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乘法分配律
教案
教学内容
浙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教科书46-47页例题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能熟练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算、观察、举例、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通过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从现实中发现并归纳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用具
课件、习题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情境图例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打篮球吗?篮球比赛中运动员和拉拉队都有什么用具呢?让我们去商店看一下吧!
1、买5件球衣和5条球裤一共要多少元?
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算法的理由并计算。
方法一:
15×5+20×5
方法二:
(15+20)×5
=75+100
=35×5
=175(元)
=175(元)
请同学们观察两位同学的算式,它们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乘法分配律)
发现和归纳乘法分配律
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球衣和球裤的件数相同。)
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
(一种是先分别求出球衣和球裤的价钱再相加求出总价,另一种是先求一套秋衣秋裤的价钱再算出5套的总价。)
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两组算式结果相等)
小组总结规律并汇报发现。老师适当引导并总结出要点。
15×5+20×5=(15+20)×5
尝试学习例2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规律性,使学生明确:①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相乘”指不固定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
②两个加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③等号左右两边两个算式相等。
二、总结规律
1、出示例3
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乘法分配律的内容。让学生
结合板书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然后再引导学生回答其内容,加以巩固。
2、尝试练习
(1)(6+3)×15=
×15+
×15
(2)课本47页例4。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启发学生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并指名板演,提示学生3个
数可分别用a,b,c表示。(a+b)×c=a×c+b×c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试一试
a×(b+c)=
随堂练习
1、课本47页1题。
2、课本47页2题。
注意:表演服装有两种选法。
3、26×5-5×6=(
-
)×5
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习乘法分配律的?根据今天所学知识你能很快算出20×2+20×8=?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15×5+20×5=(15+20)×5
3×(5+8)=3×5+3×8
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那么(a+b)×c=a×c+b×c
这叫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