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1.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土地革命
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 )
A.英国
B.俄国
C.中国
D.美国
3.下列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
C.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4.以下是某历史网站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重新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5.下列地点曾作为十月革命总指挥部的是( )
A.白宫
B.冬宫
C.斯莫尼尔宫
D.凡尔赛宫
6.十月革命胜利的象征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
B.“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敌人最后攻击炮声
C.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D.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7.《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规定是( )
A.德国边界问题
B.成立国联
C.殖民地问题
D.军备问题
8.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主要针对的国家是( )
A.法国
B.中国
C.德国
D.意大利
9.确立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德黑兰会议
10.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国家是( )
A.美、日
B.英、日
C.英、德
D.美、英
11.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
A.《辛丑条约》
B.《四国条约》
C.《中日协定》
D.《九国公约》
12.在巴黎和会上起主宰作用的国家是( )
A.英日法
B.英美日
C.英法美
D.法美日
13.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导致中国爆发了(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14.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D.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15.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新政的美国总统是( )
A.林肯
B.华盛顿
C.罗斯福
D.尼克松
16.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B.国家对银行的整顿
C.国家对农业的调整
D.新建公共工程
17.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
A.通过《工业复兴法》
B.消除经济危机
C.刺激消费和生产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1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新政的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这次新政的目的是对付经济危机
C.这次新政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
D.这次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9.罗斯福“新政”中既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又刺激消费和生产的新政措施是( )
A.对银行的整顿
B.对农民的补偿
C.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D.新建许多公共工程
20.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德国闪击波兰
C.英法对德宣战
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
21.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C.德军侵入布拉格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2.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 )
A.苏德战争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3.德国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
A.阵地战
B.闪击战
C.持久战
D.运动战
24.二战末期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25.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诺曼底登陆
B.巴黎解放
C.苏军占领柏林
D.德国投降
二、材料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26题10分,27题6分,28题9分,计25分.
26.在19世纪中期的历史舞台上,有三个国家诠释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材料二:这场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 近代史稿》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一问题最终通过哪场战争得到解决?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场改革”的名称是什么?请写出这场改革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的内容。
(3)材料三中的“社会变革”是近代史上哪一场重大改革?请写出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则材料所描述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27.据美联社2015年10月13日报道,俄罗斯日前出兵叙利亚,打击恐怖集团“伊斯兰国”(IS),中东地区众多百姓对俄方举动表示欢迎。中东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探究这一地区的古代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文明溯源】
(1)中东地区先后诞生了古埃及、古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请写出这两大文明古国的代表性文明成果。
【文化传播】
(2)西亚的阿拉伯人极具创新精神,将印度人的计数法加以改造、创新并传入欧洲,后来欧洲人把这种改造后的计数法称为什么?
【宗教诞生】
(3)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中东)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哪种宗教?
(4)中东地区亦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区,请写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者。
【文学成就】
(5)7世纪之后,强盛的阿拉伯帝国崛起,充满活力的阿拉伯民族基本形成。有部民间故事集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生活,请写出这部故事集的名称。
28.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成功进行国事访问,英方高规格接待,访问成果卓然,中英领导人全方位互动获赞“大国外交收放自如”。回顾世界近代历史,英国在17世纪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19世纪它已傲视全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一是王在议会,也就是说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二是“王在法下”,也就是说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
﹣﹣钱乘旦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形成的“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两大原则,表明英国已经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指的是什么?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革命中推动交通运输工具革新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英国通过什么机构对印度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指什么历史事件?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傲视全球的主要因素。
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六教育联盟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1.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资产阶级革命
D.土地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本题的关键点在于“最大”二字,十月革命也是一次无产阶级革命,但它最重要的特征是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故选A.
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 )
A.英国
B.俄国
C.中国
D.美国
【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对20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故选B.
3.下列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新纪元
C.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知识点.
【解答】1917年,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通过武装斗争方式反对霸权,维护民族独立.巴黎公社运动时已经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A不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故选A.
4.以下是某历史网站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重新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分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答】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该体系基本上完成了战胜国协约集团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该体系表面上是“和平”体系,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故选C.
