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 第七单元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 第七单元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07-13 09:13:3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七单元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一课一练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2.下列几种溶液敞口置于空气中,溶质成分不变,但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且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浓硝酸 D.石灰水
3.若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肯定的是( )
A.溶质质量都不变 B.溶剂质量都增大 C.溶液质量都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
4.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
A.能与金属反应 B.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碳酸钙反应
5.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紫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用食盐水浸泡菜刀除去表面的锈斑
D.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
6.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氯化钠 D.浓盐酸
7.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及生石灰干燥的是( )
A.H2 B.CO C.CO2 D.O2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其原因是在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黏在一起。21·cn·jy·com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X+H2O,试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10.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www.21-cn-jy.com
(1)复习酸的化学性质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②酸与活泼金属作用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 Fe2O3+HCl=FeCl3+H2O ……
④……
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2)讨论交流
①小林自豪地说,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_______元素,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_______(填序号“①”、“②”或“③”)。
② 你告诉小林,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呢,如_______(任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11.生石灰是白色的块状物,应用非常广泛。
(1)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在食品包装中,常用生石灰做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使用时,用纸袋装着生石灰放入食品包装盒中,如果用塑料袋装生石灰就起不到干燥的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村,生石灰也常用于畜禽栏舍的消毒。畜禽出栏后,将生石灰用水调成20%的石灰乳,涂刷墙面和地面。某农户误将生石灰直接撒在猪圈中消毒,一段时间后发现猪的蹄部干燥开裂,有的甚至出现灼烧,溃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上述用的消毒的浆状物要现配现用,放置过久就没有消毒的作用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1·世纪*教育网
一课一练 答案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解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去的是溶质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硫酸有吸水性,溶剂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www-2-1-cnjy-com
4.【答案】C
【解析】金属表面例如铁表面会有铁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氧化物。
5.【答案】C
【解析】C项食盐水浸泡不会除去铁锈,反而会加速菜刀的生锈。
6.【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会潮解,也会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有挥发性,相对而言氯化钠在空气中比较稳定所以不需要密封保存。21教育网
7.【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和生石灰都可以做干燥剂,但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石灰和水反应的产物氢氧化钙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和生石灰干燥二氧化碳。
二、解答——知识提高运用
8.【答案】铁锈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Fe+2HCl = FeCl2+H2↑
9.【答案】Na2SiO3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10.【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 HCl Fe(铁) ②除去水壶中水垢(或杀菌消毒)。
【解析】酸的通性如下: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活泼金属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与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
11.【答案】(1)CaO CaO+H2O=Ca(OH)2 塑料袋有隔潮防水的作用,用塑料袋包装生石灰后,生石灰就不能吸收水分 (2)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将猪蹄灼烧致伤 (3)Ca(OH)2+CO2=CaCO3↓+H2O。21cnjy.com
【解析】氧化钙俗名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并且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七单元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质的性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道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它本身就起源于人类生产活动,树立学好化学,更要用好化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教学难点】
(1)学会借助酸碱指示剂、pH试纸或pH计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玻璃棒、烧杯、洗瓶、表面皿、药匙、镊子、火柴、酒精灯、胶头滴管、pH试纸、点滴板、白瓷板、溶液样品、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铜溶液、生锈的铁钉、柠檬汁、肥皂水、蔗糖水、氧化铜、锌粒、镁条、洁净的铁钉、石灰石、碳酸钠。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酸和碱的各化学性质时,大多数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和碱的各项化学性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新课学习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明确任务
1.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 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 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做好准备
1. 你需要准备以下实验用品:
(1)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
(2)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
(3)白醋、柠檬汁、肥皂水、蔗糖水、自来水,镁条、石灰石、2%氯化铜溶液、生锈铁钉、2%碳酸钠溶液;21cnjy.com
(4)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玻璃片、白瓷板、玻璃棒。
2. 你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了解:
