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科学复习9下第33课时 生物与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中考科学复习9下第33课时 生物与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22 16:16:37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33课时
生物与环境
1.生物与无机环境(了解)
(1)环境影响生物主要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如阳光、水分、温度等影响着生物的生存。
(2)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同时也能影响环境。如动物的保护色、拟态,蚯蚓能松土等。
(3)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分布、形态、生理等因素,分为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__因素。
生物
非生物
2.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了解)
(1)种群
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__________个体的总和。
(2)群落
①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②群落特征:分层现象。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
____;
③植被:把覆盖在地球表面的________群落称为植被。
同种生物
所有生物种群


植物
3.生态系统(掌握)
(1)概念:一个生态系统是由一个____________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__________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成分: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温度、水、空气和土壤等;
②生物成分:
a.生产者:主要是指____________,是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来源,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消费者:是指各种________,草食动物被称为初级消费者,肉食动物被称为次级消费者;
生物群落
非生物
绿色植物
动物
c.分解者: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动物(如蚯蚓)等;
③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渠道:__________和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初级消费者(草食动物)→次级消费者(肉食动物)→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
【注意】
(1)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物质流动的特点:循环不息的。
(2)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数量一般沿着食物链的传递而减少。
(3)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有富集作用。
食物链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理解)
(1)含义: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通过一定的调节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________。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越______
__。
(3)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包括________因素和________因素。
稳定
稳定
自然
人为
【注意】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处于成熟时期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不是绝对的稳定。
类型之一 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关系
 [2016·福州]连江官坞是我国重要的海带生产地。海带的生长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做了两个实验(实验1和实验2),探究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指实验前后,海带体内物质增加的比率)的影响。
请分析实验1的数据(25℃时海带腐烂,所以生长率为负值),回答(1)~(3)题:
图33-1
(1)实验1所要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实验过程中除改变温度外,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应该保持一致,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海带生长率增长的最适温度范围是在__________℃之间。据
温度对海带的生长率有影响吗
控制单一变量
10~15
此分析夏季高温不宜种植海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请分析实验2的数据,回答(4)~(5)题:
(4)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对海带生长率的影响,实际上是对海带利用二氧化碳合成__________这一过程的影响。
(5)明明同学的结论: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海带的生长率越大。你是否同意他的结论?__________。数据表明,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000ppm时,海带生长率的增长将逐渐______
__(选填“加速”或“减缓”)。
(6)综合上述两个实验,说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________。
夏季温度太高,不利
于海带的生长
有机物
不同意
减缓
环境影
响生物
【解析】
两个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所以探究的问题是温度或二氧化碳对海带生长率的影响。据直方图可见:二氧化碳含量影响海带的生长率,但并不是水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海带的生长率越大。数据表明:当二氧化碳含量超过1000ppm时,海带生长率的增长将逐渐减缓;由图可知环境(温度、二氧化碳)影响生物。
类型之二 理解种群和群落的含义和特征
 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 
 )
A.西溪湿地内所有的鸟
B.千岛湖里全部的鲫鱼
C.一株树上的所有寄生虫
D.天目山上所有的树
B
某地在水面上铺设生态浮床(如图33-2所示),浮床上种植水生美人蕉、铜钱草、聚草等观赏性好、净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用以治理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这些水生植物构成了一个
( 
 )
A.种群
B.植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图33-2
B
【解析】
群落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
【点悟】
种群、群落都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在同一自然区域内,生态系统包含群落,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但在没有明确的区域范围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不能比较大小。
类型之三 生态系统
 [2015·杭州]如图33-3所示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3-3
(1)该食物网共有______条食物链,图中直接食物来源只有两种的消费者是______。
(2)图中未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3)太阳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
______过程流入该生态系统,在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能量流
7

