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科学复习8上第12课时 浮力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中考科学复习8上第12课时 浮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22 15:22:19

文档简介

第12课时
浮力
INCLUDEPICTURE
"../../../../../当堂测评.TIF"
\
MERGEFORMAT
1.[2016·张家界]两手分别拿着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浸没在水中,同时松手,小木块上浮,大石块下沉。比较松手时两者所受的浮力
( B )
A.木块受的浮力大
B.石块受的浮力大
C.两者受的浮力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解析】
由于小木块的体积小于大石块的体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以浸没在水中时,大石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小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gV排可知,大石块所受的浮力大于小木块所受的浮力。
2.[2016·桂林]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分别悬浮、漂浮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图12-9
A.甲球受到的浮力大
B.乙球受到的浮力大
C.甲球浸在水中的体积大
D.两球浸在水中的体积一样大
3.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四个步骤。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2-10
(1)由乙到丙步骤发现,从物体接触水面开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至浸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来越小。据此某同学得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进入液体的深度有关。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不正确__,原因是__没有控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__。
(2)通过分析甲和__乙__、__丙__步骤,可以得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3)通过分析甲、丙、丁步骤还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液体密度__有关。
(4)物体的体积是__5×10-5__m3(g取10N/kg)。
【解析】
(3)通过分析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丙、丁步骤还可以看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但液体的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故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由图甲、丙可得出,F浮=G-F拉=4.0N-3.5N=0.5N,
由公式F浮=ρ液gV排得物体的体积:
V=V排===5×10-5m3。
4.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用水、刻度尺、
( http: / / www.21cnjy.com )弹簧测力计和圆柱体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他们分别记录了不同情况下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下表所示,表中h表示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
h(m)
0
0.01
0.02
0.03
0.04
0.05
F(N)
10.0
9.5
9.0
8.5
8.0
7.5
h(m)
0.06
0.07
0.08
0.12
0.16
F(N)
7.0
6.5
6.0
6.0
6.0
(1)当h=0.05m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是__2.5__N。
(2)圆柱体完全没入水中前,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圆柱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F=__10-50h__N。
【解析】
物体的重力是10N,浮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随着深度增加,拉力减小,根据数据可知,满足F=-kh+b的关系式。
5.[2015·温州]如图所示为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简易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引起液体密度变化,导致小球受到的浮力变化而运动。小球运动会引起悬挂于下端的链条长度发生变化,最终使小球重新悬浮在液体的某一深度,指针指示温度值。(小球体积变化可忽略)
(1)该温度计的刻度值自下而上变__小__。
(2)若该温度计中小球的体积为3×10-5m3,20℃时容器内液体密度为0.8×103kg/m3,则此时悬浮在液体中
的小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g取10N/kg)
【答案】
0.24N
【解析】
F浮=ρ液gV排=0.8×103kg/m3×10N/kg×3×10-5m3=0.24N。
(3)为了使该温度计更精确,请提出一条改进建议:改用热胀冷缩更明显的液体;选用更细的金属链条(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图12-11
图12-12第12课时
浮力
INCLUDEPICTURE
"../../../../../练出高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组.TIF"
\
MERGEFORMAT
1.[2015·济南]将一个体育测试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实心球和一个乒乓球同时没入水中,放手后发现:实心球沉入水底,而乒乓球浮出水面,如图所示。比较实心球和乒乓球没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则
( A )
A.实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B.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C.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D.不能确定
2.[2016·成都]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
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
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橡皮泥的重力实现的
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
3.[2015·黄冈]在教学研
( http: / / www.21cnjy.com )讨会上,王老师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如下实验: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直径略大于瓶口直径)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如图所示)。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乒乓球浮起来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A.图中乒乓球静止时没有受到浮力作用
B.图中乒乓球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与受到的重力平衡
C.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受到的重力
D.乒乓球上浮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始终不变
4.[2016·南京]将一个密度为0.
