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梦想的力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梦想的力量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0 20:5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学会“放弃、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一声不吭”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地复述故事。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题目的含义。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3.从字里行间感受瑞恩心灵的美,并且懂得仅仅有梦想是不够的,还要通过不懈的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瑞恩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2.体会“梦想的力量”所蕴涵的深意。
教学课时
  一课时。
[1] 17
 梦想的力量
“妈妈,给我70元钱。”1998年的一天,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向妈妈伸出手说,“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2] [①从“迫不及待”可以看出什么 ]
段导读:第1自然段写瑞恩向妈妈要70元钱想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原来,这天老师在给一年级学生上课的时候,讲道:“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 [3] 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②从这里可以看出非洲孩子的生活状况如何 ]如果能捐出70元钱,就能帮他们挖一口井。”
[4] 段导读:第2自然段写瑞恩捐钱的原因。
“他们不应该过那样的生活。”一整天,“70元钱一口井”一直在瑞恩的脑子里转着。“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瑞恩下定了决心。
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瑞恩对老师讲的事念念不忘,并决定帮助他们。
[5]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瑞恩决心要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面对瑞恩的请求,妈妈说:“瑞恩,70元钱可不是小数目,得靠你自己去挣。”瑞恩爽快地答应了。 [6] [③从“爽快”可以看出什么 ]
段导读:第4自然段写妈妈教育瑞恩,自己的愿望要自己努力去实现。
妈妈在冰箱上放了一个旧饼干盒,并为瑞恩画了一个积分表,上面有35个格。饼干盒里每增加两元钱,瑞恩就可以涂掉一格。妈妈说:“瑞恩,记住,你只能靠做额外的家务活来赚这些钱,愿意吗 ”瑞恩点了点头。 [7] [④“只能”说明了什么 ]
段导读:第5自然段写妈妈帮助瑞恩制订攒钱计划。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 [8] 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⑤爷爷和邻居们为什么请瑞恩帮忙干活 ]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9] [⑥“所有”和“都”说明了什么 ]
段导读:第6自然段写瑞恩干家务活攒钱,家人及邻居都乐意帮助他。
35个格子终于被涂掉了。4月下旬的一个早上,瑞恩抱着装有零钱的饼干盒,把辛辛苦苦挣来的70元钱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段导读:第7自然段写瑞恩把靠劳动所得的70元钱交给募捐负责人。
“太谢谢你了,瑞恩!” [10] 项目负责人接过捐款,向瑞恩介绍了在非洲进行的“洁净的水”募捐项目。最后,她不好意思地说,70元其实只能买一个水泵,挖一口井得要2000元。[⑦“其实只能”说明了什么 ]瑞恩还小,他不知道2000元是个多么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 [11] [⑧瑞恩为什么仍然“兴奋” ]
段导读:第8自然段写瑞恩决定再攒2000元,一定要让非洲孩子喝上干净的水。
可是,让瑞恩通过自己干活来攒够2000元,实在是太困难了。 [12] 尽管如此,瑞恩并没有放弃。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她决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于是她把瑞恩的事写成了文章,登在当地的报纸上。很快,瑞恩的故事传遍了加拿大。 [13]
段导读:第9自然段写妈妈的一位朋友把瑞恩的事登到报纸上。
一周以后,瑞恩收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没过多久,另外一张支票寄到了。从此以后,瑞恩不断接到捐款,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瑞恩筹齐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⑨这么快的时间就筹集到了打一口井的钱,说明了什么 ]
段导读:第10自然段写瑞恩的同情心感动了很多人,打井的钱很快筹齐了。
9月,加拿大援助救济会驻乌干达办事处的工程师专程来到加拿大,和瑞恩一起讨论有关打井的事。那位工程师告诉瑞恩:“人工凿井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大概要20个人干10天才能够完成。如果有一台钻井机,凿井的速度就快多了。”
段导读:第11自然段写人工凿井很艰巨,瑞恩的愿望又遇到了挫折。
[14] 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⑩从“兴奋”到“坚定”表现了什么 ]
段导读:第12自然段写瑞恩决心攒钱买钻井机。
瑞恩的老师没有想到,一个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决心。她号召班上的同学加入捐钱打井的行列,还通过有关部门,使瑞恩和同学们跟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信。
段导读:第13自然段写瑞恩的老师号召班上的学生加入捐钱打井的行列,并设法让他们与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信。
  第二部分(第4~13自然段):写瑞恩通过自己努力并带动其他人一起实现梦想。
就在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好不久,2000年7月,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乌干达的安格鲁。
段导读:第14自然段写瑞恩来到了他打的第一口井的所在地——安格鲁。
车子开进村庄时,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边,他们热烈地鼓着掌,有节奏地高喊着:“瑞恩!瑞恩!”瑞恩羞涩地走下车去,不好意思地向大家打着招呼。他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一口井前。井被鲜花包围起来,水泥基座上刻着:“瑞恩的井——由瑞恩·希里杰克为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段导读:第15自然段写人们热情地欢迎瑞恩,并把井命名为“瑞恩的井”。