分解者
绿色植物的光合
作用
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组成生物体的碳、氮等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与____________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解析】
(1)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最高消费者有虎和鹰。(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图中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为分解者。(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为贮存在绿色植物中的化学能,以此流入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
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无机环境
[2016·内江]如图是某校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小组调查学校周边环境后绘制的食物网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33-4
(1)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
分解者
(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_。
(3)如图所示食物网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消费者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和灰喜鹊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通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实现的。
太阳能
叶蝉、松毛
虫、蜘蛛
自动调节
【预测变形】 [2016·荆门]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33-5
(1)图中有_____条食物链。
(2)前些年,果农为了防治病虫害会给果树喷洒农药,图中所示生物中含有农药有毒成分最多的是________。
1
黄雀
(3)一般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蝉与黄雀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
【点悟】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整体,它由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和非生物部分(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等)组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的传递,能量的传递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
自动调节
不理解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特点致错
[2015·孝感]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33-6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
图33-6
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5种动物中有2种肉食动物和3种植食动物
【错解】
C
【错因分析】
不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具有富集作用,所以最高消费者戊中获得的能量最少而毒素最多。
【正解】
B
1.[2017·预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33-7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
图33-7
D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解析】
微生物、动物不会向大气中排放氧气;①③④表示呼吸作用,②表示光合作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从生产者(植物)开始流向消费者(动物)。
2.[2016·湘潭A卷]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33-8
(1)图一中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______。

A.鼠、蛇、鸟
B.鸟、鼠、蛇
C.鸟、蛇、鼠
D.蛇、鸟、鼠
C
(2)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还缺少的生物部分是________
__。
(3)若甲、乙、丙分别表示C所在的最短的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总能量,则图一中与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______。
(5)分析图可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解析】
(1)图一中,鸟吃食草昆虫,因此A代表鸟;鼠是植食性动物吃绿色植物,因此C代表鼠;蛇吃兔和鼠,因此B代表蛇。(2)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图一中还缺少的生
分解者


物质和能量
物部分是分解者。(3)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图二中的能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乙、甲、丙,因此三种生物体构成的食物链是乙→甲→丙。图一中C所在的最短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C(鼠)→鹰,因此“若甲、乙、丙分别表示C所在的最短的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的总能量”,则图一中与丙对应的生物是鹰。(4)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第33课时
生物与环境
INCLUDEPICTURE
"../../../../../练出高分.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A组.TIF"
\
MERGEFORMAT
1.[2016·临沂]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在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符合能量流动过程的是
( B )
A.草→食虫鸟→兔→鹰
B.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鹰→食虫鸟→食草昆虫→草
D.草→食草昆虫→鼠→青蛙
【解析】
兔是食草动物,不吃食虫鸟;鹰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鼠是食草动物,不吃食草昆虫。
2.[2015·湘潭]近几年,由于我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周围的鸟类越来越多了,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 A )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3.[2016·连云港]在一定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
( A )
A.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B.能吸水、蓄水和散失水分
C.有微生物不断分解有机物
D.能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4.[2015·泰安]诗词歌赋是我国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
( C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5.[2015·黄冈]如图33-1所示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
A.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该生态系统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6.[2016·连云港]如图表示一个常见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D )
图33-2
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B.该食物网有的食物链包括5个环节
C.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能量不可能减少
D.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鼠→蛇→鹰
7.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①②③④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可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
( C )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
物种1
物种2
物种3
物种4
物种5
物种6
物种7

