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20课时
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掌握)
(1)宏观表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____________,原子数目____________,原子质量________。
(3)普遍性: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适用性:质量守恒定律对化学反应有意义,对物理变化无意义。
(5)质量守恒:质量守恒定律只是适用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而不是体积或分子数守恒。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不变
(6)质量分析:在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包括过量的反应物质量。
2.化学方程式(掌握)
(1)书写
①以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为依据,使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________;
②注意反应条件必不可少;
③反应前没有气体和沉淀的需在生成物中标注气体或沉淀符号。
质量守恒定律
客观事实
不变
①质的读法: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②量的读法: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③微观读法:每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3.根据化学方程式解题(掌握)
理论基础:质量守恒定律。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Ⅰ.基本依据:反应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真实质量之比等于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真实质量之比。
Ⅱ.一般步骤:
①根据题意假设未知量;
②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
④写出比例式;
⑤求出未知量;
⑥写出答案。
Ⅲ.基本类型:
①有关纯净物之间的计算;
②有关含杂质的计算;
③有关多步反应的计算;
④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⑤有关无数据或少数据的计算;
⑥有关溶液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题
Ⅰ.原理:质量守恒定律。
Ⅱ.解答:常结合微观原理解答,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注意】
(1)解题时应明确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2)解答时要规范、完整、正确。
类型之一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2016·衢州]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咝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________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_______________,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
m4-m2+m1
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
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解析】
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则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为m4-m2,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m4-m2+m1。
【点悟】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015·嘉兴]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该化学反应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C.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
B
图20-1
【解析】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点悟】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类型之二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A.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B.在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就可以发生反应
C.4g氢气与32g氧气完全反应,可以生成36g水
D.在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B
【解析】
该反应方程式表示氢气与氧气在点燃时反应产生水,每4份质量的氢气会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产生36份质量的水,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所以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不变,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不是物质的简单混合。
[2016·长沙]某市空气受到SO2的严重污染,环保部门立即派出飞机喷洒X粉末,快速降低空气中的SO2含量,该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X+2SO2+O2===2CaSO4+2CO2,X的化学式是
(
)
A.H2O
B.Na2CO3
C.CaO
D.CaCO3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可知X中含有Ca、C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1和3,故X的化学式为CaCO3。
D
【点悟】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分析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
类型之三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X↑+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
(2)请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
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
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一:把蜡烛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数据后将其点燃如图甲所示,几分钟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小了。
(2)实验二:将图乙所示的装置罩在蜡烛上方,记录数据后再点燃蜡烛如图丙所示,与实验一燃烧相同的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大了。
图20-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通常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容器内进行。
密闭(或封闭、不漏气)
(2)请你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对实验进行解释: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悟】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需结合宏观的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或微观的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不变。
m蜡烛+m氧气=m剩余的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m蜡烛>
m剩余的蜡烛,电子秤第一次测的是蜡烛的质量,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第二次测的是剩余蜡烛的质量,所以电子秤的示数变小
m蜡烛+m氧气+m装置=m剩余的蜡烛+m二氧化碳和水+
m装置,m蜡烛+m装置类型之四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2016·荆州]取4.4g部分被氧化的镁带样品,加入到147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中,镁带和H2SO4均恰好完成反应。
(1)写出上述镁带在H2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完成后生成MgSO4的质量为______g。
(3)该镁带样品中MgO的质量为_____g。其中未被氧化与已被氧化的镁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MgO+H2SO4===MgSO4+H2O;Mg+H2SO4===MgSO4
+H2↑
18
2
2∶1
(4)若生成的Mg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求该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2.4g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
24
2
2.4g
x
【点悟】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的过程应规范合理。
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到位致错
[2015·黔东南州]如图所示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充分反应后,m乙+m丙=m甲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此化学反应中,不遵守质量守恒
定律
D.此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错解】
B
图20-3
【错因分析】
根据图像可以知道反应前后甲和乙的质量增加,故甲和乙为生成物,丙的质量减少,所以丙为反应物,符合“一变多”的分解反应特点;本题中不知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子构成,所以难以判断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总质量,生成物中质量较多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主要是没有根据质量变化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导致错误。
【正解】
D
1.[2016·厦门]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CaO为催化剂
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减少
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
C
图20-4
【解析】
氧化钙在反应中不是催化剂,是生成物;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该反应是一种固体反应物生成一种固体和一种气体的反应,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反应后容器中的氧元素质量分数不变。
2.[2016·湘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
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
之比为1∶4
D
图20-5
【解析】
该反应中甲、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丁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5g∶7g=5∶7;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g∶7g=2∶7。第20课时
化学方程式
INCLUDEPICTURE
"../../../../../当堂测评.TIF"
\
MERGEFORMAT
1.[2015·德州]化学是在分子、原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如图所示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图20-6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解析】
结合图示可知:甲为碳,乙为水,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一氧化碳,丁为氢气;反应的表达式为碳+水→一氧化碳+氢气。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变化。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和生成,所以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但氧元素的化合价没变。乙为水,丙为一氧化碳,二者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2.如图为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从下图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C )
图20-7
A.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元素
B.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
C.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D.该图所代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分子数均为1
