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科学复习8下第22课时 植物与土壤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中考科学复习8下第22课时 植物与土壤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22 15:36:49

文档简介

第22课时
植物与土壤
INCLUDEPICTURE
"../../../../../当堂测评.TIF"
\
MERGEFORMAT
1.[2015·济宁]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施肥不当造成“烧苗”现象,其原因是
( C )
A.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B.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
C.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D.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解析】
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
2.[2016·桐城]园林工人移栽树木时,常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成活率,下列措施及原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D )
A.移栽前根部带一个土坨,可保护树木的幼根和根毛
B.移栽前去掉一部分枝叶,可减弱树木的蒸腾作用
C.移栽后给树木输入营养液,可为根部提供营养物质
D.移栽后保持较强的光照条件,可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解析】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区,因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移栽植物时要带土移栽,以保护根尖的幼根和根毛,利于根吸水,提高成活率;刚刚移栽的植物,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一部分枝叶,可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移栽后给树木输入营养液,可为根部提供营养物质;移栽后不能在较强的光照下,应给树木遮阴,可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
3.科学家为了检测有机物运输的部位及方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了如下实验:他们标记二氧化碳的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先后在茎的树皮和根的树皮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此实验证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方向是
( B )
A.韧皮部的导管、由上向下
B.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
C.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
D.木质部的筛管、由下向上
【解析】
葡萄糖是由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茎和根的树皮中发现含标记碳的葡萄糖,说明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由上而下。树皮中有韧皮部,韧皮部中的筛管运输有机物。
4.若将甲、乙两盆相同的天竺葵同时放在阳台上,甲每天大量浇水,乙4~5天浇一次水,一段时间后,甲叶片变黄脱落,乙正常生长,最根本的原因是
( B )
A.水分过多,细菌大量繁殖,根腐烂
B.土壤中缺氧,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C.水分过多,影响根的吸收作用
D.土壤中缺乏无机盐,影响叶的生长
5.[2015·孝感]玉兰
( http: / / www.21cnjy.com )、海棠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下列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正确的是
( D )
A.它们是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
B.它们是花瓣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C.它们是树皮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有机物再运输到花瓣的
D.它们是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转
运到花瓣的
【解析】
植物中的有机物来自于光合作用合成。
6.[2016·湘潭B卷]如图一表示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的有关生理活动(①、②代表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气体进出的方向),图二为该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图22-9
(1)在光照充足时,图一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CO2__。
(2)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则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②产生于叶肉细胞中的__叶绿体__。将叶片放酒精中隔水加热,会看到酒精变成绿色,说明叶片中的__叶绿素__已经溶解在酒精中。
(3)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__蒸腾__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
(4)图二中能够表示呼吸作用的曲线是__乙__。
【解析】
(1)在光照充足时,植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光合作用旺盛,吸收的CO2及释放的O2均超过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因此,图一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CO2。(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CO2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O2。由图可知,①代表CO2,②代表O2,因此气体②产生于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叶绿体内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3)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完成的,叶片上的气孔是蒸腾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因此若②代表水蒸气,则水蒸气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的。(4)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二中曲线甲只有在白天进行,因此甲曲线表示光合作用;乙曲线在一天内均可进行且变化不大,因此乙曲线表示呼吸作用。(共28张PPT)
第22课时
植物与土壤
1.根尖的结构(了解)
(1)________:细胞排列不整齐。其保护组织使根在向前生长时,不被土壤颗粒擦伤。
(2)__________:细胞质的密度较大,没有液泡。能不断分裂,使根的细胞数目不断增加。
(3)__________:细胞的液泡较小(通过吸收水分而形成),细胞壁较薄。细胞能迅速生长,把根尖推向土层。
(4)_________:细胞有较大的液泡(由小液泡融合而成),细胞壁较薄,内有输导组织(导管)。植物的根毛很多,保证了植物能吸收足够的营养。_________是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根毛区
根毛区
2.水和无机盐的吸收(了解)
(1)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原理:当土壤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当土壤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
(2)植物需要的无机盐:氮、磷、钾等。
3.茎的输导作用(了解)
(1)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结构:由外往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①树皮:具有________作用;
②韧皮部:树皮内层是韧皮部,韧皮部内含________,作用是输导有机物;
树皮
形成层
木质部

保护
筛管
③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④木质部:内含________,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2)物质的运输
①有机物的输送:根、茎、叶韧皮部中的筛管是相通的,有机物自______而______输送;
②水和无机盐的输送:根、茎、叶木质部中的导管自______而______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导管




【注意】
(1)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了少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
(2)单子叶植物的茎中因没有形成层,不能长粗。
4.叶的蒸腾作用(理解)
(1)含义: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意义:①有效降低叶片温度,使植物可以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而不致受害;
②蒸腾作用是根部吸水的主要动力,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也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注意】
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部位主要在叶片。植物幼小时,暴露在空气中的全部表面都能进行蒸腾作用。
5.保护土壤
(1)土壤成分:生物、非生物(水、空气、无机盐、有机物等)。
(2)最大威胁: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对土壤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3)保护土壤:保护土壤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类型之一 植物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如图实验现象说明植物生活需要
( 
 )
A.阳光
B.无机盐
C.空气
D.水分
B
图22-1
如图22-2是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标号③所示部位叫__________,该部位含有具备分裂能力的细胞。
(2)图中显示细胞伸长最快的部位是标号_____所示部位。
(3)图中标号①所示部位叫__________,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4)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可通过________输送到植物体的茎、叶等器官。
分生区