( http: / / www.21cnjy.com )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1和F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ρ酒精=0.8×103kg/m3)
( C )
A.V1∶V2=1∶1 F1∶F2=5∶4
B.V1∶V2=4∶5 F1∶F2=1∶1
C.V1∶V2=9∶10 F1∶F2=9∶8
D.V1∶V2=8∶9 F1∶F2=10∶9
【解析】
(1)设小球的质量为m,因为ρ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ρ水,所以将小球浸没在水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则浮力F1=G=mg,又因为F浮=ρ液gV排,所以排开水的体积V1====,因为ρ球>ρ酒精,小球下沉,浸没在酒精中,排开酒精的体积V2=V球=,所以,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为:==×===9∶10;(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之比:====9∶8。
5.[2016·齐齐哈尔改编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即可测出该液体的密度值(图甲)。自制的简易密度计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水平桌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将两只完全相同的自制密度计分别放入乙、丙烧杯中,待密度计静止后,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图12-3
A.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
B.密度计在乙烧杯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在丙烧杯中受到的浮力
C.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D.密度计在乙烧杯排开液体的质量等于密度计在丙烧杯排开液体的质量
6.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已知ρ酒精=0.8×103kg/m3)
( D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
C.体积为10cm3
D.密度为3.0×103kg/m3
7.[2015·连云港]皮划艇是一项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运动项目。某次比赛中,两运动员的总质量为145kg,双人划艇的质量为15kg,则该划艇静止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1600____N,排开水的体积为__0.16__m3。(g取10N/kg,ρ水=1.0×103kg/m3)
8.[2016·衡阳]同样重的实心铜块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心铁块,都浸没在煤油中,这时__铁__(选填“铜”或“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同样重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铁块,铜块浸没在煤油中,铁块浸没在水中,这时__铁__(选填“铜”或“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已知ρ铜>ρ铁>ρ水>ρ煤油)
9.[2016·永州]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侦察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舰艇。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时,其所受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为F浮__=__G(选填“>”“<”或“=”);当潜水艇水舱充水时,潜水艇将__下沉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0.如图甲所示,把一木块放入水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止时木块有3/5的体积浸入水中,木块的密度为__0.6×103__kg/m3;如果把该木块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那么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水与受到酒精的压强p酒的关系为p水__=__p酒(选填“>”“=”或“<”)。
图12-5
INCLUDEPICTURE
"../../../../B组.eps"
\
MERGEFORMAT
11.[2016·遵义]如图所示,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盛有适量水的烧杯放置在升降台上,使升降台逐渐上升。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2-6
(1)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大小为__0.4__N。
(2)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水面刚好接触物体下表面开始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升降台高度h关系的图像是__B__。
12.[2015·绍兴]将一密度比水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木块,系好绳子后放入甲图所示容器中,并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然后沿器壁缓慢匀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响),容器中水与木块位置变化如乙图所示。请你在丙图中画出木块从加水开始到被完全浸没后的过程中浮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并说出各段变化的理由。(温馨提示:t1时木块恰好离开杯底,t2时绳子刚好拉直,t3时木块刚好完全浸没)
图12-7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第12题答图
因为F浮=ρ液gV排,ρ液、g不变,V排
( http: / / www.21cnjy.com )越大,F浮越大;从0→t1加水过程中,木块没有离开容器底,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从t1→t2加水的过程中,木块离开容器底处于漂浮状态,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浮力不变;从t2→t3加水过程中,绳子拉直,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又不断变大,浮力再次变大;从t3→t4加水过程中,木块完全浸没,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发生变化,浮力也不再发生变化。图像如答图所示。
13.[2016·咸宁]某村在新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村建设中需在河道上修建一座石桥,图甲是使用吊车向河底投放圆柱形石块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的过程中,石块始终以0.05m/s的速度匀速下降,图乙是吊车钢丝绳的拉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水的阻力忽略不计)。求:
