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教科版二下 第二单元第6课
寓言两则资料宝袋你知道吗?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字词乐园 táo pǎo shòu zi xǐ liǎn diào jìn ní ba
逃跑 瘦子 洗脸 掉进 泥巴
zhān mǎn hǎo ba mào yǔ yī zhèn gēn běn
沾满 好吧 冒雨 一阵 根本
我会写字词乐园 yǎn bǔ hún zhān líng zuǐ
虚掩 捕捉 浑身 沾着 灵活 嘴巴
tān rào quān tǎo shè suǒ
贪心 绕弯 圆圈 讨论 设计 锁上我会认字词乐园左右结构的字有:
脸、掉、泥、满、吧、阵、根、掩、捕、浑、沾、嘴、绕、讨、设、锁上下结构的字有:冒、灵、贪写字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有:逃、瘦说一说你读过的寓言小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预习检查 寓言一:
请同学们赶快拿出课文,带着刚才你们提出的问题自由地大声地读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明自然节。课文解析初读课文,整体感受课文解析品读课文,自主感悟?1.小猫咪几次掩盖过失?
4次
?2.分别是怎样掩盖的呢?(小组汇报)???
第一次,捉老鼠,大意让老鼠跑了,自欺欺人的说是嫌瘦放走的。???
第二次,捉鱼,没捉到,被鱼打了脸,怕丢面子说是想用鱼尾巴洗洗脸。?第三次,掉进泥坑,爱虚荣,怕别人笑话说是要治跳蚤。???
第四次,不小心摔进泥坑,吹嘘着说它会游泳,结果差点没淹死。
3、对比小伙伴和猫自己的不同表现。说明猫的什么特点?
爱慕虚荣,爱吹嘘。2018-10-221、小组讨论:猫为什么要“百般掩盖”自己的“过失”呢?
爱虚荣、要面子。
?2、理解寓意:
无论谁都免不了会有过失,要正确的面对过失,怯懦的遮盖、隐藏、隐瞒只会带来更大的危害和后果。??
3、同学们,我们应该对这只小猫说些什么,才能让他以后正视自己的过失呢?研读文本,精讲解疑。寓言二
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如果你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我很愿意帮助你。2018-10-2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躲雨的事生活中经常会发生,那这三只小猴遇到的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找到描绘雨势的词。
从豆大、劈头盖脸可以看出这是一场很大的雨。细读课文,阅读感悟2、三只猴子发现了可以躲雨的木屋,那它们进到木屋了吗?圈出描写三只猴子动作的词。
没有;
哪个词是描写第一只猴子动作的?是什么样的心情?
跨、咂嘴;失望
第二只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它的心情怎样?
绕;垂头丧气。
那第三只猴子在做什么?它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嚷;焦急
三只猴子在雨中设计了一个个进屋方案,又一个接一个否定了,最终只好冒雨回小屋,难道木屋真的没有办法进去吗?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到这儿你想对三只猴子说点什么?
我想对三只猴说你们为什么不去推一下门呢?
谁能说说这是三只什么样的小猴?
这是三只看不做,只想不做的猴子。
2018-10-22结构梳理 猫让老鼠跑了—嫌瘦
猫让鱼尾巴打了脸—洗脸
猫掉进泥坑—洗跳蚤
猫掉进河里—我会游泳不说实话
差点丧命
自食其果掩盖过失的猫结构梳理 决定躲雨
一猴:门关(失望)
开门方案 二猴:窗关(垂头丧气)
三猴:开会(想办法)
门没锁 不动脑不动手
办不好事情无法进去
冒雨回山躲雨主题概括掩盖过失的猫:
通过猫再三掩盖自己的过失,差点儿送命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有过失是很正常的,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失,不要掩盖。主题概括躲雨:
通过三只猴子因讨论进屋的方法未果而决定冒雨回山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些问题其实很简单,不要把问题看得太严重,太复杂。写法点拨掩盖过失的猫:
有四处用了相同的句式,“却”表示转折。
躲雨:
对人物的描写细腻生动,从行动到语言,从心理到神态。环境描写也很生动。拓展提升说一说你读过的寓言故事,并简单说说寓意是什么。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撞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告诫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心灵感悟 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寓言是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随堂练习一、读一读,连一连:
bǔ zhuō 沾上
zhān shàng 捕捉
rào wān 瘦子
diào jìn 绕弯
shòu zi 掉进2018-10-22 二、比一比,再组词:
脸( ) 检( )
吧( ) 把( )洗脸检查好吧扫把2018-10-22 二、比一比,再组词:
泥( ) 呢( )
根( ) 跟( )泥巴好呢树根跟你2018-10-22 三、仿写句子。
例:有三只猴子结伴下山,想看一看山下的景色。
( )结伴( ),
( )。我和几个小伙伴上公园想在假期好好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