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科学复习7上第2课时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中考科学复习7上第2课时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02-22 09:34:01

文档简介

第2 课时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种植玉米时,要用农药拌种以防止害虫啃咬种子,但农药并不会进入玉米种子的细胞内,原因是玉米种子的细胞具有 ( B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2016·沧州改编]如图为细胞结构模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D )
图2-6
A.乙图可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
B.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⑤⑥
C.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①
D.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④
3.[2015·温州]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2-7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 B )
图2-7
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
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
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解析】 镜筒下降时,为了防止下降过程中物镜压到玻片,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4.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如图2-8所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
B.步骤4的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C.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200倍
D.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
图2-8
【解析】 操作4是把位于右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右移动装片。
5.[2016·娄底]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对于结构完整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而另一部分则较模糊,这是由于 ( D )
A.物像受损 B.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C.反光镜未调好 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解析】 对于结构完整的细胞,有一部分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
6.[2016·贺州]“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中,除了需要如图所列的材料用具外,还需要哪些必备的材料用具 ( A )
图2-9
A.吸水纸、干净纱布、擦镜纸、清水、碘液、洋葱鳞片叶
B.吸水纸、干净纱布、擦镜纸、0.9%的生理盐水、碘液、洋葱鳞片叶
C.吸水纸、干净纱布、擦镜纸、清水、碘液、洋葱鳞片叶、放大镜
D.吸水纸、干净纱布、擦镜片、0.9%的生理盐水、碘液、洋葱鳞片叶、放
大镜
【解析】 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实验中,除了需要如图所列的材料用具外,还需要吸水纸、干净纱布、擦镜纸、清水、碘液、洋葱鳞片叶。
7.[2015·济宁]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
( C )
图2-10
A.1和4 B.2和6
C.3和4 D.1和6
【解析】 1、2、3无螺纹为目镜,4、5、6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3和长物镜4。
8.[2015·湖州]把萝卜块放入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把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__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自然形状__。
第2课时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1.[2016·常州]光学显微镜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其作用是 ( B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线多少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2.下列各实验中,如图2-1所示的两种实验仪器都需要的是 ( B )
图2-1
A.观察种子的结构
B.观察叶片的结构
C.观察青霉菌
D.观察蚯蚓
3.[2015·滨州]李亮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一张标签脱落的永久装片,他借助显微镜观察到如图2-2所示的图像,该装片属于 ( B )
A.植物细胞
B.动物细胞
C.病毒
D.细菌
【解析】 该细胞有细胞核,却没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等。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2016·青岛]小波同学制作并观察了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据如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2-3
A.图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B.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丙中的②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丙中①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D.图甲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没有让其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
【解析】 图乙的细胞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在下降镜筒的时候,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目镜与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制作临时装片时,要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上,其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2015·娄底]如图2-4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C )
甲     乙
图2-4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转换器
A.③→①→②→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③→①→④→②
【解析】 首先要移动装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③,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即④;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即②;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物像更加清晰即①。
6.[2016·保定]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活动的操作步骤与其相应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D )

实验活动
操作步骤
操作目的
A
练习使用显微镜
转动转换器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B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把叶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
使叶片脱色
C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清水漱口
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
D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洁净的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防止装片产生气泡
7.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B )
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B.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2号显微镜
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
8.[2015·宁波]如图2-5所示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图2-5
(1)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__生理盐水__。
(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__细胞核__,该结构与生物的__遗传__密切相关。
9.[2015·连云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2-6所示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注意:“[ ]”中填数字,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图2-6
(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⑤]细胞膜、[④]细胞质和[③]__细胞核__。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①]__叶绿体__。
(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等实验中,如果视野过亮,可以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使视野变暗?__遮光器和反光镜__。
【解析】 ①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视野中光线过亮,应调节显微镜的遮光器和反光镜。
10.如图2-7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现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图2-7
A.显微镜甲的放大倍数为200倍
B.对丙滴加碘液后②变蓝①不变蓝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选用清水
D.要使丁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11.[2015·德州]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只看清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 D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2.[2016·玉林]技能熟练,科学探究。
图2-8
(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ABDCE__(请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比较昏暗的实验室里,应选用如图1中的⑦__凹面__(选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3)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中,将装有小鱼的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为了能看到小鱼尾鳍内的血管,首先调节显微镜的__④__(填序号)。
(4)如图2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当视野甲转到视野乙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__D__。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D.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5)实验结束后,若发现物镜或目镜不干净时,要用__擦镜纸__把镜头擦干净。
13.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 ( B )
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
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
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解析】 细胞重叠可以重新制作装片,也可以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
14.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 C )
组别
操作
结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低/高倍镜