(1)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和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友情提示
即使是稀的酸、碱溶液,对皮肤或衣物也有腐蚀性,一定要注意保护眼睛(例如佩戴护目镜)。在取用酸、碱溶液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洒落在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万一溅到眼睛里,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同时报告老师。21·世纪*教育网
动手实验
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实验步骤:
(1)在洁净的点滴板上或小试管中分别滴加5 6滴稀盐酸、稀硫酸、白醋、柠檬汁和自来水。然后向这5种液体中分别滴加1 2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情况。www-2-1-cnjy-com
(2)将石蕊试液换成酚酞试液,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情况。
参考视频:几种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参考视频: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
(3)在干燥、洁净的玻璃板或白瓷板上放5片pH试纸,用玻璃棒分别蘸取5种待测液体,点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2-1-c-n-j-y
稀盐酸 稀硫酸 白醋 柠檬汁 自来水
石蕊试液 变红 变红 变红 变红 紫色
酚酞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pH 1 1 3 4 7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酸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不能使酚酞变色。酸溶液的pH小于7]
(4)将上述待测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肥皂水、蔗糖水和食盐水,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肥皂水 蔗糖水 食盐水
石蕊 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 不变
酚酞 变红 变红 变红 不变 不变
pH 13 11 8 7 7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碱(性)溶液可使石蕊变蓝色,使酚酞变红色。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2. 酸碱中和反应
实验步骤: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2 mL稀盐酸和稀硫酸,用pH试纸测定其pH;然后向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直到pH等于7时,停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经验: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溶液的酸碱性在接近恰好完全中和时,pH变化较快。
实验现象与结果: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前的pH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结束后的pH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滴数
稀盐酸 2 7 21
稀硫酸 1 7 23
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酸与碱可以发生反应]
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HCl+NaOH=NaCl+H2O
H2SO4+NaOH=Na2SO4+H2O]
视频:酸与氯化铁的反应
视频: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
3. 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1)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镁条、石灰石、生锈铁钉、碳酸钠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分别滴加1 2 mL稀盐酸,观察现象。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观察现象。
镁条 石灰石 生锈铁钉 碳酸钠溶液
稀盐酸 气泡 气泡 铁锈溶解、溶液变黄 气泡
稀硫酸 气泡 气泡 铁锈溶解、溶液变黄 气泡
可见:酸可以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和一些盐反应
你能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H2SO4=CaSO4+H2O+CO2↑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视频: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2)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2 mL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生锈铁钉,然后向试管中分别滴加1 2 m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钙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观察现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实验现象与结果:
氯化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生锈铁钉
氢氧化钠溶液 蓝色沉淀 无现象 无现象
氢氧化钙溶液 蓝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现象
实验结论:
碱可以与一些盐反应,不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你能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2NaOH+CuCl2=Cu(OH)2↓+2NaCl
Ca(OH)2+CuCl2=Cu(OH)2↓+CaCl2
Ca(OH)2+Na2CO3=2NaOH+CaCO3↓]
反思交流:
1. 实验中你使用的是试管还是点滴板?你认为使用哪种仪器更方便?
[点滴板更加方便,且节约药品]
2. 你的探究过程顺利吗?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要与同伴分享?有哪些教训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顺利,酸碱滴定时要逐滴加加入,pH接近7时,要慢慢滴入。用酸或碱时要小心,溅落在皮肤或眼睛上,有腐蚀作用。]21教育网
课堂练习:
1.下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C.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吃鸡蛋清
D.食醋可用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 和Mg(OH)2]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 )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硝酸具有氧化性21·cn·jy·com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区别稀硫酸与稀盐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C )
A.分别加入碳酸钠 B.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
C.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 D.用pH试纸分别测其溶液的pH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酸和碱的溶液可与酸碱指示剂作用,酸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酸溶液pH小于7,碱溶液pH大于7www.21-cn-jy.com
2.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与碱发生生中和反应,可与一些盐反应。
3.碱可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与一些盐反应。]
【板书设计】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使指示剂变色
2.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3. 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酸+金属=盐+氢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碱+盐=新碱+新盐
【作业布置】
P26单元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实验课体现了生本教育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把要探究的问题与已有知识、技能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内涵。变被动接受的知识传授为主动积极的构建知识,在讨论和争论中完成知识的探究。2·1·c·n·j·y
