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1.3《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共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23 07:4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3课人民版Contents Page目 录 页知识点一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知识点二 “市”的发展知识点三 商业都会的崛起商人柜坊交子晋商巧用“三先”与“三后”记忆古代商业的发展轻巧识记市的
变迁宋代
以前①县治以上的城市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官府设
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②西汉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唐长
安城设东西二市。①城市中 和 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
中,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
③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著名的有汉
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坊市的
变迁宋代
时市(1)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 等大城
市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 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
逐渐南移,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
(3)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 等一批南方城
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大都城市的
发展丝绸之路成都古代“市”的基本形态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易错提醒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①在长安和“五都”设置管理市场的官员,称为“五均司市师”。②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唐代:①长安的市已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②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 曾“雄富冠天下”。③江南地区的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汴京商市有夜市、晓市,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清代:苏州、盛泽镇非常繁华,还有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四大名镇扬州主题一: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1)商业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宋元时期这一限制被打破。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
(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
(5)城市职能的变化: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发展。
(6)交易范围的变化: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扩大。史料一 明《醒世词》:“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称意,没有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史料二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之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
导读 上述两则史料表明了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货币流通数量巨大,商人地位有所提高,社会拜金风气盛行。史料三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导读 史料反映出随着商品贸易的扩大,纸币出现,宋代货币种类不断丰富。
史料 (2014·天津高考,节选)(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北宋商税情况简表——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分析史料,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答案 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主题二: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总体趋势:严格限制阶段(从周至唐)~放松限制阶段(宋至明清)
(1)从周至唐:①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
(2)宋元:①坊市界限被打破,突破了时间、地域限制;农村的“草市”发展。②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③海运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港口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史料一 长安市有九,各方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
——《三辅黄图》卷二
史料二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最初只是城内很小一部分。一个城市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导读 史料表明古代商业活动有严格的区域限制,政府对商业活动有着严格的控制管理,市对城市职能的定位影响也较小。史料三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史料四 (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导读 史料表明在唐代政府对市还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而到宋代贸易场所则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同时表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功能进步具有促进作用。概述上表所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史料 下表是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答案 变化: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1.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解析 依据材料“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可知,唐前期只有县治以上的城市才能设市;依据唐后期的规定可知,唐政府放宽了对市的限制,故A项正确。
答案 A2.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解析 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3.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侨寓扬州的大商人,在经营盐业和典当业获得巨额财富后,他们不仅购买豪华的园林,还捐钱买官,成为“仕而商”的官商,说明商业发展改变了社会风气。由题干材料不能断定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也不能说明当时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排除A、C两项。
清朝仍然推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答案为B项。
答案 B4.据史载,明朝中后期“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其富甚于新安。”材料表明当时(  )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的主要手段
B.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
C.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贸易的繁荣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故C项为最佳答案;
A项中“奢侈品贩运”明显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B项中“垄断经营”无从体现,故排除;
D项中“资本主义萌芽”没有依据,故排除。
答案 C5.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  )
A.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C.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
D.由政府接管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交子是由四川少数商人“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的,因此并不能说明其他地方拥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故排除A项;
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D项中的“彻底避免”过于绝对。
交子由少数人使用到“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说明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大,故选C项。
答案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