图12-8
(1)石块的重力为__7000__N,石块全部浸没在河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3000__N。
(2)投放石块处河水的深度。
(3)石块的密度(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2)5m (3)2.3×103kg/m3
【解析】
(1)由图可知,当石块没有浸入水中时,拉力F=7000
N,此时拉力等于重力,则石块重力G=F示1=7000N。
当石块完全浸入后,浮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F浮=G-F示2=7000N-4000N=3000N。
(2)石块从接触水面到接触河底用的时间t=140s-40s=100s,由v=得河底深度h=s=vt=0.05m/s×100s=5m。
(3)由F浮=ρ水gV排得V排===0.3m3,因为石块完全浸没,所以V石=V排=0.3m3,
m石==700kg,ρ石==≈2.3×103kg/m3。
INCLUDEPICTURE
"../../../../C组.eps"
\
MERGEFORMAT
14.[2016·黄石]测量液体密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图(a)和图(b)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
(1)请判断哪杯液体密度大,并说明理由。
(2)实验室的密度计的上部是一个用来标刻度的空心圆柱形玻璃管,管下部为一玻璃泡,内装有铅粒。某密度计圆柱形玻璃管长L=
10cm,横截面积S=2.5cm2,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密度计总质量m=20g,将它放入水中静止时,水面距玻璃管上端为4cm;将此密度计放入未知液体中静止时,发现液面距玻璃管上端为2cm。求这种液体的密度以及密度计玻璃管上能标出的最大刻度值和最小刻度值。(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N/kg)
解:(1)同一个密度计放在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液体中都漂浮,则F浮a=F浮b=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a>V排b,根据F浮=ρ液V排g可知ρa<ρb。
(2)密度计的质量m=20
( http: / / www.21cnjy.com )g=0.02kg,则G=mg=0.02kg×10N/kg=0.2N;当置于水中时,F浮1=G=0.2N,由F浮=ρ水gV排可得V排水===2×10-5m3,圆柱形玻璃管进入水的体积V1=S(h-h1)=2.5cm2×(10cm-4cm)=15cm3=1.5×10-5m3;所以管下部玻璃泡的体积V0=V排水-V1=2×10-5m3-1.5×10-5m3=5×10-6m3;放入未知液体中静止时,圆柱形玻璃管进入液体的体积V2=S(h-h2)=2.5cm2×(10cm-2cm)=20cm3=2×10-5m3;则V排液=V0+V2=5×10-6m3+2×10-5m3=2.5×10-5m3;由于密度计都是处于漂浮状态,则F浮2=G=0.2N。由F浮=ρ液gV排可得:ρ液===0.8×103kg/m3。当密度计上部的圆柱形玻璃管全部露出液面时,所测液体密度值为最大,因为F浮=G,所以ρ最大gV0=G,
则ρ最大===4×103kg/m3。
当密度计上部的圆柱形玻璃管全部浸没液面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测液体密度值为最小,圆柱形玻璃管的体积V=Sh=2.5cm2×10cm=25cm3=2.5×10-5m3;V排最大=V0+V=5×10-6m3+2.5×10-5m3=3×10-5m3;因为F浮=G,所以,ρ最小g(V0+Sh)=G,则ρ最小==≈0.67×103kg/m3。
图12-1
图12-2
图12-4
图12-9(共36张PPT)
第12课时
浮力
1.浮力(理解)
(1)含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
(2)方向:____________。
(3)施力物体:_______________。
(4)单位:牛(N)。
(5)产生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或气体)的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理解)
(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竖直向上
液体(或气体)
物体排
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________和排开液体的________。
(3)适用范围:浮力的计算公式也适用于________。
【注意】
浮力的大小决定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
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无直接关系。
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密度
体积
气体
3.物体的浮沉条件(了解)
(1)物体的浮沉条件
①当F浮>G物时,物体________:在物体未露出液面以前,由于排开液体的________没有变化,所以受到的浮力不变。当物体露出液面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________,此时____________;
②当F浮=G物时(物体浸没),物体________;
③当F浮(2)浮沉条件的应用
①密度计:根据漂浮时F浮=G物的原理制成的。密度计在各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
上浮
体积
漂浮
F浮=G物
悬浮
下沉
②轮船:轮船在不同的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但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
③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目的;
④热气球:使气球内的气体体积变化(即排开空气的体积)而改变浮力大小,从而达到气球上升和下降的目的。
【注意】
在比较F浮和G物关系判断物体浮沉时,F浮指的是该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
4.有关浮力的分析与计算(理解)
(1)视重法:向上的拉力F拉和浮力F浮之和等于向下的重力G的大小,计算出浮力的大小,即F浮=__________。
(2)阿基米德原理法:阿基米德原理是求解浮力问题的基本方法,即F浮=__________。
【注意】
视重法分析浮力时需注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是浮力的大小而是拉力的大小。 
G-F拉
ρ液gV排
类型之一 理解浮力
 [2016·宜昌]如图所示,把一个底面积为S,高为l的长方体浸没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上、下表面分别距液面为h1和h2,因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所以长方体各表面都受到液体的压力。
图12-1
(1)分析图中长方体的受力情况,其受到浮力的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
(2)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请从浮力产生原因的角度推导出这一结论。
【答案】
(2)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及压强公式p=F/S得:
长方体上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1=p1S=ρ液gh1S;
