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垂线段及其性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2.1.3 垂线段及其性质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2-21 20:3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3课时 垂线段及其
性质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2.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课堂讲解垂线段的意义
垂线段的性质
点到直线的距离2课时流程逐点
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1.垂线的定义是什么?
2.画垂线的步骤有哪些?
3.垂线的性质 1 的内容是什么?复习回顾1知识点垂线段的意义 知1-导想一想
如图,点P是直线 l 外一
点,PO⊥l,点O是垂足. 点A,
B,C在直线l上,比较线段PO,
PA,PB,PC的长短,你发现
了什么?知1-讲垂线段的意义: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
之间的线段,叫这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知1-练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垂线段就是垂直于已知直线的线段
B.垂线段就是垂直于已知直线并且与已知直线相交的线段
C.垂线段是一条竖起来的线段
D.过直线外一点向该直线作垂线,这一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知1-练2 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B到AC的垂线段是线段AB
B.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C
C.线段AD是点D到BC的垂线段
D.线段BD是点B到AD的垂线段 2知识点垂线段的性质 知2-讲1.垂直的性质2: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
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2.垂线、垂直与垂线段的关系:
(1)区别:垂线是一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垂直是两
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垂线段是一条与已知直线垂
直的线段.
(2)联系:垂线段所在的直线是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段
所在的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知2-讲例1 如图,AB是一条河流,要铺设管道将河水引到C,D
两个用水点,现有两种铺设管道的方案:
方案一:分别过点C,D作AB的
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沿
CE,DF铺设管道;
方案二:连接CD交AB于点P,
沿PC,PD铺设管道.
这两种铺设管道的方案哪一种更节省材料?为什么?
(河流的宽度可忽略不计)知2-讲要尽可能节省材料,也就是让管道的总长度更小.
方案一中CE,DF是垂线段,而方案二中PC,PD
不是垂线段,所以CE<PC,DF<PD.所以CE+DF
<PC+PD.所以方案一更节省材料.导引:按方案一铺设管道更节省材料.理由如下:
因为CE⊥AB,DF⊥AB,CD不垂直于AB,
且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CE<PC,DF<PD,
所以CE+DF<PC+PD.
所以沿CE,DF铺设管道更节省材料.解: 本题主要利用“垂线段最短”来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这类求最短距离问题时,要注意“垂线段最短”
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区别,辨明这两条性
质的应用条件: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两点间的最
短距离.知2-讲1 如图,计划在河边建一水厂,过C点作CD⊥AB于D点.在D点建水厂,可使水厂到村庄C的路程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知2-练2 如图,在铁路旁有一李庄,现要建一火车站,为了
使李庄人乘车最方便,请你在铁路线上选一点来
建火车站,应建在(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知2-练3 如图,已知AC⊥BC,CD⊥AB,垂足分别是C,
D,那么以下线段大小的比较必定成立的是(  )
A.CD>AD
B.AC<BC
C.BC>BD
D.CD<BD知2-练4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90°,AC=3,点
P可以在直线BC上自由移动,则AP的长不可能
是(  )
A.2.5   
B.3   
C.4   
D.5知2-练3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知3-导 如图,过点A作l的垂线,垂足为B,线段AB的长
度叫做点A到直线l的距离.知3-导议一议
你知道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吗?
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知3-讲1.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
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要点精析:
(1)因为某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只有一条,所以点到
直线的距离是唯一的;
(2)当这个点在已知直线上时,可看作点到直线的距离
为0.
2.易错警示: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而不
是垂线段.知3-讲例2 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 cm,PB=5 cm,PC=2 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  )
A.等于4 cm   B.等于2 cm  
C.小于2 cm   D.不大于2 cm点到直线的距离是该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而垂线段是该点与直线上各点的连线中最短的.从条
件看,PC是三条线段中最短的,但不一定是所有连线
中最短的,所以点P到直线m的距离应该是不大于2 cm.导引:D知3-讲例3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若AC=4 cm,BC=3 cm,AB=5 cm,则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为________,点B到直线AC的距离为______,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______.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可知,
点A到直线BC的距离是线段AC的长,
点B到直线AC的距离是线段BC的长,点C到直线AB的距
离是线段CD的长.因为三角形ABC的面积S= AC·BC=
AB·CD,所以AC·BC=AB·CD,进而可得CD=2.4 cm.导引:4 cm3 cm2.4 cm 正确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及两点间的距离是解
决此类问题的关键.解决此类问题应注意:(1)点到
直线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
线,也不是垂线段;(2)距离表示线段的长度,是一
个数量,与线段不能等同;(3)用垂线段的长度表示
点到直线的距离,其实质是点与垂足两点间的距离,
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知3-讲1 如图是小凡同学在体育课上跳远后留下的脚印,他的跳远成绩是线段________的长度.知3-练2 下列图形中,线段PQ的长表示点P到直线MN的距离的是(  )知3-练3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  )
A.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B.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
C.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
D.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知3-练4 如图,AB⊥AC,AD⊥BC,如果AB=4 cm,AC=3 cm,AD=2.4 cm,那么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  )
A.3 cm
B.4 cm
C.2.4 cm
D.无法确定知3-练1.垂线段的定义: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
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这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
2.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
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
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