5.下列地点曾作为十月革命总指挥部的是( )
A.白宫
B.冬宫
C.斯莫尼尔宫
D.凡尔赛宫
【分析】本题考查十月革命.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他把斯莫尼尔宫作为起义的总指挥部.
故选C.
6.十月革命胜利的象征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
B.“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向敌人最后攻击炮声
C.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D.粉碎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解答】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站略要点,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次日凌晨,起义者攻克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象征着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故选B.
7.《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规定是( )
A.德国边界问题
B.成立国联
C.殖民地问题
D.军备问题
【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解答】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会议由英、法美三国控制.战胜国怀着分赃和称霸的企图参加会议.1919年6月,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和约内容主要包括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委任统治,体现了巴黎和会是分赃性质的会议.
故选C.
8.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主要针对的国家是( )
A.法国
B.中国
C.德国
D.意大利
【分析】本题考查了《凡尔赛和约》.
【解答】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和会持续了五个多月,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对德条约,史称《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作出了规定.
故选C.
9.确立帝国主义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的会议是( )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C.华盛顿会议
D.德黑兰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了华盛顿会议.
【解答】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而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举行会议.华盛顿会议实质上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和补充,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
故选C.
10.巴黎和会后,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国家是( )
A.美、日
B.英、日
C.英、德
D.美、英
【分析】本题考查了华盛顿会议.
【解答】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而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年﹣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举行会议.
故选A.
11.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
A.《辛丑条约》
B.《四国条约》
C.《中日协定》
D.《九国公约》
【分析】本题考查了《九国公约》.
【解答】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故选D.
12.在巴黎和会上起主宰作用的国家是( )
A.英日法
B.英美日
C.英法美
D.法美日
【分析】本题考查了巴黎和会.
【解答】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27个国家,但实际操纵和会的主要是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和美总统威尔逊,广大中小国家处于无权地位.
故选C.
13.巴黎和会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导致中国爆发了(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大革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解答】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要求收回山东权益,但此合理要求被西方列强拒绝,列强还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发起游行示威,要求拒签和约并惩办亲日派官员,北洋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此次运动史称“五四运动”.
故选C.
14.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B.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D.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分析】本题考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解答】通过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只是缓和了列强间相互争夺的尖锐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未确立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故选A.
15.为摆脱经济危机而实行新政的美国总统是( )
A.林肯
B.华盛顿
C.罗斯福
D.尼克松
【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故选C.
16.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
A.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B.国家对银行的整顿
C.国家对农业的调整
D.新建公共工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D都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但是核心措施是对工业进行调整,因为经济危机主要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故选A.
17.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
A.通过《工业复兴法》
B.消除经济危机
C.刺激消费和生产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主要特点就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故选D.
1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新政的特点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这次新政的目的是对付经济危机
C.这次新政的实施,取得了很大成效
D.这次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解答】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的里程碑.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新政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故选D.
19.罗斯福“新政”中既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又刺激消费和生产的新政措施是( )
A.对银行的整顿
B.对农民的补偿
C.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
D.新建许多公共工程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如修路,架桥,植树等,政府拨款兴办大型水利工程,这些公共工程可以吸收大量的失业人员,这些人领到薪水后又能刺激消费和生产,A项是罗斯福新政在金融方面的措施,B项是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C项是罗斯福新政在工业方面的措施.
故选D.
20.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B.德国闪击波兰
C.英法对德宣战
D.德军开始进攻苏联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解答】据所学知,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突然进攻,英法再也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故选C.
21.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C.德军侵入布拉格
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先袭击美国的是偷袭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故选A.
22.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 )
A.苏德战争爆发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解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先袭击美国的是偷袭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国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故选B.
23.德国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
A.阵地战
B.闪击战
C.持久战
D.运动战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
【解答】德国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闪击战,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1941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
故选B.
24.二战末期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分析】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
【解答】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
故选C.
25.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诺曼底登陆
B.巴黎解放
C.苏军占领柏林
D.德国投降
【分析】本题考查德国投降.
【解答】1945年5月8日,德国代表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结束.
故选D.
二、材料问答题:本题共3小题,26题10分,27题6分,28题9分,计25分.