长方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2=p2S=ρ液gh2S,
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F2-F1=ρ液gh2S-ρ液gh1S=ρ液g(h2-h1)S……①。
上、下
表面存在压力差
竖直向上
长方体浸没在液体中,则长方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V物=Sl=S(h2-h1)……②。
所以,结合浮力的产生原因有:
F浮=F2-F1=ρ液g(h2-h1)S=ρ液gV排=m排g=G排。
【解析】
(1)据图可知,该长方体周围四个面的压强可以相互抵消,但上、下两面的压强不能相互抵消,下表面所处液体内部比较深,所受的液体压强大于上表面所受的液体压强,据公式F=pS可知,由于S相同,所以长方体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力大于上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故用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减去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就是浮力,其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故浮力的产生原因是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2016·衡阳]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
图12-2
操作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若图中F1、F2、F3、F4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则可得出结论F浮=G排。
【解析】
为了使小桶在接水之后可直接计算水的重力,应先测量空桶的重,然后再测出石块的重力,并直接浸入水中观察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测排出的水和小桶的总重,求出排出的水的重力。因此,合理的顺序应为DBCA;BC两次的结果之差符合称重法求浮力,AD两次的结果之差则可求出物体排出的水受到的重力,如果二者的结果是相等的,即F2-F3=F1-F4,进一步得出结论F浮=G排。
DBCA
F2-F3=F1-F4
类型之二 探究浮力的大小
 [2016·孝感模拟]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图12-3
(1)根据甲、乙两图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_____N。
1
(2)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3)从物体刚开始接触水面至浸没水中,它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深度的关系如图丁所示,由此得到:
结论一: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结论二:物体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可能还与浸入水中的________有关;
结论三:当物体浸没于水后,浮力大小与进入水中的________无关。
(4)为了探究结论二是否正确,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足够的水、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均匀长方体物
液体密度
深度
深度
块,物块表面标有等距离的线,如图戊所示,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挂住物块,在物块上设置了a、b、c、d四个挂扣。
实验步骤:
分析论证:
①若F1=F2,说明物块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____
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②若F1≠F2,说明物块未浸没前,它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____
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点悟】
探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密度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使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


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如图甲所示)。课后复习时,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测力计,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璃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
图12-4
(1)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___,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______F′B(选填“>”“<”或“=”)。
减小
增大

(2)通过分析,你认为应提醒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请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图甲、图乙的两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比较有哪些优点?(请写出两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调零
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溢水杯中加红色水,增加可见度
能同时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

【解析】
(1)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F=ρgV排可知,g和ρ一定时,V变大,F也变大,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A=G-F,F变大,G不变,所以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小。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与重物排出的水的多少有关,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所以排出水的体积增大,重力增大。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变化量F′B,大小相等,因为它们都等于重物排出水的重力。(2)因为本实验用到弹簧测力计,所以应主要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上注意。(3)改进后的优点从增加实验器材的目的来分析:图乙的实验中,把水变为红色是为了增加可见度;使用可调节的平台,可以形象地观察到物体排出液体体积的增大。
【点悟】
与浮力有关的实验解题关键是要明确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只有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变量。