根毛区
导管
图22-2
【解析】
根尖中的根毛区是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分生区中的细胞不断分裂,伸长区中的细胞不断伸长,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点悟】
根中的导管和茎中的导管相通,是植物体内输送水和无机盐的通道,输送方向自下而上,蒸腾作用是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动力。
类型之二 理解茎的输导作用
 [2017·预测]如图所示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
图22-3
(1)在锥形瓶中,除清水外,还应滴几滴红墨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中的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主要目的是增强枝条的_____。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分解作用
便于标记观察
C
(3)取两组图示装置,甲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树皮,乙组枝条插入红墨水的部分只有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脉变红的是______组。
(4)用清水冲洗从锥形瓶中取出的枝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用该枝条做茎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________。

冲掉枝条表
面的浮色
导管
[2016·永州改编]移栽树木时,给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
A.树皮
B.形成层
C.导管
D.筛管
【解析】
植物茎中输导水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导管,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点悟】
导管是输送水和无机盐的通道,筛管是输送有机物的通道。
C
类型之三 掌握叶的蒸腾作用
 [2015·宁波]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22-4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图22-4
C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含水量无关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与水的汽化有关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气孔会逐渐增大
【解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而水的汽化吸收热量,所以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
课本上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因素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______的环境中为佳。
A.高温干燥
B.高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低温潮湿
(2)在水槽的水银面上有一层水,
水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图22-5
A
防止水银蒸发,
造成污染
(3)有同学认为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上升现象,还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的影响。你认为植物还有什么生理活动也可能导致出现水银柱上升?____________。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________。
(4)如果实验中玻璃管足够长,则影响水银柱最终能上升的高度,除了植物的蒸腾作用以外,还主要与外界环境中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__。
光合作用
黑暗
大气压
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图22-6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
图22-6
(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______
____________。
输送
水和无机盐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______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D

叶片的蒸腾作用散失水

【解析】
(2)左侧导管中输送的水和无机盐含有蓝墨水,不会和右侧的红墨水混合。(3)在继续的实验中由于甲烧杯只有水的蒸发,而乙烧杯中除了蒸发失水外,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液面下降快于甲。
不理解探究实验的思想致错
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分别插入一根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摘除其中一根枝条的叶,各注入清水至10mL,然后将两装置放在光下,每隔10min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图22-7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图22-7
A.甲组是实验组
B.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C.乙组的叶片未被摘除
D.实验结果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错解】
A、B
【错因分析】
不理解实验组和对照组致错。摘除叶的枝条属于实验组,没有进行实验处理的属于对照组。乙组水分减少的很少,甲组的水分减少的较多,说明甲组有叶,乙组叶片被摘除。
【正解】
D
[2016·潮州校级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22-8
(1)中午,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根尖的__________吸收,再通过茎中的________运输的;下午,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傍晚,再次给植物套上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天一亮就打开袋口,发现有的塑料袋内的气体可以使燃着的火柴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若要证明该结论应选取的实验装置组合是图_________。(3)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图D中的_____。(填数字)

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
根毛区
导管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制造的氧气多
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A和C
6
【解析】
(1)晴天的中午,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套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袋口,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出来,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蒸腾作用,所以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这些水分主要是通过根尖的根毛区吸收,再通过茎中的导管运输的;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带火星的细木条伸进袋内,木条复燃了;夜晚无光,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仍进行呼吸作用,使口袋中的氧气减少,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第二天天一亮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燃着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熄灭了。(2)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
的过程,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所以探究实验我们设计对照时应有唯一变量——有无叶。同时我们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如图B用塑料袋将植物连同盆土一同罩住,这样塑料袋内壁的水珠是否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不能确定,因此只有A和C可以进行比较。(3)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第22课时
植物与土壤
INCLUDEPICTURE
"../../../../../练出高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组.TIF"
\
MERGEFORMAT
1.[2016·滨州]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A.蒸腾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B.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C.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提高成活率
D.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解析】
蒸腾作用在白天和夜晚都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进行;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阴雨天光照不强,不利于气孔的开启,影响水蒸气的外出,降低了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2.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D )
A          
 B
C           D
3.[2016·宁波]下列实验或活动中,目的与步骤或方法不相符的是
( A )
选项
实验或活动
步骤或方法
目的
A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对光时转动反光镜
使物像成在视野中央
B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叶片脱色、漂洗后加碘液
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C
观察和解剖花
用刀片将子房纵切
观察子房内的胚珠
D
观察植物的蒸腾作用
量筒内的水面上加一层油
防止量筒内水分蒸发
4.[2015·呼和浩特]下列关于被子植物生长的描述,正确的是
( B )
A.植物的芽都能发育成枝条
B.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由根尖根毛区吸收
C.植物的茎都能逐年加粗
D.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磷、钙的无机盐
5.如图8-1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 B )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解析】
因为没有叶片,所以不能进行蒸腾作用,故水会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6.某研究小组设计了“氮是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的四组实验,最恰当的一组是
( C )
   
