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游子吟》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23 17:4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游子吟》
教学设计
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陈述及解读】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乐观态度学习音乐,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和熏陶。
2、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3、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2.【教材分析】
《游子吟》这首歌是根据唐代诗人孟郊吟唱送给慈母的颂歌。作品充分表达了人类共有的母子亲情。歌曲用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缝衣细节,谁都经历过、体验过的这一细节,而母亲的慈爱之情正是在这日常生活中的最细微处流露出来的。诗人以“三春晖”比喻慈母之爱的广阔深厚,以“寸草心”比喻儿女对慈母的报效之情。并进行亲情的教育。
3.【学情分析】
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镬域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置,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本学段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应渗透变声期噪音保护知识。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游子吟》这首歌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并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2、充分感受母子情、表现母子情,体验、表现母子情。
评价任务:
1、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能够准确的说出音乐情绪。
2、积极参与学唱与表演
3、积极进行自评和互评,能够较为准确的说出同学演唱歌曲优劣的原因。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对应目标
评价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听轻松的音乐安静心灵


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
新授
师:上课之前想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电影片,请大家在看完影片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播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段。)  生:(自由发言)  师:大家说得对,从这段影片可以看出,母爱是天底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都是无私的爱。  师:我们一起来唱唱影片中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可以吗?  生:好!学生深情地唱起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今天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请你说一说这张图片上描绘的是什么?(展示图片)  师:图片上的这个儿子就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
聆听说出听后感受
目标1
评价1
通过聆听,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诵读古诗  师:(老师朗读古诗《游子吟》。)你们也想试试吗?(全班同学一起读带上对诗歌的理解来学习这首歌曲。
带问题聆听音乐
目标1
评价2
感受古诗情绪,把学生带入音乐情节中。
(1)老师范唱歌曲。  (2)学生用“LU”轻声跟唱旋律。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唱歌词。  (4)歌曲处理。
学生参与活动,并能清楚的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
目标1
评价3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拓展延伸
古诗创作背景:《游子吟》是孟郊50岁任粟阳时写的,诗人此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再看看已是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回想自己20年来为谋求出路而颠沛流离四处漫游,如今虽结束了游子生涯,可以迎接母亲同享天伦之乐,但母亲一生操劳、养育和教导之恩,岂能报答得了!于是诗人吟唱了这首送给慈母的颂歌。  前台是一人扮演唐代诗人孟郊,穿着唐代的长袍,站在一棵松树下吟颂着古诗《游子吟》;后台是一人扮演唐代诗人孟郊的老母亲,穿着唐代老夫人的衣衫,头发斑白,眼睛模糊,正在烛光下缝衣衫;背景音乐是全班同学吟唱《游子吟》。注意提醒学生演唱的声音要小于朗诵古诗的声音。目标2
开阔学生视野。
课堂小结
大家今天学习了一首感人的歌曲,为妈妈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我相信你们的妈妈们一定会很高兴。大家应该在校好好学习来报答妈妈,让你们的妈妈对你们少操点心,这样妈妈们个个会更加漂亮,你们爱自己的妈妈的话要记住为妈妈献上自己的爱心;别忘了还要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