有待改进的地方:一是,在引导学生对方案的评价上,怕耽误时间,还不能放开手脚。二是,在学生实验操作中,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甚至错误操作,还不能全方位的监控和指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8张PPT)
鲁教版 九年级下册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酸和碱的各化学性质时,大多数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和碱的各项化学性质。
新课学习
明确任务
1. 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酸、碱的化学通性。
2. 初步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 初步学会运用间接观察法收集证据,感悟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新课学习
做好准备
1. 你需要准备以下实验用品:
(1)石蕊试液、酚酞试液、pH试纸;
(2)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
(3)白醋、柠檬汁、肥皂水、蔗糖水、自来水,镁条、石灰石、2%氯化铜溶液、生锈铁钉、2%碳酸钠溶液;
(4)试管、烧杯、胶头滴管、点滴板、玻璃片、白瓷板、玻璃棒。
新课学习
2. 你在开始实验之前需要了解:
(1)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和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新课学习
友情提示
即使是稀的酸、碱溶液,对皮肤或衣物也有腐蚀性,一定要注意保护眼睛(例如佩戴护目镜)。在取用酸、碱溶液时要小心,如果不慎洒落在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万一溅到眼睛里,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同时报告老师。
新课学习
动手实验
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1)在洁净的点滴板上或小试管中分别滴加5 6滴稀盐酸、稀硫酸、白醋、柠檬汁和自来水。然后向这5种液体中分别滴加1 2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情况。
(2)将石蕊试液换成酚酞试液,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情况。
实验步骤:
几种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3)在干燥、洁净的玻璃板或白瓷板上放5片pH试纸,用玻璃棒分别蘸取5种待测液体,点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新课学习
稀盐酸 稀硫酸 白醋 柠檬汁 自来水
石蕊试液
酚酞
pH
实验现象或结果
实验结论:
变红
变红
变红
变红
紫色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酸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不能使酚酞变色。
酸溶液的pH小于7
新课学习
(4)将上述待测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肥皂水、蔗糖水和食盐水,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肥皂水 蔗糖水 食盐水
石蕊
酚酞
pH
实验结论:
变红
变红
变红
不变
不变
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
不变
13
11



碱(性)溶液可使石蕊变蓝色,使酚酞变红色。碱(性)溶液的pH大于7
新课学习
2. 酸碱中和反应
在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2 mL稀盐酸和稀硫酸,用pH试纸测定其pH;然后向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直到pH等于7时,停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溶液的酸碱性在接近恰好完全中和时,pH变化较快。
实验步骤:
新课学习
实验现象与结果: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前的pH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结束后的pH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滴数
稀盐酸
稀硫酸
实验结论:


21
23


酸与碱可以发生反应
HCl+NaOH=NaCl+H2O
H2SO4+NaOH=Na2SO4+H2O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3. 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1)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镁条、石灰石、生锈铁钉、碳酸钠溶液,然后向试管中分别滴加1 2 mL稀盐酸,观察现象。将稀盐酸换成稀硫酸,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镁条 石灰石 生锈铁钉 碳酸钠溶液
稀盐酸
稀硫酸
气泡
气泡
气泡
气泡
气泡
气泡
锈溶 变黄
锈溶 变黄
实验步骤:
新课学习
化学方程式及结果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H2SO4=CaSO4+H2O+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酸可以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和一些盐反应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2)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2 mL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生锈铁钉,然后向试管中分别滴加1 2 mL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钙溶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并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与结果:
氯化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生锈铁钉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蓝色沉淀
蓝色沉淀
无现象
白色沉淀
无现象
无现象
新课学习
实验结论:
2NaOH+CuCl2=Cu(OH)2↓+2NaCl
Ca(OH)2+CuCl2=Cu(OH)2↓+CaCl2
Ca(OH)2+Na2CO3=2NaOH+CaCO3↓
碱可以与一些盐反应,不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新课学习
反思交流
1. 实验中你使用的是试管还是点滴板?你认为使用哪种仪器更方便?
2. 你的探究过程顺利吗?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要与同伴分享?有哪些教训值得大家引以为戒?
点滴板更加方便,且节约药品
顺利,酸碱滴定时要逐滴加加入,pH接近7时,要慢慢滴入。用酸或碱时要小心,溅落在皮肤或眼睛上,有腐蚀作用。
课堂练习
1.下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C.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吃鸡蛋清
D.食醋可用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 和Mg(OH)2]
B
课堂练习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硝酸具有氧化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区别稀硫酸与稀盐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别加入碳酸钠 B.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
C.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 D.用pH试纸分别测其溶液的pH
A
C
课堂小结
1.酸和碱的溶液可与酸碱指示剂作用,酸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试液变红,酸溶液pH小于7,碱溶液pH大于7
2.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与碱发生生中和反应,可与一些盐反应。
3.碱可与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可与一些盐反应。
本节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业布置
P26单元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1. 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使指示剂变色
2. 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盐+水
3. 酸、碱的其他化学性质
酸+金属=盐+氢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酸+盐=新酸+新盐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碱+盐=新碱+新盐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