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 第四单元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 第四单元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20 17:00:16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导入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东 海
南 海
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约36000平方公里(2300万人口),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是我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新授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台湾风景如画
新授
新授
想一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结合所学的
知识来回答一下?
三国时期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唐时 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元朝时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清朝初年(1662年)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清康熙年间 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清末(1895年) 《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台湾回归祖国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新授
通过史实证明说台湾自古是我国领土,可是,是什么原因使得台湾与大陆割据的呢?
新授
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败走台湾后,他把台湾作为国民党 “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阻止祖国大陆解放台湾,美国政府插手干预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的长期紧张对峙局势。
新授
改革开放后,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对其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哪些政策方针
新授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政策 时 间 领导人 政策
新中国成立之初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后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武装解放台湾
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
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新授
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3月26日江泽民接受法国《国际政治》杂志采访时说的话
新授
结合文章找出两岸关系缓和的事实内容
新授
(1)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并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逐步开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分离52年的母女再次相逢
新授
(2)1990年,台湾“海基会 ”成立,会长辜振甫
(3)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会长汪道涵
(4)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故称:“九二共识
(5)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新授
“九二共识”
新授
(6)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包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双方领导人以适应身份互访等。
新授
思考:自台湾与大陆关系的缓和是不是一直这么相安无事呢?
新授
20世纪80年代至今,台湾当局利用国际反华势力蓄意制造分裂,鼓吹“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企图分裂国家,使得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
不是
新授
概括从哪些方面可看出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新授
05/7, 新党主席郁慕明— “民族之旅”
05/3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 —“经贸之旅”
1.政治会谈
新授
日益密切的交往
5˙12地震后
台湾红十字救援队进入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展开搜救
2.民间交往
新授
3.经济合作
新授
2010年春晚
台湾组合“小虎队”
4.文化交流
去台湾的四川卧龙大熊猫“团团” “圆圆”
新授
P68页动脑筋
想一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除了共同的文字、语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外还有什么呢?
新授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2.台湾各界人士都渴望两岸统一
新授
海峡两岸的交流使得分隔已久的亲人得以相聚,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我们誓死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反对一切分裂活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宝岛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总结
1.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
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A.武力统一、派驻军队
B.和平武力并举统一、一国两制
C.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练习
2.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A
练习
3.图片“台湾同胞返乡探亲团团员穿的夹克衫”充分反映了( )
A.海峡两岸开始了高层互访
B.海峡两岸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C.台湾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D.台湾人民想独立
C
练习
4.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对台政策之所以不同于港澳地区是因为( )
A.台湾被日本占领过
B.台湾问题属于我国内政
C.“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D.某些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
B
练习
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
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
   ——邓小平
  请回答:
练习
(1)上述谈话体现了什么构想?
(2)这一构想适用于哪些地区?结果如何?
一国两制的构想
适用于台湾、香港、澳门。中国政府分别和英国、葡萄牙政府签订《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并分别于1997年、1999年将香港、澳门收回祖国的怀抱。
练习
作业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海峡两岸的交往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台湾问题的由来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日益密切的交往
政治会谈
民间交往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板书《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缓和海峡两岸的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地图、视频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培养识记历史的基本能力。通过探讨台湾自古就是我国领土的问题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海峡两岸的交往,关系的缓和,使得中国人民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推进祖国的统一。
【教学重点】
对台湾的政策的实施
【教学难点】
海峡两岸的割据状态的原因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www.21-cn-jy.com
教师: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渴望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渴望祖国的和平统一。
二、新课学习
(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教师: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面积约36000平方公里(2300万人口),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是我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
多媒体展示宝岛台湾的美丽图片
想一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结合所学的知识来回答一下?
学生: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学生:隋唐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学生: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学生:清朝初年(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学生:清康熙年间1683年清军进驻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学生:清末(1895年)《马关条约》中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学生: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 台湾回归祖国
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通过我们学过的历史知识可以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教师:通过史实证明说台湾自古是我国领土,可是,是什么原因使得台湾与大陆割据的呢?
学生: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中退守台湾。败走台湾后,他把台湾作为国民党 “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阻止祖国大陆解放台湾,美国政府插手干预中国内政、阻挠中国统一,造成了台湾海峡地区的长期紧张对峙局势。21教育网
教师:改革开放后,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对其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党和政府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了哪些政策方针 21·cn·jy·com
学生: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武装解放台湾。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和平解放 “和为上计”
学生: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学生:江泽民八项主张。
学生:胡锦涛四点意见 《反分裂国家法》
教师: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1997年3月26日江泽民接受法国《国际政治》杂志采访时说的话
教师:结合文章找出两岸关系缓和的事实内容
学生: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并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逐步开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多媒体展示亲人相聚的图片
学生:1990年,台湾“海基会 ”成立,会长辜振甫
学生:1991年,大陆成立“海协会 ”,会长汪道涵
学生:1992年,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故称:“九二共识2·1·c·n·j·y
学生:1993年,两会举行“汪辜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多媒体展示九二共识签订的图片
(6)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包括: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双方领导人以适应身份互访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思考:自台湾与大陆关系的缓和是不是一直这么相安无事呢?
