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2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发酵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酿制葡萄酒利用了( )
A.醋酸菌的发酵
B.乳酸菌的发酵
C.霉菌的发酵
D.酵母菌的发酵
2.下列具有细胞核的生物是( )
A.大肠杆菌
B.酵母菌
C.破伤风杆菌
D.乳酸菌
3.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
4.真菌在结构上与绿色植物的显著不同之处是( )
A.没有液泡
B.无细胞壁
C.没有叶绿体
D.无成形的细胞核
5.(长春中考)在我国唐朝,长安城的裁缝常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防止伤口发炎,这是因为( )
A.长有“绿毛”的糨糊可以防止水进入伤口
B.长有“绿毛”的糨糊可以止痛
C.长有“绿毛”的糨糊可以止血
D.长有“绿毛”的糨糊含有杀菌物质
6.营救人员发现,因雪崩而遇难的登山运动员的尸体不腐化,被冰雪完好保存着,这是因为( )
A.低温杀死细菌和真菌
B.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C.雪山上不存在细菌和真菌
D.细菌和真菌因缺少有机物无法生存
7.下列组合中,属于真菌的是( )
A.灵芝、香菇、酵母菌、青霉
B.酵母菌、霉菌、大肠杆菌、猴头菌
C.曲霉、木耳、乳酸菌、灵芝
D.肺炎球菌、青霉、霍乱弧菌、牛肝菌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霉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如黄曲霉可能致癌
B.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环境中
C.春天可以到野外采食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D.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9.真菌的特征是( )
①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④通过分裂方式繁殖后代 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⑤
10.(枣庄中考)下列有关细菌、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酿酒和造醋等酿造业离不开酵母菌和曲霉
B.甲烷细菌是生产沼气不可缺少的一类细菌
C.和真菌相比,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D.细菌都是分裂生殖,真菌都是孢子生殖
11.条件适宜时,酵母菌和青霉常用的生殖方式分别是( )
A.有性生殖和出芽生殖
B.出芽生殖和孢子生殖
C.有性生殖和分裂生殖
D.营养生殖和孢子生殖
12.下列四组生物,既有动物和植物,又有细菌和真菌。其中细胞的基本结构最为相似的一组是( )
A.酵母菌、大肠杆菌、豌豆
B.芹菜、草履虫、乳酸菌
C.海星、绿脓杆菌、紫菜
D.变形虫、水绵、香菇
13.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为了避免食物变质,必须设法减慢微生物的生长。下列方法中,能避免食物变质的是( )
①去掉食物中的水分保存 ②低温环境保存 ③用塑料袋装起来保存 ④食物经过加热,然后密封保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真菌的特征是( )
A.都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
B.没有单细胞的种类
C.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发育成新个体
15.食物变质发霉时一般都从食物表面开始,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和推理最合理的是( )
A.食物表面的温度较高
B.食物表面上的水分更多
C.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可能需要光线和氧气
D.表面上的食物营养更为丰富
16.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看到蘑菇,蘑菇不属于细菌和真菌,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细菌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
17.下列各项制作过程中利用微生物发酵获得的是( )
①碘盐、食用油 ②酸醋、葡萄酒 ③酱油、甜面酱 ④花椒、大茴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衣藻、酵母菌、细菌是通过什么结构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膜
19.某科学社团为“探究食物腐败的原因”,将下图中甲、乙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后观察。本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
第19题图
A.空气
B.微生物
C.玻璃管
D.温度
如图表示的是一类真菌的形态和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0题图
(1)该图表示真菌中的________。
(2)它属于________(填“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
(3)图中①表示的结构是______。
(4)图中②③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
(5)该生物的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_。
(6)在哪里能找到这种生物?
。
B组 自主提高
21.池水中的微生物聚集在水面上方,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微生物( )
A.喜欢温度较高之处
B.容易逃避敌害
C.喜欢光线,需要呼吸
D.所处液面下的食物较多
22.自然界中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存在,则( )
A.人类免于疾病感染,人口可急剧增加
B.植物欣欣向荣,动物也可大量繁殖
C.人类将获得更多的食物
D.生物体尸体和排泄物将堆积如山
23.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的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发现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第23题图
A.甲、乙这一对照实验组中,变量是水分
B.设置丙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乙中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水
C.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D.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不需要从外界摄入营养
如图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第24题图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25.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
第25题图
(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室温保持在25℃
B.弯管阻挡了细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
(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2课时)
1-5.DBACD 6-10.BADBD
11-15.BDBDC 16-19.ABDB
20.(1)曲霉 (2)多细胞 (3)孢子囊 (4)菌丝 (5)异养、腐生 (6)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21-24.CDDD
25.(1)将装置内的细菌、真菌(或微生物)杀死 (2)B (3)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 (4)温度 (5)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1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下列有关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细菌就是一个菌落
B.一个菌落中有大量细菌
C.菌落中的细菌是多细胞的
D.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菌落
2.“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保存酒和牛奶的方法是( )