26.在19世纪中期的历史舞台上,有三个国家诠释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裂开了的房子》
材料二:这场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 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
材料三:“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 近代史稿》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一问题最终通过哪场战争得到解决?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场改革”的名称是什么?请写出这场改革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的内容。
(3)材料三中的“社会变革”是近代史上哪一场重大改革?请写出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则材料所描述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
【分析】(1)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知识点.
(2)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3)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点.
(4)本题考查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作用.
【解答】(1)依据所学知识,“我不期待联邦解散,我不期待房子坍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这说明了当时美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维护了美国的南北统一.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使北方获得了雄厚的兵源,成为了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2)材料二中“这场改革”的名称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这为俄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据所学知识,19世纪中叶,使日本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社会变革”是指1868年的明治维新.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最能体现这场改革性质的内容是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4)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三者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
(1)维护国家统一;美国南北战争;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或1861年改革;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3)明治维新;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4)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7.据美联社2015年10月13日报道,俄罗斯日前出兵叙利亚,打击恐怖集团“伊斯兰国”(IS),中东地区众多百姓对俄方举动表示欢迎。中东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探究这一地区的古代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文明溯源】
(1)中东地区先后诞生了古埃及、古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请写出这两大文明古国的代表性文明成果。
【文化传播】
(2)西亚的阿拉伯人极具创新精神,将印度人的计数法加以改造、创新并传入欧洲,后来欧洲人把这种改造后的计数法称为什么?
【宗教诞生】
(3)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中东)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哪种宗教?
(4)中东地区亦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区,请写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者。
【文学成就】
(5)7世纪之后,强盛的阿拉伯帝国崛起,充满活力的阿拉伯民族基本形成。有部民间故事集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生活,请写出这部故事集的名称。
【分析】(1)本题考查古代明成果.
(2)本题主要考查了阿拉伯数字的有关内容.
(3)本题考查基督教的诞生.
(4)本题考查伊斯兰教的创立者.
(5)本题考查的是阿拉伯文化相关知识的内容.
【解答】(1)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两河流域重要的文明成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还矗立着狮身人面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就是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最早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所以欧洲人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3)1世纪,创立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基督教.
(4)大约570年,穆罕默德出生于古代阿拉伯半岛,属于麦加城的古莱西部落.他在犹太教、基督教和本民族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创立了伊斯兰教.
(5)《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故答案为:
(1)金字塔(或狮身人面像);《汉谟拉比法典》.
(2)阿拉伯数字.
(3)基督教.
(4)穆罕默德.
(5)《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
28.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成功进行国事访问,英方高规格接待,访问成果卓然,中英领导人全方位互动获赞“大国外交收放自如”。回顾世界近代历史,英国在17世纪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19世纪它已傲视全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英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一是王在议会,也就是说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二是“王在法下”,也就是说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
﹣﹣钱乘旦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的英国形成的“王在议会”和“王在法下”两大原则,表明英国已经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2)材料二中“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指的是什么?该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该革命中推动交通运输工具革新的动力机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英国通过什么机构对印度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捕黑人的场所”指什么历史事件?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傲视全球的主要因素。
【分析】(1)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东印度公司和“罪恶的三角贸易”.
(4)本题考查英国能够傲视全球的主要因素.
【解答】(1)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法案规定了国王的权力范围,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国王必须依法而治的基本原则.这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
(2)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此判断是英国的工业革命;珍妮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工业革命中,由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出现,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所以该革命中推动交通运输工具革新的动力机器是改良蒸汽机的发明.
(3)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活动开始于17世纪,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对印度等亚洲国家进行殖民统治,它先是在印度的沿海地区建立一些殖民据点,最初主要从事一些贸易活动.从18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开始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逐渐蚕食印度的土地,建立并扩大殖民地,抢掠当地的财富.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和增加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他们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然后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带着满船的金银和欧洲需要的经济作物返回欧洲.这一灭绝人性的行为持续了几百年,使非洲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欧洲殖民者大发横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三角贸易即黑奴贸易.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进行制度创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进行科技创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进行资本积累: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
故答案为:
(1)君主立宪制;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工业革命;珍妮机的发明;改良蒸汽机的发明.
(3)东印度公司;“罪恶的三角贸易”(奴隶贸易,或三角航程)
(4)进行制度创新: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进行科技创新: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资本积累: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
2017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