学生:不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台湾当局利用国际反华势力蓄意制造分裂,鼓吹“一中一台”的分裂活动,企图分裂国家,使得两岸统一的进程困难重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二)日益密切的交往
教师:概括从哪些方面可看出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
学生:政治会谈、民间交往、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多媒体展示交往图片
教师:5˙12地震后台湾红十字救援队进入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展开搜救
P68页动脑筋:想一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除了共同的文字、语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外还有什么呢?21·世纪*教育网
学生: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学生:台湾各界人士都渴望两岸统一
三、课堂总结
海峡两岸的交流使得分隔已久的亲人得以相聚,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我们誓死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反对一切分裂活动,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宝岛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课堂练习
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D )
武力统一、派驻军队
B.和平武力并举统一、一国两制
C.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B ) 21cnjy.com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3.图片“台湾同胞返乡探亲团团员穿的夹克衫”充分反映了( C )
A.海峡两岸开始了高层互访
B.海峡两岸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C.台湾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D.台湾人民想独立
4.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对台政策之所以不同于港澳地区是因为( B )
A.台湾被日本占领过
B.台湾问题属于我国内政
C.“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D.某些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
5.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 ——邓小平www-2-1-cnjy-com
请回答:
(1)上述谈话体现了什么构想?
答案:一国两制的构想
(2)这一构想适用于哪些地区?结果如何?
答案:适用于台湾、香港、澳门。中国政府分别和英国、葡萄牙政府签订《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并分别于1997年、1999年将香港、澳门收回祖国的怀抱。2-1-c-n-j-y
五、作业布置
1.背诵本课知识点
2.做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课的知识容量并不大,但课程内容涉及政策理论,较为枯躁,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补充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课程资源十分必要。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台湾问题的由来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海峡两岸的交往
政治会谈
民间交往
经济合作
文化交流
日益密切的交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海峡两岸的交往》练习
选择题
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   )
武力统一、派驻军队
B.和平武力并举统一、一国两制
C.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某班在上历史复习课时,就台湾问题展开讨论,形成了以下观点。这些观点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A.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
B.近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两次分离都是由于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D.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 )21教育网
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
外国资本不动
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现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 ) 2-1-c-n-j-y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C.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D.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进行互访
5.图片“台湾同胞返乡探亲团团员穿的夹克衫”充分反映了( )
A.海峡两岸开始了高层互访
B.海峡两岸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
C.台湾人民期盼祖国统一的愿望
D.台湾人民想独立
6.在“一国两制”构想中,对台政策之所以不同于港澳地区是因为( )
A.台湾被日本占领过
B.台湾问题属于我国内政
C.“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D.某些国外反华势力的干涉
7.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先后访问大陆,进一步深化了两岸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8.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
①三大战役的胜利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神话有三种”:一是神话;二是台湾人的独立;三是国民党反攻大陆。李敖这段话中的意思不包含( )21·世纪*教育网
台湾能够独立
国民党反攻大陆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
10.2009年12月12日,台湾行政院院长吴敦义说:“两岸关系始终是台湾社会的冲突点,台湾没那个本事搞独立,搞了内部也分裂,外部可能有危机。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才会认为应该搞一个独立国。”与此同时,台独支持者在“立法院”门口前依惯例喊口号,但是没有人和媒体捧场。这说明( )
A.两岸统一的障碍基本消除 B.两岸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C.国民党内部面临分裂 D.两岸统一趋势不可逆转
二、简答题
11.阐述党和政府对台湾实行的方针政策?


12.阐释九二共识的含义?



材料分析
1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②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质的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 ③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 ④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出处:21教育名师】
——节选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二: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版权所有:21教育】
——节选自《反分裂国家法》
根据两则材料,说说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2)实现统一的伟大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首先被用于解决香港问题,2011年是香港回归几周年?你最想对香港说什么?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为什么要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请说说你的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多年前,两岸在互信的政治基础上取得相互谅解,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达成了“九二共识”
材料二:近些年来,两岸关系发展所以一再出现波折,甚至几近危险的边缘,根本原因是台湾岛内有人否定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使双方互信的基础屡遭破坏。21cnjy.com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主张两岸和平统一,就是从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的。中国决不能分裂,中华民族决不能分裂,这一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21·cn·jy·com
————以上材料均节选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的谈话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10多年前”是哪一年?九二共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写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民间团体
材料二所讲的情况的变现怎样?请举例说明?
材料三表明了我党在台湾问题上是怎样的态度?
《海峡两岸的交往》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D 解析:“一国两制”政策在台湾的执行上与香港、澳门的差别,香港、澳门从殖民者手中收回来的,自然应派出自己的军队来行使主权,而台湾是祖国统一问题,自然就可以保留军队了。
4.B
5.C 解析:从图片上的文字可以看出台湾人民的愿望。
6.B 解析: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我国内政,而港澳回归前是英国和葡萄牙的殖民地。
7.A
8.C
9.C
10.D 解析:有题干中的信息“两岸关系始终是台湾社会的冲突点,台湾没那个本事搞独立,搞了内部也分裂,外部也有可能有危机,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才会认为应该搞一个独立国”可知道目前仍有一部分台独分子的存在。由“但是没有人和媒体捧场”可知台独分子不得民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经过两岸共同努力,两岸人民交往以及新闻、科技、学术、体育、文艺等各方面的交流蓬勃发展,两岸经济互利互补的局面正初步形成,为和平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www.21-cn-jy.com
二、简答题
11.阐释对台湾采取的政策方针?
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1·c·n·j·y
阐释九二共识?
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三、材料分析
13.材料分析
(1)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 “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4周年;香港的回归证明了中国人的智慧;香港的繁荣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香港的明天会更美好等。(写出其中1条即可,其他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3)有着共同的血缘、共同的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和则两利;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等。(写出其中1条即可,其他只要言之有理也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材料分析
(1)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www-2-1-cnjy-com
(2)以陈水扁为代表的“台独”分子,提出“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蓄意制造分裂,破坏了“九二共识”达成的互信。21*cnjy*com
(3)维护祖国统一,争取和平统一,但因为台独势力的存在,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