镜筒状态
下落中
反复中,下落时
下落中
下落中
反复中,下落时
粗/细准焦螺旋





A. 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解析】 主要观察表中镜头、镜筒以及粗、细准焦螺旋出现的概率,概率大的说明是主要原因。
15.[2015·青岛]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你可以惊喜地发现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下面是小张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
图2-9
(1)甲图是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洋葱根尖的结构。视野中没有观察到的根尖结构是__根毛区__,要想观察到这一结构应将玻片标本向__上__移动。观察过程中换用高倍物镜后,应调节显微镜的遮光器和__反光镜__,使视野明亮。
(2)小张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③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④将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液滴中轻涂几下;⑤盖上盖玻片;⑥染色。
上述操作有哪些错误?____③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步骤②和③顺序颠倒__。
请你画出一个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并标注结构名称。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第15(2)题答图
(3)乙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箭头表示血流方向),据此判断,红细胞在标号__②__所示的血管中呈单行通过,以保证物质交换的顺利进行。
(4)丙图是人血永久涂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部分,视野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①__]__红细胞__,当人体因感冒引发扁桃体炎时,[__②__]__白细胞__的数量将显著增加。
(5)实验室的一个装片盒里,有一个细菌永久装片和一个酵母菌永久装片的标签脱落了,你可以依据什么把它们区分开来,重新贴上标签?__有无成形的细胞核__;小张在使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的细胞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这是酵母菌在进行__出芽生殖__。丁图表示利用酵母菌酿造果酒时温度变化与产酒量的关系,图中的信息显示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产酒量会下降,请你分析原因__温度过高,酵母菌数量减少__。
课件32张PPT。第二篇 生命科学第2课时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1.细胞的基本结构(理解)
图2-1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异同可用下表反映(“√”表示有相应结构,“×”表示无相应结构)2.细胞与生命活动(理解)
(1)细胞学说
内容: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2)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①细胞壁:________和________功能(植物、真菌和细菌);
②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________交换;
③细胞质:是细胞进行____________的场所;
④细胞核:内含____________(DNA),与遗传有关,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保护支持物质生命活动遗传物质 ⑤叶绿体:在__________内,是进行____________的场所(绿色植物所特有);
⑥液泡:内含__________。
3.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掌握)
(1)显微镜的结构图2-2细胞质光合作用细胞液(2)使用步骤: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记录、收镜整理。
①安放:安放时,要使镜筒朝前,镜臂朝后,放在实验者前方略偏左的地方,便于左眼观察,右眼同时睁开便于绘图;
②对光(二正对一调节):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使较大的光圈正对通光孔;左眼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直至视野里看到明亮的圆形光斑为止;
【注意】
对光首先要使“物镜—通光孔—光圈”在同一直线上。然后采光,利用反光镜的镜面反射,使光线改变方向后沿“光圈—通光孔—物镜—目镜”的方向传播。③放片:将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使观察对象正对通光孔;
④调焦:先用眼看物镜,再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接近装片,然后,左眼看目镜内,反向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当看到物像时,再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物像为止;
【注意】
调节原则:“粗—粗—细”“先降后升”。
⑤观察记录:绘制细胞图时,图的位置要适中;细胞各部分的比例要适当;线条要均匀一致;区别明暗要用铅笔点出疏密不同的细点来表示,不能涂抹;⑥收镜整理:把目镜放回镜盒,在镜筒的上方盖上塑料盖。然后两个物镜朝前放置,镜筒下降。反光镜要竖放。
(3)制作临时装片
Ⅰ.基本步骤:
①取载玻片,滴液;②取标本;③放标本在液体中;④盖上盖玻片;⑤染色。
?Ⅱ.注意事项:
①制作洋葱表皮细胞(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液体为____ ____。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动物细胞)临时装片,滴加的液体为____________。滴液时液体不能过多。清水生理盐水②染色的方法: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1~2滴染色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染色。
(4)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
Ⅰ.像的性质变化:
①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变少;
②观察到的细胞物像变大;
③视野变暗。
Ⅱ.操作步骤:
①移像: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②换镜: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
③调亮: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
④调焦: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类型之一 理解细胞的结构
 [2016·绥化改编]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图2-3(1)甲、乙两图所示的结构中,相同点是都有__________、细胞膜、__________。
(2)甲图中的①对细胞起________和________作用。
(3)若没有甲图中的______叶绿体,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填序号)
(4)甲、乙两图中②以内④以外部分被称为__________。
【解析】 (1)甲表示植物细胞结构、乙表示动物细胞结构,两图所示的结构中,相同点是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2)甲图中的①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3)③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若没有甲图中的③叶绿体,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4)甲、乙两图中②细胞膜以内④细胞核以外部分被称为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保护支持③细胞质[2016·菏泽一模]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发现水中有一种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为了验证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的场所和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同学们将它切成了如图①、②、③、④四部分,则预期一段时间后会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