[15] 村里的一位老人站出来,高声说:“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全都是健康的。这要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 ]听到这儿,瑞恩和父母都流下了激动、幸福的眼泪。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说说“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这句话的意思。] [16]
段导读:第16自然段写安格鲁村民们的感激之情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
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
段导读:第17自然段写“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并在为非洲谋利益。
  第三部分(第14~17自然段):写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并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
有关瑞恩·希里杰克的资料,重点语句的课件。
一 谈话,导入新课
1.老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还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梦想才能变成现实。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作出努力。
2.同学们,请你们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
3.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一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3.接着读课文,纠正字音。
4.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筹齐:筹集齐全。本课是指瑞恩筹集到了可以打一口井的钱。募捐:广泛征集捐款或物品。颠簸:上下震荡。羞涩:难为情,态度不自然。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一声不吭: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不说。吭,出声,说话。
  5.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儿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表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着、金子般的心。)
6.说一说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三 读文交流,体会情感
1.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
想一想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2.文中有哪些地方出乎你的意料 在这些出乎意料之处,你想到了些什么 弄懂这些问题,从而深刻地体会瑞恩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读课文,深入体会以下句子的含义。
  (1)一声不吭的瑞恩突然说:“那我来攒钱买钻井机吧。”他的声音很小,但很坚定,“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这段话与前面写瑞恩在第一次捐钱时听募捐项目的负责人说挖一口井得要2000元钱时的表现形成了对比:那时的瑞恩还小,他不知道2000元钱是个多大的数目,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从“兴奋”到“坚定”,一方面表现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000元钱的经历,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2)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他的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作者在此点题,满怀深情地阐发议论,以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情感,并引发读者的思考——梦想的力量究竟有多大
四 联系上下文,体会题目的含义
梦想的力量在课文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小瑞恩的梦想不仅鼓励着他本人前进的风帆,激励着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执着地为他达到梦想的彼岸而奋斗。同时也感动并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使安格鲁的村民们对瑞恩及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加非人民的友谊。这不就是梦想的力量吗
五 再读全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感受最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写
作方法
六 拓展,深化主题
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谈,还可以扩展开去,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升华自己的思想认识。
  1.教学这一课时,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着重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2.在第6自然段的学习中,也就是描写瑞恩克服重重困难自己做家务活挣钱这一段中,读课文时指导学生画出瑞恩为攒钱做的事情,引导学生通过深入体会,理解他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
  梦想的力量
瑞恩·希里杰克   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
不懈地奋斗
1.瑞恩简介。
瑞恩·希里杰克被人称为“加拿大的灵魂”。2001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协会的帮助下,成立了“瑞恩的井”基金会。2002年9月30日,瑞恩接受了加拿大总督克拉克森颁发的国家荣誉勋章,10月,他作为唯一的加拿大人,被评选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说:“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2.
2003年3月15日,《实话实说》录制片段。
一位老奶奶站起来说:“我听了瑞恩的故事,觉得我的孙子特别懒,什么也不干,苏珊有什么办法让他干那么多家务活啊 ”
哄堂大笑。
苏珊说:“我们全家都要分担家务。瑞恩本来也做些铺床、遛狗、洗碗的活,但是他做这些并不会拿到报酬。”
有观众问:“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出名,或者为了对上大学有帮助 ”
“不,我一点儿也不想出名。”瑞恩忙争辩。
苏珊在旁边解释:“我还记得第一次电视采访结束时,瑞恩对我说,‘妈妈,我再也不想接受采访了。有那么多摄影机对着我,那么多灯照着我,这种感觉太不好了!’”