A.脱水法
B.巴氏消毒法
C.腌制法
D.冷藏法
3.葡萄球菌属于( )
A.真核生物
B.杆菌
C.植物
D.原核生物
4.(新泰中考)在A、B、C三个培养皿中,加入不同成分的培养基,分别接种等量的大肠杆菌,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各培养皿中的菌落(如表),实验结果中能说明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 )
培养皿
培养基成分
培养皿中的菌落
A
琼脂和糖类
35
B
琼脂、糖类和维生素
250
C
琼脂和维生素
0
A.培养皿A和B
B.培养皿B
C.培养皿B和C
D.培养皿A和C
5.在日常生活中,肉如果贮存不当就会腐败发臭,其主要原因是滋生了大量的( )
A.霉菌
B.真菌
C.酵母菌
D.细菌
6.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菌的形态有杆状、球状和螺旋状
B.细菌的个体非常微小,大约10亿个细菌堆积在一起才有小米粒那么大
C.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D.有些细菌有鞭毛,有些细菌有荚膜
7.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细胞有细胞壁,但没有叶绿体
B.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可将细菌分为螺旋菌、球菌、杆菌三大类
D.在细菌繁殖后能看到一个个点,就是一个个细菌
8.细菌与动植物、真菌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构成生物体的细胞( )
A.有无液泡
B.有无细胞核
C.有无叶绿体
D.有无细胞壁
9.炎热的夏天,食物很容易变馊,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的污染严重
B.食品本身的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C.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
D.炎热的夏天,食物的水分蒸发过快
10.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口罩和手套是为了( )
A.防止细菌进入病人体内
B.防止因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细菌
C.防止大夫呼吸时将空气中的细菌带入病人体内
D.以上选项都是
11.细菌和许多真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们“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寄生而使其患病
C.细菌和真菌都必须生长在有氧的环境中
D.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对人类有害的
12.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使大肠杆菌产生大量的胰岛素,拯救了大批糖尿病患者,这主要是因为( )
A.大肠杆菌容易寻找
B.大肠杆菌生产成本低
C.大肠杆菌繁殖快
D.大肠杆菌易受人控制
13.大量的细菌能使食物迅速腐烂,食品在冰箱中能保存一定时间不腐烂,主要原因是冰箱环境中( )
A.细菌很少
B.细菌繁殖很慢
C.没有细菌
D.细菌都冻死了
14.“超级细菌”曾一度引起人们关注,超级细菌是指因为抗菌药物的滥用,使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而出现的具有多重耐药性质的细菌。图乙是日本研究人员首次拍摄到的携带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照片。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4题图
(1)从形态上分,细菌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图中的这种超级细菌属于________菌。
(2)超级细菌携带的NDM-1基因存在于图甲细菌结构的[ ]________中。
(3)与植物细胞相比细菌体内没有________,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其营养方式是______________。
(4)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
15.细菌必须从外界摄取有机物以获得营养。空气中缺乏营养物质和足够的水分,但是由于细菌身体小而轻,能存在于灰尘颗粒中或短暂悬浮于空气中的液滴内,随空气的流动而传播,既能被送到5000米的高空,也能被送到千里之外。下表为不同地区的细菌分布情况,表中数据可以说明空气中细菌数的多少与________有关。同一地区近地面的空气中细菌数比高空________。
场 所
空气中的细菌数/米3
畜 舍
100万~200万个
宿 舍
2000个
城市街道
5000个
市区公园
200个
海洋上空
1~2个
北极(北纬80°)
0~1个
16.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沾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的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第16题图
(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
(3)放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
。无菌操作是为了
。
B组 自主提高
17.(泸州中考)美国政府2016年05月26日宣布,美国境内发现能抗最强的抗生素—多粘菌素的超强细菌,下列对超强细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超级细菌没有细胞膜
B.超级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超级细菌没有细胞壁
D.超级细菌有叶绿体
18.假如小明手上有80个细菌,细菌繁殖速度为30分钟分裂一次,2小时后他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160
B.320
C.640
D.1280
19.将某种细菌接种到盛有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在无菌条件下培养24小时。其处理方法、培养温度和现象结果如下表:
编号
处理方法
培养温度
现象结果
①
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变浑浊
②
接种细菌、上面覆盖醋酸
40℃
全部表面清晰
③
接种细菌
0℃
全部表面清晰
④
无接种细菌
40℃
全部表面清晰
⑤
接种细菌,盖上有抗生素的纸片
40℃
纸片周围清晰,其余表面浑浊
表中不能成为对照组的是( )
A.编号①和编号②
B.编号①和编号③
C.编号①和编号④
D.编号②和编号⑤
20.
如图为某种细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分裂的速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0题图
(1)由图中曲线可知,细菌分裂速度与温度的关系是
。
(2)该细菌分裂最快时的温度为________。
(3)家庭使用冰箱保存食物,设定的温度应趋向T0。在此温度下能使食物保持新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同一种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提出的假设是
。
(2)方案一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__。
(3)方案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组的被分解。
(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________,原因是该方案符合________原则。
(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________条件。
参考答案
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1课时)
1-5.BBDAD 6-10.CDBCD 11-13.BCB
14.(1)杆 (2)A 核区 (3)叶绿体 异养
(4)分裂
15.环境污染程度 多
16.(1)乙 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而乙同学设置了对照实验(2)培养基 (3)这个温度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防止空气中的细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17-19.BDD
20.(1)温度从T0上升到T1时,细菌的分裂速度逐渐加快,当温度从T1上升到T2时,细菌的分裂速度逐渐减慢 (2)T1 (3)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
21.(1)细菌对植物落叶具有分解作用 (2)细菌 乙 (3)细菌和落叶类型 丙 (4)一 单一变量 (5)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