?C图2-4A.① B.② C.③ D.④【点悟】 要想找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首先必须知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部分细胞含液泡和叶绿体。动物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不含有液泡和叶绿体)。类型之二 理解细胞的功能与生命活动
 [2016·江西]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利器”——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液泡B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列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B.植物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还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C.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流出的水主要来自细胞质
D.细胞膜不仅能保护细胞,而且还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解析】 “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流出的水主要来自液泡的细胞液,细胞质是生命活动的场所。
【点悟】 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含有遗传物质,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类型之三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
 [2016·南充]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一些问题:
(1)显微镜的物镜有10×和40×两种,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的物镜是________。
(2)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字母“d”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应将透明纸片向________ __移动。
(3)在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①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40×左上方②①④③③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④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刮取口腔上皮细胞前,需向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___。
【解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范围就越小,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所以应选用40×的物镜。(2)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物像“d”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上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中央。(3)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择较大的光圈;然后左眼注生理盐水视目镜对准,右眼睁开;用手翻转反光镜,对向光源,光较强时用平面镜,光较弱时用凹面镜,从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光就对好了,所以正确顺序为②①④③。(4)因动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与0.9%生理盐水的浓度相差不大,所以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应选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
[2016·金华]小楚在实验室里进行“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根据实验完成下列问题:图2-5(1)制作装片可概括为以下步骤:①擦;②滴;③取;④涂;⑤盖;⑥染。其中第⑤步“盖”的具体操作:用镊子夹起盖玻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慢慢放平(小心气泡产生),制成临时装片。
(2)观察装片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对光;②放片;③调焦;④观察。小楚在低倍镜下调焦时找到物像却模糊不清(如图乙),接下来她应调节的是______(填图甲中的结构序号)。
【解析】 (1)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2)在显微镜的部件中,可以调出更清晰的物像的是②细准焦螺旋,所以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像清晰。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液滴②【预测变形一】 小丽同学在做“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通过低倍显微镜发现视野的上方有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该细胞,应 (   )
A.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
细准焦螺旋
B.向下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
粗准焦螺旋
C.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
粗准焦螺旋
D.向上移动载玻片使细胞位于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
细准焦螺旋D
【解析】 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观察细胞时,首先应将选取的观察对象移动到视野中央,移动玻片时若像位于视野上方,则应向上方移动玻片。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调清物像。
【预测变形二】 某同学在观察自制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细胞有流动的现象,他接下去的操作应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观察的细胞有流动现象是由于液体太多,应用吸水纸吸收多余的水分。
【点悟】 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地放下,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气泡。制作装片时应用吸水纸吸收多余的水分。用吸水纸在载玻片的一侧吸收多余的水分
不理解显微镜成像原理致错
[2015·杭州]某同学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在其他相关因素均相同的情况下,该同学用两个不同物镜观察同一张血涂片,结果观察到乙视野比甲视野明亮。下列相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若玻片往右移,甲中的物像往右移而乙中的物像往左移
B.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
C.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
D.若乙中的物像很模糊,则直接转换成甲,物像就会变清晰
【错解】 B
【错因分析】 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光圈、反光镜相同)观察同一玻片,乙的视野比甲明亮,可知乙的可视范围大,有光面积比甲大,因此乙的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比甲大,所以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不能全部观察到。因甲的放大倍数大,所以观察到甲中的红细胞比乙中的红细胞大。若在乙中看到的物像模糊,改换成甲也可能看不清晰,应先调节细准焦螺旋。选B是学生不理解成像原理,误以为乙的放大倍数大,视野里看到的细胞少,故在乙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在甲中均可观察到。
【正解】 C1.用显微镜观察人体血涂片的永久装片时,在视野内能清晰看到有许多红细胞,却没有比红细胞更大的白细胞。若要继续寻找白细胞,最合理的操作是 (   )
A.换用大光圈 B.移动装片
C.换用高倍物镜 D.调节细准焦螺旋
【解析】 比红细胞大的白细胞可能不在视野中,需要移动装片,使白细胞进入视野。B2.[2016·菏泽]某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血涂片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准焦螺旋等,在视野内分别观察到了下列四幅图像,其中物镜镜头离装片距离最近的是
(   )
B3.[2016·海南]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错误的是 (   )B【解析】 显微镜下形成的物像是一个倒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即要向左移动物像,就要向右移动装片,也就是物像在什么地方,就向那个地方移动装片。所以,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左上方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