3.[2015·河南]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该实验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
图20-8
【答案】
不能,因为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4.[2016·台州]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束后,老师另外提出了几个问题,请你一起参与思考。
图20-9
(1)图甲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气球仍胀大的是__B__(选填“A”“B”或“A和B”)。
(2)若图乙装置内Na2CO3溶液的质量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5g,滴入试管的稀盐酸质量也是5g,装置内物质充分反应后,发现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g,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根据上述已知条件,通过分析可以确定的是__②④__(填序号)。
①原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②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③原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④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
请你选择所填的其中一项,通过计算确定其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6%。(或反应后试管中NaCl的溶质质量分数是5.98%)
【解析】
(1)A中反应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的五氧化二磷是固体,B中生成氢气,冷却至室温,B中气球仍胀大。(2)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可知盐酸过量,碳酸钠全部反应,NaOH浓溶液质量增加0.22g,证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0.22g二氧化碳气体,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和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进而求得原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反应后试管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选②④;设原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0.22g
=,x=0.53g,
=,y=0.585g,
原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6%,
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100%≈5.98%。第20课时
化学方程式
INCLUDEPICTURE
"../../../../../练出高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组.TIF"
\
MERGEFORMAT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B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化学反应的快慢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2.[2016·巴中]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B )
A.铁在氧气中燃烧2Fe+3O22Fe2O3
B.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C.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P+O2P2O5
D.CO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
3.[2016·漳州]如图表示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质量的变化,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是
( C )
图20-1
A.a+b→c+d
B.c→a+b
C.a+bc
D.ca+b
4.[2015·孝感]在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所示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C )
图20-2
A.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
B.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
C.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
【解析】
化学变化前后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据示意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A2+3B2===2AB3。
5.下列图像中能表示用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a%)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图是(b时间表示反应已完全)
( B )
A
B
C
D
6.[2016·黄冈]已知M、N在一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条件下能发生反应: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 )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
不变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16g
M和64g
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解析】
若M、N、P、Q都是由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构成的物质,则反应前分子的数目为1+2=3,反应后分子的数目为1+2=3;M、N、P、Q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虽然都是化合物,但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设M、N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
则M+2N===P+2Q
x
2y
16g 64g
x∶2y=16g∶64g,x∶y=1∶2。
7.[2015·株洲]已知:X和Y两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质共80g,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Z与W的质量比为11∶9,且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生成W的质量的4/9,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
( D )
A.16g
B.36g
C.44g
D.64g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和Y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种物质共80g,则生成Z和W共80g,而Z、W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9,故反应生成W的质量是80g×(9/20)=36g,反应中消耗X的质量是36g×(4/9)=16g,则反应中消耗Y的质量为80g-16g=64g。
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B )
图20-3
A.①水的电解
B.②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
C.③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④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9.[2015·厦门]“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Mg+CO22MgO+C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置换反应__。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__=__m2(选填“<”“=”或“>”),理由为__物质转化过程中元素质量守恒(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10.[2015·上海]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用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现有四种常见物质:H2SO4、SO2、KOH、NaCl,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SO2__,属于酸的是__H2SO4__。
(2)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2H2O2H2↑+O2↑__,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__2∶1__。
(3)某反应涉及的四种分子如图所示:
图20-4
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是__1∶2__。
11.同学们进行探究实验:“设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现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的甲烷气体(如图甲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
甲
乙
图20-5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乙中的__②__(填序号)“注水装置”。
(2)B是干冷的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氢__元素;将烧杯B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碳__元素。
12.[2015·娄底]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含有镁元素和__氮__元素,判断的依据是__质量守恒定律__;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__Mg3N2__,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Mg3N2+6H2O===3Mg(OH)2↓+2NH3↑__。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O2)的体积比约为__4∶1__,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_氮气含量多但是很稳定,难以发生反应(其他答案合理均可)__。
INCLUDEPICTURE
"../../../../B组.EPS"
\
MERGEFORMAT
13.[2016·广东]过氧化钙(Ca
( http: / / www.21cnjy.com )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以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
(1)若用150g某过氧化钙工业样品可制得氧气32g,请计算该过氧化钙样品的纯度(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往150g上述过氧化钙工业样品中逐渐加入水至过量,在坐标图中画出产生氧气的曲线图。
图20-6
(3)下表为市面上某种过氧化钙和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化学性质与CaO2类似)样品的一些数据:
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纯度
价格(元/kg)
Na2O2
78
98%
25
CaO2
72
94%
24
用3000元购买样品制氧气,请通过计算说明购买哪种产品可制得更多的O2(已知用3000元购买过氧化钙样品可制得26.1kg
O2)
解:
(1)设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水的质量为y,
2CaO2+2H2O===2Ca(OH)2+O2↑
144 36
32
x y
32g
=
=,x=144g,y=36g,
该过氧化钙样品的纯度=×100%=96%。
(2)如答图所示。
第14(2)题答图
(3)3000元购买过氧化钠质量为×98%=117.6kg。设过氧化钠产生的氧气质量为z,
2Na2O2+2H2O===4NaOH+O2↑
156 32
117.6kg
z
=,z≈24.1kg<26.1kg,
所以过氧化钙可制得更多的氧气。
INCLUDEPICTURE
"../../../../C组.EPS"
\
MERGEFORMAT
14.[2016·孝感]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猜想2:相等。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
乙组
实验方案(反应后略)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发生改变,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__密闭容器(或封闭体系等合理答案均可)__中进行。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__B__(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__A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气球膨胀,浮力增大,导致称量结果不准确或C装置中反应产生气体,瓶内气压增大,可能导致瓶塞迸出(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图20-7
【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__参加化学反应(或参加反应)__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____四(或4或C、H、O、Cu四)__种元素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