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因特网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作用以及网络的一般分类。(2)了解网络的硬件基本构成,网络的软件系统,比较局域网、校园网之间的联系和区别。(3)了解因特网的产生、发展过程。(4)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功能。
2学情分析
本章学习内容为“网络基础及因特网简介”,这部分的内容不多,而且基本为文字材料,学生往往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教师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
3重点难点
(1)计算机网络概念、网络的基本构成以及计算机与网络的连接方法。(2)教学难点:网络概念、网络的构成。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同学们好!我们知道网络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你们期待上网络课很久了吧 同学们平时上网吗 大家平时上网都干些什么呢 有没有想象过做一个网络高手……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得知,大部分男同学接触网络很多是玩网络游戏,聊QQ,女同学上网很多是看明星介绍,极个别同学接触过e-mail)
同学们,上网聊天、冲浪、玩网络游戏,成为一个网络高手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网络的分类、因特网的由来,知道网络有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因特网的主要功能等,包括上网的技巧和文明上网的注意事项。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吧!
活动2【活动】活动
(一)请同学们双击计算机桌面的浏览器图标。分别用自己的学号作为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教师事先把主页设置为本节课的演示论坛首页,并将学生的学号作为用户名和密码事先注册,一方面学生可以迅速参加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参与和掌握情况)。
(二)新课:
1.提问导入新课:在这节课上,我们将通过学习解决以下四个主要问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网络是如何分类的
(2)、网络硬件有哪几部分组成 网络软件由哪些部分组成
(3)、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4)、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功能有哪些
(请学生根据自己经验和理解说明计算机网络知识并通过表单提交自己的看法,根据提交结果,学生以前并不熟悉这一块的知识。)
2.教师展示计算机网络图,并定义计算机网络概念:
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用一定的几何连接方法,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3.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请学生先解答,并通过表单提交自己的看法。学生大多数还是回答浏览新闻、网上聊天、发电子邮件等。教师总结如下:)
(1)实现硬件资源共享
(2)软件资源共享
(3)信息传递与交换
(4)分布式控制与处理
4.网络的分类
(教师用投影展示不同的网络示意图)
根据网络规模的大小以及联网计算机分布距离的远近,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1)局域网:(LAN)将小范围内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使计算机能够互相通信,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
(如:学校计算机教学网是局域网。要求观察计算机教室局域网的结构:计算机终端——学生机器、服务器、网卡、连接线、接线器等。让学生对照机房硬件设备一一找到对应设备。)
局域网又分为:对等网和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2)广域网(WAN):它是将分散在较远距离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传送。一般跨地区,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展示计算机网络结构图
)。
(3)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一般是将本地区的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
5.网络的基本构成
(1)网络的硬件设备:服务器、电脑终端(客户机——工作站)、网络的通信设备,如:网卡、传输介质——光纤、电缆,集线器、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等
(2)网络的布线方式——拓扑:星形、环形、总线。
(3)网络的系统软件
①
网络的通信协议:TCP/IP、NETBEUI、IPX等协议
②
网络的操作系统:windows
NT
,Unix
,Novell
NetWare
,Linux等
③
网络的应用软件:在网络操作系统下运行的软件。
(教师简单介绍TCP/IP协议的含义、作用)
(介绍学校校园网的组成、分布、连接等内容,并以一台计算机为例,简单介绍网卡、协议的安装,网线、水晶头的构造、连接等。由于时间关系,所以事先准备好材料,课堂上简单演示一下。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生对这些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很感兴趣,气氛很热烈。)
6.因特网的一些基本知识
(1)因特网(internet):国际互联网
(2)因特网的发展史
(3)我国因特网的发展
(4)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①
IP协议
:主要规定因特网上的计算机地址的统一定位方法,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唯一地址,由四组数字组成,每组数字之间用“.”分隔。如61.177.
.
学校服务器地址。
②
计算机域名
为了便于记忆,用字母数字来表示计算机的IP地址,称为域名。比如学校的域名:21世纪教育网
。域名与IP地址是一一对应的。(这里用了学生的学号和姓名的对应关系比喻IP和域名的关系)
③
TCP协议:
传输协议。将数据包分割成多个数据包,并能纠错,传送到对方计算机上
7.计算机与因特网的连接
(1)利用局域网代理服务器上网。
(2)普通电话线拨号上网。
8.网络工作的简单原理:
演示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用“开天劈地”软件)
Internet又称为国际互联网,就像联合国一样,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网络。它有着自己的管理方式,而各国又各自为政,都有其各自的名字和语言,因此它要兼顾世界各地的多种网络形式。这样彼此之间用一种共同标准协议相互间沟通,这种标准协议称之为TCP/IP。这样也就保证了网上数据的相互兼容性,Internet上的每个用户都必须统一遵守TCP/IP协议。那么什么是TCP/IP协议呢 TCP是一种传输控制协议,它相当于物品包装箱,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丢失;而IP是网间协议,相当于收件人、发件人的地址和姓名,它保证数据到达指定的地点。
①
首先将数据打包成TCP/
IP形式的数据包。
②
数据包在路由器指挥下,传送到目的地。
③
接受到的数据包,再重新换成原数据文件。这样数据传输过程就在网上完成了。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户计算机与Internet软件连接是由一个叫WINSOCK软件负责进行的,当用户在Internet上发送电子邮件或完成其它操作时,WINSOCK软件将用户发出的每一条命令都转化为TCP/IP协议,然后将数据送到Modem,由Modem解调成模拟信号送到传输线上,通过Internet传输到对方的计算机接收,而接收信号的过程则与其相反。
(三)若想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可上网自主搜索,推荐网站:
中国科普博览-电信博物馆-计算机网络启蒙篇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网络基础知识
世界网络-路由器技术-网络基本知识
推荐搜索引擎:
百度
http://21世纪教育网
雅虎
http://cn.
搜狐
http://21世纪教育网
新浪
http://21世纪教育网.cn
Google
http://21世纪教育网
推荐文章:百度搜索引擎使用技巧;其他搜索引擎及其使用
(熟练使用搜速引擎对于上网浏览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使用搜索引擎的关键是“关键字”,同样使用搜索引擎,能否正确选择关键字会直接影响搜索结果,通过下面的实践体会一下使用关键字搜索的方法。)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加深了对网络的了解,但要成为一个高手,还是任重而道远呢!只要同学们今后努力实践,你们一定会成功!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和对本学科教和学的建议等,也可以在课后通过论坛中提交。当然,我们平时要注意文明上网,不浏览和散布反动和攻击性言论和不健康内容,注意上网的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