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教科版二下 第五单元第11课
一定要争气资料宝袋你知道吗:
童第周,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他是卓越的实验胚胎学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全国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称号。字词乐园zhōu mò gēn zhe jiù de jì shù
周 末 跟 着 旧 的 技 术
jué dìng chī kǔ shī bài
决 定 吃 苦 失败我会写字词乐园ōu zhōu shòu pín qiáo
欧洲 教授 贫穷 瞧不起
xiàng mó bāo cháng zhèn
项目 外膜 剥掉 尝试 震动我会认字词乐园左右结构的字有:
跟、旧、技、决、败、欧洲、授、瞧、项、膜、剥。上下结构的字有:苦、贫、尝、震写字指导:认读指导:“剥”是多音字。“剥削”中读“bō”;“剥掉”中读“bāo”。 预习完本文,你佩服童第周吗?为什么?
预习检查课文解析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查字典理解词语。?
3.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童第周成功完成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的实验,为中国人争气的事情。2018-10-22概括每小节主要意思:
1、童第周到比利时留学。
2、童第周下决心要为中国人争气,努力完成了高难度的实验。
3、这件事震动了欧洲生物界。童第周为中国人争了气。 1、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含有“一定要争气”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2、默读课文。思考:童第周要为谁争气呢?他为什么一定要争气呢?
要为中国人争气;
因为旧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
围绕主线,品味探究补充当时社会背景:
1930年童第周由亲友资助到比利时留学,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对中国东北大举进攻,贫穷而且灾难深重的中国受人欺凌。有的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抱着一种蔑视的态度,说“中国人是弱国的国民”。和童第周同住的一个洋人学生竟然公开说:“中国人太笨。”2018-10-223、他是怎样为中人国争气的?
“从此,他不声不响,刻苦钻研做实验,一遍又一遍,失败了再重做,终于把这项实验做成功了。”
“当时,教授一直在做一项实验——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那位教授做了几年也没有成功,同学们谁都不敢尝试。”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这的确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实验。2018-10-22 4.结果怎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成功完成把青蛙卵的外膜剥掉的实验。
震动了整个欧洲生物学界。1、功夫不负有心人,
实验终于成功了!此时,童第周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终于为中国人争了光,感到骄傲和自豪。
2、这件事震动了整个欧洲生物学界。教授激动地说:“......”想想教授的话应该怎样读?
发自内心的敬佩和赞许的语气。
读中思考,读思结合结构梳理 留学 外国学生瞧不起
实验 成功地剥掉青蛙卵外膜
成功 中国人真行不甘落后
奋发向上一定要争气主题概括 本文写了童第周成功完成把青蛙卵外膜剥掉的实验,为中国人争气的事情,指引了做人的方向:
做有志气的人。写法点拨1、运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如教授几年实验不成功,同学们都不敢尝试和童第周的成功对比,突出他的刻苦钻研,为国争光的精神。
2、详略得当。课文详写了
实验的难度和童第周
的决心,略写了
实验的过程。
拓展提升 这件事震动了全世界,想想,和童第周一样在外国留学,曾被外国人瞧不起的中国留学生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之后,又会说什么?
心灵感悟 立志成才,我们无所畏惧,向未来的彼岸,奋勇航行。报效祖国,我们无所保留,向成功的巅峰,奋力攀登!随堂练习一、读音选择:
ōu( ) zōu( )
欧 洲
nōu( ) zhōu( )随堂练习
sòu( ) zhèn( )
授 震
shòu( ) shēn( )2018-10-22 二、我会填合适的词语:
高大的( )
洁白的( )树木云朵2018-10-22 二、我会填合适的词语:
高兴地( )
伤心地( )唱着歌哭泣2018-10-22 三、选词填空。
耐心 细心 专心
1、他是一个( )人,从不粗心大意。
2、王老师总是( )地辅导学生。
3、下课了,他还在教室里( )地读书。细心耐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