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1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共1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20 12:5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2张PPT。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契丹的兴起;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澶州之战和澶渊之盟;党项族建立西夏;宋夏间的战与和。
2、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3、通过对“澶渊之盟”多角度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学重点: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
教学难点:契丹的兴起及与北宋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少数民族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屏幕显示“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结合地图指出),北宋建立后,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辽、党项族在西北建立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你们想知道这些少数民族的生活情况吗?他们与北宋的关系如何呢?杨家将中的杨老令公真有其人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历史的长河去寻找答案吧。二、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案”,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划上记号。三、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探究一、契丹族党项族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契丹的兴起 契丹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隋唐时期,契丹族逐渐强大起来。唐朝末年,不少汉人来到契丹境内 ,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契丹人开始有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引导学生认识,这是契丹与汉人长期交往的必然结果,促进了契丹族社会的发展,也为阿保机以后统一契丹各部创造了条件。 阅读教材课文 归纳出阿保机为契丹族的强大作出了哪些贡献。 (1)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
(2)发展生产;
(3)在位期间,契丹创制了文字。 党项族的兴起 结合“辽、北宋、西夏形势”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明确西夏建立的时间、人物和都城(古今地名) 探究二: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北宋与辽的关系
思考:澶渊之盟对辽宋双方产生了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宋夏关系
请同学们比较“宋夏和议”与澶渊之盟有什么不同?(学生参照澶渊之盟,讨论回答“宋夏和议”对双方的影响)。 【小组讨论】辽朝和西夏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归纳】综观整个辽代史和西夏史,尽管契丹贵族和党项贵族不断发动战争,给当时各族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和负担,但更重要的是,促进了汉族和我国北方许多民族的融合,开发了我国东北、北部、西北部边疆,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四、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夏和议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
五、达标检测 反馈矫正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课后作业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