0
90
0
0
30
30
40

200
350
0
0
30
0
40

150
250
100
800
40
30
1

300
200
0
0
0
0
50
A.①
B.②
C.③
D.④
8.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的数量关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图33-3所示。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最可能引起的变化是
( A )
A.乙和丙的数量增加
B.丙和丁的数量增加
C.乙、丙和丁的数量减少
D.乙和丁的数量增加
9.生态学家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鼠类和食鼠动物的生物数量进行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后,得到如图所示的生物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33-4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鼠类属于__消费者__;除了图中表示出的成分外,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__分解者__和非生物环境。
(2)图中所示的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做__食物链__。
(3)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当鼠类数量由A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到B时,植物数量会减少,从而限制鼠群数量的继续增长;同时,食鼠动物的数量会__增多__,使鼠群数量由B变化到C,从而使草原植被逐渐得到恢复。
INCLUDEPICTURE
"../../../../B组.EPS"
\
MERGEFORMAT
10.如图33-5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3-5
(1)图1的食物网由__4__条食物链组成。
(2)若图2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草__。
(3)图1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猫头鹰__。
(4)若图1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草的数量会__减少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解析】
物质和能量在沿食物链的传递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程中,由于每种生物呼吸作用的消耗和流失,每个等级的消费者的生物总量是逐级减少的,根据此规律推出图2中的食物链应是丙→甲→乙。而有毒物质含量会随着食物链的传递不断积累,生物的等级越高,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多,故乙的有毒物质积累的最多。
11.[2016·滨州]生态农业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环保、高效”等优点,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如图是一个生态农场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33-6
(1)不考虑人的作用,此生态农场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__玉米__。
(2)生态农场中能量流动的起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__太阳能__。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如果沿能量消耗最少的食物链进行传递,在消耗农作物100kJ能量时,人最多可以获得能量__20__kJ。
(3)此生态农场自我调节能力弱,主要原因是__生物种类和数量较少__。
(4)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玉米生活和分布的阳光、水分、土壤等因素统称为__非生物因素__。
【解析】
该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该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农场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太阳能。“在消耗农作物100kJ能量时”,人最多可以获得的能量是农作物的20%,即20kJ。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弱。
12.学校生物小组对某池塘进行科学研究,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池塘中的某种鱼类能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三者的数量变化关系如图33-7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3-7
(1)请写出图中所有完整的食物链(用题干中的名称表示)__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某种鱼类;浮游植物→某种鱼类__。
(2)图中代表浮游植物的曲线是__①__(填序号)。
(3)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__生物群落__。
INCLUDEPICTURE
"../../../../C组.EPS"
\
MERGEFORMAT
13.[2016·日照]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1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2为图1中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关系。请分析回答:
图33-8
(1)图1中过程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合作用__,如果图2中的A、B、C、D表示图1中的四种鱼,图2中的A、B、C、D对应的成分是__丙__。
(2)图1中③表示丙成分通过摄食过程,食物中的__物质和能量__流入动物体内。
(3)由于生活污水的排放,该湖泊水质恶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水体发绿发臭时有发生,对渔业和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严重威胁。水质恶化主要是由蓝藻、绿藻疯长及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引起的。从生态成分看,绿藻属于__生产者__;为解决水体发绿的问题,有人建议在湖中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苗。你认为最适宜投放的鱼苗是图2中的__AB__(填序号),投放鱼苗可以提高该湖泊生态系统的__自动调节能力__。
(4)为解决生活污水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人工湿地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AB__。
图33-9
A.图中所示的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具有细胞壁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和遗传物质
D.绿藻和黑藻能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图33-1
图33-3第33课时
生物与环境
INCLUDEPICTURE
"../../../../../当堂测评.TIF"
\
MERGEFORMAT
1.[2016·长沙]2016年5月,湖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
( C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
D.生物能影响环境
2.[2015·乐山]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生物所生活的环境是指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
C.生物圈中的生物就是指各种大型动物和绿色开花植物
D.生物圈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密切联系
【解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生物生存的家园,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物圈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实现的。
3.[2015·连云港]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生物成分可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最为重要,消费者和分解者可有可无
C.非生物成分对生物成分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D.非生物成分是指生物以外的一切非生命的物质和能量
【解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命世界和无机世界的两个重要成分。
4.[2016·武威]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
( B )
A.青草←野兔→狼
B.青草→野兔→狼
C.阳光→青草→野兔→狼
D.青草→野兔→狼→细菌和真菌
【解析】
食物链书写原则:1.起点必须是绿色植物。2.用“→”表示捕食关系,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3.终点必须是动物。
5.[2016·江干区二模]近年来,杭州市对某些河道展开了生态修复,各处呈现出“流水清澈、鱼儿畅游、绿岛如茵……”美丽的景象。请据图回答:
图33-9
(1)如图所示的生态修复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采取了__投入微生物菌剂__的措施,这主要是为了增加分解者的数量,以促进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形成能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的__无机盐__,从而实现水质的净化。
(2)生物浮床就像水中的绿岛,绿岛内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__群落__(选填“群落”“种群”“生态系统”或“生物圈”),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水草→鱼→鸟(其他答案合理均可)__。
(3)曝气机能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以满足水中生物呼吸作用的需要;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形式主要是__二氧化碳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