A          
 B
   
C           
D
7.[2016·新疆]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个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B__,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__筛管__。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__水分、无机盐__通过茎的__导管__向上运输。
8.[2016·济宁]在学习《开花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果》时,济宁实验初中的师生置身于桃花园中,观察、体验、探索、思考,教学效果特别好。右图为三个月后左图中的某一枝条,A、B、C代表三项生理活动。请你就师生共同探讨的几个问题作答:
图22-3
(1)桃树栽种的疏密有致是为了提高右图中过程__A__(填字母)的效率,该生理活动进行的场所是__叶绿体__。
(2)桃树根部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茎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的__导管__运输到叶片,其输送的动力源自右图中的过程__C__(填字母);而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则是通过__筛管__运送到果实贮存。
(3)桃肉鲜美多汁、甘甜可口。甜味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__液泡__中。
(4)右图中的三种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都是__气孔__。
9.如图22-4中A为水分从土壤中进到根内部的示意图,B为根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据图回答:
(1)1是根尖某处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的,叫做__根毛__。
(2)4所示部分为根尖的__根毛__区。
(3)当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水分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A )
A.1→2→3
B.2→3→1
C.3→2→1
D.1→3→2
(4)3是根尖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__导管__。
(5)某同学给一株植物施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植物生长不正常,若他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该植物根细胞的状态如图B所示,则根细胞液浓度__小__(选填“大”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
【解析】
此题考查根尖的结构与水分吸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关系,根尖结构中用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是根毛,属于根的根毛区,根吸收的水分由导管向上运输。当根毛区细胞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能吸水,反之则要失去水分。
INCLUDEPICTURE
"../../../../B组.EPS"
\
MERGEFORMAT
10.[2015·台州]如图22-5甲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能将太阳能贮存在__有机物__中,所需的水通常是由__根__(填器官名称)从土壤中吸收。图乙为中国科学家首创的低碳生活新技术,在室温光照下,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甲烷,同时释放氧气,类似于自然界中植物的__光合__作用。
图22-5
11.[2016·衢州]为探
( http: / / www.21cnjy.com )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江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个同规格的玻璃杯,甲杯中放入潮湿的肥沃土壤,乙杯中放入经烘干的同种土壤,然后在甲、乙两杯中同时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同种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22-6
(1)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蚯蚓做实验,其目的是__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__。
(2)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杯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然后就不动了,而甲杯中蚯蚓活动正常,该实验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__水分__。
(3)小江向甲杯倒入清水至刚好覆盖土壤,发现蚯蚓都钻出了土壤,这与雨后大量蚯蚓钻出地面一样,都是因为土壤中缺少__空气(或氧气)__。
12.[2016·湖州]小明的爸爸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新开辟的荒地种植西瓜,发现许多幼苗与附近的土壤上长势良好的幼苗不一样,出现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的症状。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于是小明取土壤样本带到环保部门检测。检测结果认为,导致幼苗长势不良的主因是pH过低,次因是缺钾,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和附近的土壤样本的其他指标非常接近。下面是小明在环保部门指导下进行的实验探究:
材料:酸碱调节剂、钾肥、附近的土壤、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大花盆3只、长势良好且株高相近的西瓜幼苗若干。
图22-7
实验过程:
①将3只大花盆分为如下三组:
A组:附近的土壤+幼苗10株
B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钾肥
C组:新开辟荒地的土壤+幼苗10株+酸碱调节剂
②各组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并对数据进行处理。
请回答:
(1)“小明怀疑是土壤中缺钾”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__B__。
A.提出问题  B.建立假设  C.得出结论
(2)测量和记录每株幼苗的株高后,对数据应如何处理?__求平均值__。
(3)请在图中用柱形表示B、C组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
(3)如答图所示。
第12(3)题答图
INCLUDEPICTURE
"../../../../C组.EPS"
\
MERGEFORMAT
13.[2016·杭州二模]小欢在研究某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取了如下方法。
方法1:用显微镜观察该植物同一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并统计气孔的数目。
方法2:取3株大小、来源相同、具有等量叶片的该植物嫩枝,依图甲所示方法处理。
图22-8
请回答问题:
(1)在方法1中,若要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图乙中关于显微镜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②①③__(填图乙中的序号)。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保卫细胞比叶片表皮细胞多了__叶绿体__(填细胞内结构名称),故能进行光合作用。
(2)在方法2中,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质量调至80g,其后每隔4小时测一次各装置质量,直至实验结束。
①该实验中水面上放油的作用是__防止水分蒸发__;
②该实验结束时,A、B、C装置的总质量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为mA、mB、mC,若该植物叶片的下表皮气孔比上表皮多,则mC-mB__<__mB-mA(选填“>”“<”或“=”)。
图22-1
图22-2
图22-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