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6张PPT。第6课 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
千里江山图(局部)千里江山图(局部)春山伴侣图轴春山积翠图轴春水归舟大斧劈皴(cūn)富春山居图(局部)勾云画法寒江独钓寒林图黄宾虹
山水画董寿平
黄山黄山梦笔生花峰玉屏峰江流画法江山如此多娇敬亭雾色匡庐读书狂壑晴岚六君子木叶丹黄图轴楠溪江 风景区瀑布画法千岩竞秀万壑争流清凉环翠图秋山高隐图轴秋山萧寺高剑父
山水图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山水风光蜀道难行图松林书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山重叠峡江秋涛雁荡山风景水村图请你欣赏:江山如此多娇(中国画)傅抱石 关山月 沁园春·雪(1936年)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 (选句) 宋代 苏轼梅石溪凫图(中国画) 宋代 马远 寒江独钓图(中国画)宋代 马远 江雪
唐代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 巫峡秋涛图(中国画) 现代 陆俨少 早发白帝城 唐代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山水画家
所追求的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的境界。水村图(中国画 局部) 元代 赵孟? 雪图(中国画) 宋代 马远 思考:这种“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手法
为中国画意境的渲染起了什么作用? 古人说:“山水之道,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八字尽之矣”。包含两层意思,一要有虚有实;二要“虚者实之”(虚的地方要是没有东西,也要隐含有实的意味)。 比一比:水墨山水与西方油画风景中的山水画法有什么不同?各自侧重表现山水怎样的美?林间小路(油画) 1689 霍贝玛(荷兰)焦点透视借笔线条表现了山之浑厚滋润、水之空灵悠远的意境。 富春山居图(中国画 局部)元代 黄公望 溪山行旅图 (中国画)宋代 范宽 大气磅礴、沉雄高古大自然——画家——山水画是怎样的关系? (自然为师)全景式构图,“以大见小”。 构图多取局部,“以小见大”。 中国山水画不讲究焦点
透视,它提倡对表现对象进
行“面面观”。取景置物,不
固定在一点而是各取最佳角
度组成画面。这种方法总结
为“三远法”。高远法、深远法、平远法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中国画) 现代 李可染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林泉高致》 郭熙(宋) 中国人把描绘大自然的作品称为“山水
画”而非“风景画”,是有其独特含义的。
中国山水画从成熟之日起,就不再把
表现客观对象(光、形、色)作为自己的
最终目标,而逐渐趋向于对(认识客观世
界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表达,体现了东
方艺术追求寄情山水,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匡庐读书图(中国画 青绿山水)1918 黄山寿
柳荫摇渡图(中国画 水墨山水)现代 黄宾虹
春水归舟(中国画)现代 张大千 巫峡秋涛(中国画)1980 陆俨少 通过比较这两幅画,你能否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气息?笔墨当随时代 多变的笔墨表现了中国山水画无限的空间与意境,笔墨技法是为意境而设计的,画家通过笔墨、章法等外在形式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无限的精神空间,形成情景相融,画中有诗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