共享资源
教学过程:
一、信息交流
电子邮件、电子论坛、实时交谈、网络寻呼、网上电话、远程视频会议等等。
二、浏览和发布信息
WWW
三、共享资源
远程登录服务和文件传输服务
四、商业应用
2、3
Internet
的常用术语(一)
教学内容:
Internet的常用术语
教学重点:
调制解调器、URL、主页
教学难点:URL
教学过程:
1、主机
2、客户
3、服务器
4、调制解调器
5、超文本
6、主页
7、URL:由三部分组成,1)协议;2)存有该资源的主机IP地址(端口号);3)、主机资源的具体地址
2、4
Internet
的常用术语(二)
教学内容:
Internet的常用术语
教学重点:
WWW、TCP、IP
教学难点:TCP、IP
教学过程:
1、WWW
2、协议
TCP
IP
HttP
3、
WWW入门
教学内容:
1、WWW
2、WWW中一些重要概念:
(1)URL
(2)主页
(3)HTML
(4)网络浏览器
教学重难点:WWW中一些重要概念
教学过程:
一、WWW
WWW即World
Wide
Web
,中文叫作万维网,是现今Internet上发展最快、最活跃的部分。
二、一些重要概念
1、URL
URL是英文Unifom
Resource
Locator的缩写,中文就是“统一资源定位”。它是一种有关Internet资源描述的标准化方法。通过它就可以保证有关描述中总可以包含对某一特定资源进行访问时所必须的信息。简单地说,URL提供了Internet资源的地址信息。
URL的组成和含义:
(1)协议;(2)域名(服务器名)(3)路径名,用于标识一个目标在服务器上的位置。
域名中通用的3字母后缀和相应的机构类型
.com——商业部门;.edu——教育部门;
.gov——政府部门;.mil——军事部门;
.net——网络机构;.org——社会组织
国家:
.cn——中国;.jp——日本;.uk——英国;
.nl——荷兰;.ca——加拿大
2、主页(Home
Page)
主页通常是指一个Web网站上的所有相关文档和信息的起始页,或者可以说是这个网站的入口。
3、HTML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专门用来创作供Web浏览器查看的超文本文档的标记语言。
4、网络浏览器
网络浏览器是用户与WWW这间的前端界面,它负责接收用户的输入,启动Web服务的文档传输请示,接收来自服务器的HTML文档,并将该文档转换成共屏幕显示的格式化输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