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细跳月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阿细跳月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23 17: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阿细跳月
教学设计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乐观态度学习音乐,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
2、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3、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2.【教材分析】
在“火把节”上这个民族的男女老少都会表演一个让世界瞩目、让中华民族自豪的歌舞节目——《阿细跳月》,由于在表演中习惯使用大三弦进行伴奏,《阿细跳月》也叫《大三弦舞》。
3.【学情分析】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文体、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
学习目标:
1、感受并理解《阿细跳月》五拍子的韵律(包括在不同调式下相同的旋律和强弱规律),初步感知旋律创作手法。  
2、欣赏民族管弦乐版本《阿细跳月》,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3、学会《阿细跳月》的基本舞步,能用肢体语言表现乐器的音色变化和速度、力度变化。
评价任务:
1、能与同学分享交流自己的感受。
2、积极参与歌曲的学唱,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旋律。
3、积极进行自评与互评。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对应目标
评价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 )
欣赏图片,讨论新发现

评价1
创设意境,调动学生情绪。
新授
一、 二:学习歌曲。1、初听范唱:2、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想知道?
简介彝族。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秀丽迷人的山村
目标1
评价1
本环节设计意图是通过欣赏歌曲,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境。
1、欣赏,根据情绪的变化可以分成几部分?
2、学习歌曲,教师指导并纠正。
小组讨论这首歌用什么样的情绪和音色来演唱比较合适?
目标2
评价2
了解这首欢快、活泼,富有动感的歌曲,愿意跟彝家姑娘一起去分享那份快乐
第一段,用拍手的方式加上节奏,第二段用脚跺出节奏,第三段手脚合作,第四段轻轻跟唱……1.ppt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教师:评价5、用rab的形式加上响板打节奏读歌词。
分段为歌曲伴奏,小组可以合作。
目标3
评价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能力。
拓展延伸
导入:“经典的音乐总是被人们用不同的表演形式去演绎。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跳月歌》。”  学唱歌唱版的《跳月歌》 
开阔视野
课堂小结
只要我们怀着一颗愉快的心,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的飞翔,我们必定会收获得越来越多!来,让我们拍起手,在欢快的歌声中走出音乐教室。
教学反思:
整节课,就在这样的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我对这节课总体还很满意,但还存在着不足,学生对于节奏欢快的歌曲学唱起来都是较快,但我疏忽了歌曲自身的难度,按照我的教学计划是学生一节课要能较完整的进行演唱的。但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唱的歌词含糊不清或音高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