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 1.1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 1.1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2-22 22:3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比例的意义与性质
教案
教学内容
浙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 8页。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掌握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方法,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的意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难点: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教学教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1)什么叫做比 什么是比值?
(2)怎样求比值?
(3)求比值。
6:10
9:15
1/2:1/3
6:4
0.6:0.2
学生求出各比的比值后,再提问:观察一下,这几个比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连起来。
2、板书: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二、探究新知
(一)深入探讨:
(1)比例有几个比组成?
(2)是不是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
(3)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一个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二)做一做
出示课件中的做一做
(三)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自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分别被叫做比例的什么?
(学生看书第二页中间内容后回答)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
2.4:1.6

60:40
└-内项-┘
└------外项-------┘
师:那下面谁能来说一说这个比例当中各部分的名称呢?(

2、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小游戏——我是诸葛亮
三、系列训练
1、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1.4:2和7:10能不能组成比例。
先一起做第一个,然后指名回答第二个。
2、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能写几个写几个)
16×3=4×12
学生写后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6:4=12:3
4:16=3:12
16:12=4:3
4:3=16:12
3:4=12:16
12:16=3:4
3:12=4:16
12:3=16:4
四、总结归纳
1、“比”和“比例”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项数上进行对比。
最后教师归纳: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课堂总结: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大家可以想想这句话的意思来联想一下“解比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