类型之三 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2016·浙江模拟]科学家们在思考“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的问题时,采用了“装沙气球的沉浮实验”结合鱼的模型来模拟,得出结论:鱼可能是通过改变鳔的大小来实现沉浮的。
小明长期观察家里饲养的金鱼,结果使他大失所望,因为他从没看到鱼缸中自由沉浮的金鱼在水中吐出泡泡。于是他想:可能是鱼鳔中气体总质量不变,通过鱼体自身的压缩来改变体积实现沉浮的。根据这一假设,他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他想通过观察液面的位置变化来证实自己的想法。结果,小明他的设计遭到了小李的否定,小李要求小
明将设计改为图乙的结构:在鱼缸中灌满水,并加带有细管的盖密封,通过观察细管中液面的变化来观察鱼身体体积的变化。
图12-5
(1)当鱼通过自身压缩体积缩小时,鱼身将________(选填“上浮”或“下沉”)。
(2)小李要求小明用图乙进行实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在16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波雷里教授正式提出了:“鱼用改变鳔中气体多少,来控制自身在水中自由沉浮”的论断。这个道理一直被普遍认可。2008年下半年,上海的5名中学生在向明中学黄曾新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推翻了鱼鳔功能的传统说法。研究中他们收集了大量事实依据,下列各种事实依据对传统观点不支持的有________。
下沉
通过细管观察
现象明显(答案合理均可)
ACD
A.实验观察发现:几乎没有一条鱼在向下游时先用嘴向外吐气
B.生活经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鱼在水中吐出的泡泡冒出水面
C.解剖取出的鱼鳔:没有出气孔,用手压不会瘪,也没有气管通入鱼口中
D.鲨鱼:没有鳔,但它也能自由沉浮
A.漂浮在水面
B.下沉到水底
C.悬浮在水中
D.无法判断
B
【点悟】
判断物体浮沉的解题关键是要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着重分析F浮与G物(或ρ物与ρ液)的关系。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大小相同。
不理解浮力、拉力、重力的关系致错
一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慢下降,然后将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如图所示是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N/kg)
(  )
图12-6
A.当圆柱体从浸入水中至刚好全部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化由大到小
B.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8N
C.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N
D.圆柱体的密度是1.5×103kg/m3
【错解】
A、C
【错因分析】
不理解物体所受浮力、重力、拉力的大小关系。图像表示弹簧测力计的变化关系,即拉力大小的变化。开始一段时间拉力不变,说明没有浸入水中,此时拉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为12N,当测力计示数减小时,浮力增大,拉力大小不变时,说明物体全部浸没,此时的浮力为12N-4N=8N。
【正解】
D
1.[2016·黔东南州]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容器对
图12-7
桌面的压强p2、木块的重力势能EP和木块所受的浮力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
D
A     
B    
 C      D
2.[2016·宁夏]小明游泳时发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越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由此他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或者与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有关”,于是他找来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图12-8
(1)分析图1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就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2)小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
分析图像可知:描述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的图像是_____(选填“a”或“b”);该金属圆柱体所受的重力为______N,当金属块完全浸没水中后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金属块浸没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______(选填“有”或“无”)关。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请你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用来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越大
2.7
a
1.0

【答案】
(3)换用一杯密度不同的液体,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丁图比较得出结论(或往丁图实验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盐或加入其他能改变水的密度的可溶性物质,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情况)。
【解析】
(1)比较乙、丙、丁中的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来越小,由F浮=G-F示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2)由上面的分析,在浸没前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增大,浸没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大小不变,据此判断出描述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的图像是a;当
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为0时,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体的重力大小,由图b知,重力大小为2.7N;图中的水平线即为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1.0N;根据图a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大小与金属块所处的深度无关。(3)研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关系时,要保持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根据称重法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