“这么多媒体宣传,你不担心对瑞恩产生负面影响 ”主持人问苏珊。
“我当然担心。”苏珊说。她曾特地找瑞恩的老师林恩谈了这件事,希望大家不要对瑞恩寄予过多的热情和关注。
“不,你不用担心。”林恩说。林恩告诉苏珊一件事。班里知道“瑞恩的井”梦想后决定要帮忙,他们在讲桌上放了一只贴着瑞恩照片的水罐,让大家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零钱放进去。有一天,她发现瑞恩正趁着大家出去玩儿的时候,偷偷把自己的照片揭了下来。“我已经有足够的钱捐一口自己的井了。”瑞恩解释:“这些钱应该是全班捐助的。”
《实话实说》节目送给他们两副中国面具。主持人告诉基根,他的那张面具是“张飞”,是个中国古代的大英雄时,瑞恩焦急地拿着他的“孙悟空”问我:“那我这个是什么 也是英雄吗 ”
“这是一只猴子,非常有魔力,能上天入地,力大无比。”
瑞恩高兴地戴上,和弟弟在床上滚成一片。“你看,他只是个普通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没有不同。”苏珊说。
录制过程中,中国观众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瑞恩参与这些活动,不会影响学习吗 ”
“竟然问了那么多遍!”一直陪同瑞恩和苏珊的翻译后来埋怨:“问得坐在我周围的人都烦了,一个劲儿嘀咕,怎么又是这个问题呀 ”
苏珊的回答很简单:“我们会努力控制他的日程,不让他过多地卷入社会活动。”
瑞恩只有在假期的时候才出席会议或者演讲,但即使在路上,他也在做作业或者读书。
“瑞恩原来只是个普通的学生。”苏珊后来说,“后来他的成绩反而上升了。我们从来不要求他在学习上有过多压力,但他从这件事上感觉到,只要集中精力,每个人都可以把事情做得出色。”
在希里杰克家,只有一个角落属于这个梦想。
那是孩子们小时候的儿童房,现在被放置了一张大大的办公桌,墙上贴满了瑞恩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墙的一侧,是一张世界地图,每当有一份支持瑞恩的邮件或捐款到达时,他们就在地图上做个记号,已经有65个国家被圈了起来;墙的另一侧,是一张非洲地图,上面标注了哪里是缺水的地区,哪里是已经修建了水井的地区。每天晚上,全家人聚到这个房间里,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邮件。苏珊和马克通常只选出一封信来让瑞恩自己回复,更多的工作都由大人来承担。
“除了这些,瑞恩还有很大的空间。”苏珊说,“他需要学习,也需要玩儿,需要休息。他打篮球,游泳,玩曲棍球。我们努力安排好他的生活,梦想并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会影响学习吗 ”——这个被中国观众“问得最多的问题”勾起了主持人的兴趣:一个6岁的中国孩子会不会也有像瑞恩一样的梦想 如果他也有,中国的父母会怎样对待这个梦想 中国的公众会怎样对待这样的梦想
在和杨松的通信中,主持人提出这些问题向他“求证”,还特别问他,孩童时期可曾有过自己的梦想。
杨松回信——
第一,他不会有哥哥弟弟,不会有人帮他捡松球,与他分享自己的玩具。
第二,如果父母是下岗职工,生活都成问题,还能谈到给孩子钱去关心别人吗
第三,我想中国没有几个父母可以像苏珊那样支持瑞恩的梦想……父母们会花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好好读书,以后念个好大学……还会把孩子送到补习班,更不会同意孩子把业余时间用到学习以外的活动中去。
“可能很多中国的孩子也曾有和瑞恩类似的梦想,”他最后说,“但是,我想他们梦想实现的可能性要微小得多。”
他并未回答我,他小时候曾有过什么梦想。
^1
知识点详解

^2
  ①可以看出瑞恩想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的急切心情。
^3
  ②可以看出非洲的孩子们生活状况很差,连最起码的生活条件都难以满足。
^4
^5
  
^6
  ③从“爽快”一词可以看出,瑞恩很愿意自己去挣这些钱来实现梦想。
^7
  ④说明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强调做额外的家务活是挣钱的唯一途径。
^8
  ⑤这是因为瑞恩对梦想的专注付出影响了爷爷和邻居们,他们用这个办法帮助瑞恩,想让他多挣钱。
^9
  ⑥“所有”“都”说明瑞恩持之以恒,非常有毅力。
^10
  ⑦“其实只能”说明70元钱的作用微乎其微。
^11
  ⑧一个“兴奋”可以看出,瑞恩对募捐还是劲头儿十足。
^12
  ⑨这说明瑞恩的故事感动了许多善良的人们,他们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来帮助瑞恩,来帮助非洲的人们。
^13
^14
  ⑩前面的“兴奋”和现在的“坚定”形成了对比,一方面表现了瑞恩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通过筹齐打井的2000元钱,已经迅速地长大了,他现在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买钻井机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一梦想的坚定态度是不可动摇的。
^15
  老人的话说明了水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瑞恩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16
  难句解析:“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是指瑞恩“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个梦想的实现。作者在此点题,以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情感,强调了梦想的力量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