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登山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4 登山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4 14:5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教科版三下 第二单元 第4课

山资料宝袋你知道吗?
列宁:
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
他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苏联总理)。字词乐园dēng zhǎi wēi xiǎn shēn
登 山 太 窄 危 险 深 渊
bì suì zhōng huāng
峭壁 碎小 钟表 慌张
cóng réng shùn wò
树丛 仍旧 顺利 握着

有趣我会写字词乐园huáng sōu yǐn niǔ xiá
皇帝 搜寻 隐居 扭头 狭窄

xuàn miǎo wèi duàn liàn
眩晕 秒表 蔚蓝 锻 炼
我会认字词乐园左右结构的字有:
险、深、碎、钟、慌、仍、顺、握、隐、狭、秒、锻、炼。上下结构的字有:登、窄、危、壁、皇半包围结构的字有:趣 写字指导:书写指导:“炼”的右边不是“东,”书写时一定要注意。 近义词辨析:
“躲避”和“逃避”:
相同点:避开。
区别:“躲避”——涉及的事物是于己有利或不利的,可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抽象事物。
“逃避”——涉及的对象不一定于己有利,但却是主观上不愿或不敢面对的,只用于抽象事物。预习检查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通读课文,圈点勾画你喜欢的字词或段落。
2、小组合作:简要的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列宁看日出两次走过靠近悬崖的小路。
课文解析通读全文,整体感知:2018-10-21通读全文,小组合作明晰结构:
1、1——9:一天早晨,列宁请巴果茨基做向导登山看日出及要走小路的原因。
2、10——17:列宁不畏艰难,毅然走过了那条靠近深渊的小路。
3、18:列宁和巴果茨基登上山顶看日出的情景,揭示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
4、19——28:列宁看完日出回去时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解释了原因。速读全文 明晰结构2018-10-211、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简单的几句话主要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为下文做铺垫。
2、看日出登山时对两个人进行了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语言描写;
突出了巴果茨基深知小路危险的程度,所以顾虑重重。从而从侧面烘托了列宁的顽强的意志。品析研读第一部分1、“巴果茨基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用碎小的步子在狭窄的小路上慢慢向前移动。”找出里面典型的词语进行分析。
从“贴着”“扭转了头”可以看出小路的狭窄,深渊之深;“碎小的步子”“慢慢向前移动”等进一步突出了小路之险。
2、朗读时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
语气要轻,语速放慢,烘托出紧张的气氛。品析研读第二部分2018-10-213、但是更令人吃惊的还在后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说一说。
列宁跟在他后面,而且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他知道列宁头昏目眩了。
4、结果怎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列宁:“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不慌不忙,一步一步地走过。”
突出了列宁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磨炼自己革命意志的意识。1、历经艰险,他们看到了什么?
柔和的阳光、黎明前的薄雾、蔚蓝色的湖水、反射出耀眼的亮光。   雪刹那间变成了粉红色、露珠儿闪烁着光芒、鸟儿们欢快地唱了起来。
2、这段描写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揭示了什么道理?
烘托了人物成功后无比喜悦的心情;
揭示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
品析研读第三部分1、下山时,列宁还要走那条小路,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的意志十分坚定?
仍旧、必须、毅然决然。
2、成功后,列宁是如何解释的?
“就是因为我害怕它。”列宁说,“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品析研读第四部分2018-10-213、“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有什么作用?
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困难,要敢于迎难而上,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句话意味深长,点明了中心,给人以启示。
4、列宁两次登山的原因一样吗?试着说一说。
不一样;上山时走小路是为了赶上看日出。返回时走小路,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
小组合作结构梳理1、1——9:一天早晨,列宁请巴果茨基做向导登山看日出及要走小路的原因。
2、10——17:列宁不畏艰难,毅然走过了那条靠近深渊的小路。
3、18:列宁和巴果茨基登上山顶看日出的情景,揭示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
4、19——28:列宁看完日出回去时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解释了原因。正视困难 无所畏惧
战胜自我 走向成功主题概括 课文记叙了列宁在一次登山看日出时,两次走过靠近悬崖的小路的故事,表现了列宁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主动锻炼自己意志的优秀品质。写法点拨学习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段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本文就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渲染了小路的险,烘托了列宁的坚强意志和非凡勇气。如“列宁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等。拓展提升 同学们,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困难勇于克服的例子?你是怎样克服的?和大家分享一下。心灵感悟 在一条背靠峭壁、面临深渊的只能容一只脚的小路面前,列宁由头晕目眩到毅然决然,他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克服了困难,走向了成功。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条这样的“险路”啊,愿我们在面临它时,也能正视困难、战胜自己、从容面对。随堂练习一、选择加线字正确的读音,打“ ”:
sōu( ) zhǎi( )
搜捕 狭窄
shōu( ) zǎi( )
二、看拼音,写词语:
dēng shān wēi xiǎn qiào bì shù cóng
登 山 危 险 峭 壁 树 丛2018-10-21三、在括号里填上可以搭配的词语。
巍峨的( ) 狭窄的( )
轻轻地( ) 不停地( )
柔和的( ) 欢快地( )
蔚蓝的( ) 不慌不忙地( ) 大山小路呼唤招手月光跳跃天空走着2018-10-21四、同学们,上山与返回时列宁的心情一样吗?说一说。
上山时:
走小路心情紧张、害怕;
返回时:
走小路心情欢快,充满自信。
2018-10-21 五、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答案:
下山时,列宁还要走那条靠近深渊的小路,原因是( )。
1.列宁喜欢冒险。
2.列宁不愿意放弃锻炼自己的机会。
3.列宁想给其他革命者做个榜样。
4.列宁着急回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