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下面所给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ǎi 时,春天就来到了。
(2)每年三月,它们都要用自己的生命来为实现这个基本的信念作dǔ
注。
(3)我却怎么也笑不出,陷入了迷wǎng 的沉思。
(4)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shùn 。
(5)数千年风沙未能掩埋的甘肃dūn huáng 月牙泉。
2.选词填空,每词只准使用一次。
丰富 丰盈 丰硕 丰美
(1) 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 ),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
生,林木茁壮。
(2)它们这种大迁移是不是因为发生了大饥荒,而试图去寻找一块水草
( )的新领地而误入歧途呢。
(3)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 )多彩的生命。
(4)天道酬勤,他在事业上取得了( )的成果。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
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 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 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 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4.按照所给文段的思路,仿照面横线句子的句式,将文段补写完整。
人生中难免有些事情不尽如人意:也许你想成为太阳,却只是一颗不起眼
的星星;也许你想成为大海, ; ,
却只是一根细弱的小草。这个时候,请不要失去人生的方向。只要珍惜自
己,坦然接受自己,你会惊喜地发现平凡的你也有自己美丽的风景。
5.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所透露出来的信息。(不超过1 6字)
据《英国医学杂志》网站报道,英格兰南部伯恩茅斯糖尿病和内分
泌中心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会使人发胖。为遏制
全球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应严格限制他们的泡沫饮料饮用量。专
家们鼓励儿童选择稀释过的果汁或者纯水为饮品,同时呼吁学校应采取
措施避免儿童饮用泡沫饮料,各路明星也应停止为泡沫饮料做广告。据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在全球5岁以下的儿童中,估计有1760万名
超重。
6.古诗(词)文默写。
(1)行到水穷处, 。(王 维《终南别业》)
(2)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3)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
张十八员外》)
(4)好友离别,有人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赠,
这略显伤感,请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 。来鼓励
和安慰朋友。
(5)古代诗歌中有许多写月的诗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
, 。
7.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 )、雕塑家( )、文学家( )
写的三部传记。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低碳生活”。2010年的“世界地球日”以“低碳生活”为主题,旨在使公众认识到低碳生活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学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低碳生活在身边”的校园宣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你要向同学们介绍与低碳生活相关的情况。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8.请从下面一则材料中提取一条主要信息,作为你介绍的要点。
材料: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高达605万吨,温室效应不断加强,
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物种
100一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
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为此,人们开始关注低碳生活。低碳生
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
电、每粒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来减缓温室
效应的扩大化。
你提取的主要信息是:
9.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采用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
以内)
10.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是延缓全球气候变 暖的迫切需要。你打算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21cnjy.com
(一)阅读《敬畏自然》选段,回答问题。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www.21-cn-jy.com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做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21教育网
11.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2.“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这一句话的含意是什么?
13.“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14.在文段中,找出一处拟人的句子,并说一说它的作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21·cn·jy·com
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一——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2·1·c·n·j·y
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21·世纪*教育网
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 (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www-2-1-cnjy-com
(选自《百科知识》2014年底4期,有删改)
15.下列不属于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
B.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得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
C.7岁时幼时记忆开始模糊,儿童只能回想起 幼年生活的一小部分。
D.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 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
1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在逐渐 变慢,而客观的时问却没有变
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B.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新生活中的新鲜
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和记忆。
C.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
记忆的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D.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年龄越大,过
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百披大,
1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说明有关“时间去哪儿了”的事理说明文。从生理学的角度科学
地解答为什么人们会感觉光阴似箭的问题。
B.本文根据时间顺序,依次说明幼年时光去哪儿和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快
的原因,结果清晰,层次分明。
C.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了在年龄大
小与时间流逝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
D.本文的语言平实严谨,融科学术语于通俗的表述中,再加上标题和开头都
与流行歌曲有关,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双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是路只能拄着棍子。可最近,小驴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2-1-c-n-j-y
做饭切莱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21*cnjy*com
小驴的爸爸妈妈每到秋天都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底都快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冬天很快来了,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指头冻成了胡萝卜头。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对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奶奶说: “躺着累,坐一会儿。”许多天过去了,奶奶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夜。【来源:21cnj*y.co*m】
周日,小驴一大早就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宝贝似的装进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找着,挖着,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出处:21教育名师】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大胖。大胖不解地说:“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穿个没底儿的鞋四处跑?”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地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举着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驴儿,你这是在哪儿弄的?”“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奶奶眼眶红了,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着。过了一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穿上试试,看合脚不?”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流着泪说:“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奶奶摇摇头。“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说。
18.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
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之情。
B.“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 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
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
的情节。
C.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 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
的鞋子找药,衬托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D.小驴不让奶奶抓住自己的脚,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
知道事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
19.“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巾的“颤抖”
有何作用?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奶奶的眼睛”好,你的看法
是什么呢?请说明理由。
请你站在父母亲应承担家庭责任的角度,给小驴的岔母带一条丽信,劝说他们
席名关,)子女,关照家庭。或者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为电视台拟一
条公益广告。
三、写作
23.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
有时我们也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值得我们珍惜的丰富多
彩的生活很多很多。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首先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选填的“青春、幸福、知识、激
情、健康、荣誉”等词语。
(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抒发你真挚的感情,写你最熟悉的事情。
(3)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1)霭 (2)赌 (3)惘 (4)瞬 (5)敦煌
2.(1)丰盈 (2)丰美 (3)丰富 (4)丰硕
3.E
4.却只是一股涓涓的山泉 也许你想成为大树
5.“儿童远离泡沫饮料可防肥胖”或“儿童饮泡沫饮料过多会发胖(超重)”。
6.(1)坐看云起时
(2)俱怀逸兴壮思飞
(3)草色遥看近却无
(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举杯邀明月,对
影成三人)
贝多芬 米开朗琪罗 托尔斯泰
8.关注低碳生活,减缓温室效应。
9.珍惜地球资源,倡导低碳生活。
10.例如,随手关灯,回收废旧物品等,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资源和保
护环境的习惯;再如,调低空调的温度,减少汽车的出行等,既可以节约能源,
也有利于身体健康。
11.人类理应敬畏自然。
12.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
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敬畏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
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如“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
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用拟人手法,有生动、形象、亲切的效果。
C
16.D
17.B
18.B 【解析】“直接引出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是错误的。
19.①“鞋”是小说的线索,文章用它引出奶奶给小驴做鞋的情节,表现出奶奶对
小驴的爱。②小驴穿着破旧的鞋在雪地里找药的情节描写,突出了小驴对奶奶
的深厚感情。
(1)交代了小驴为奶奶上山找药的环境,营造了一种大雪封山、无比寒冷的氛
围,表现了小驴为奶奶寻找治疗失眠草药的艰辛,体现了他对奶奶的爱。
(2)这个词语形象地表现了年老的奶奶对小驴没有鞋穿的痛心,表达了祖孙二
人相濡以沫的人间真情。(意近即可)
用“长在心上的眼睛”好,因为“心上”一词最集中、最具体地表现了奶奶的
爱,形象生动,深化主题,而“奶奶的眼睛”则较为普通,既不形象,也没有
文采。(意近即可)
短信示例:叔叔阿姨好,你们为了家庭的生活幸福,长年在外打工,的确不
容易。但小驴年幼,奶奶多病,很需要你们的照顾,请你们平常打电话问候,
逢年过节多回家看看,好吗?
广告词示例:关爱留守儿童,呵护祖国花朵。爸爸(妈妈),请别走得太远。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