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5课《我的童年》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5课《我的童年》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7 12: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童年》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孤苦伶仃( ) 发酵( ) 溺爱( ) 琐事( )
万象更新( ) 私塾( ) 教谕( ) 谷穗( )
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涎生 孤苦伶仃 琐事 收割
B.腌咸菜 龙干凤髓 溺爱 发酵
C. 椽子 万象更新 琐事 滋味
D. 私熟 光大门楣 骄傲 激励
3.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 , 、 、作家。 终身教授。散文集有《 》《 》《 》《 》等,其著作汇编成《 》共24卷。2-1-c-n-j-y
4.将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然后体会原句的表达效果。
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难道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没有关系吗?

5.修改病句。
(1)虽然没有私塾,所以小伙伴是有的。
(2)我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过度溺爱子女,也颇不以为然。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我的童年
季羡林
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来,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最穷的村中最穷的家
20世纪初期的中国,刚刚推翻了清代的统治,神州大地,一片混乱,一片黑暗。我最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朝廷”二字。当时的乡下人管当皇帝叫坐朝廷,于是“朝廷”二字就成了皇帝的别名。我总以为朝廷这种东西似乎不是人,而是有极大权力的玩意儿。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总之,当时皇威犹在,旧习未除,是大清帝国的继续,毫无万象更新之象。 21*cnjy*com
我就是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于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改临清市)的一个小村庄——官庄。当时全中国的经济形势是南方富而山东(也包括北方其他的省份)穷。专就山东论,是东部富而西部穷。我们县在山东西部又是最穷的县,我们村在穷县中是最穷的村,而我们家在全村中又是最穷的家。 【来源:21cnj*y.co*m】
父辈们
我们家据说并不是一向如此。在我诞生前似乎也曾有过比较好的日子。可是我降生时祖父、祖母都已去世。我父亲的亲兄弟共有三人,最小的一个(大排行是第十一,我们把他叫一叔)送给了别人,改了姓。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伶仃,相依为命。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两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活下去是什么滋味,活着是多么困难,概可想见。他们的堂伯父是一个举人,是方圆几十里最有学问的人物,做官做到一个什么县的教谕,也算是最大的官。他曾养育过我父亲和叔父,据说待他们很不错。可是家庭大,人多是非多。他们俩有几次饿得到枣林里去捡落到地上的干枣充饥。最后还是被迫弃家(其实已经没了家)出走,兄弟俩逃到济南去谋生。 2·1·c·n·j·y
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叔父最终站住了脚。于是兄弟俩一商量,让我父亲回老家,叔父一个人留在济南挣钱,寄钱回家,供我的父亲过日子。 21*cnjy*com
每天最高的享受
我出生以后,家境仍然是异常艰苦。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没有钱买盐,把盐碱地上的土扫起来,在锅里煮水,腌咸菜;什么香油,根本见不到。一年到底,就吃这种咸菜。举人的太太,我管她叫奶奶,她很喜欢我。我三四岁的时候,每天一睁眼,抬脚就往村里跑(我们家在村外),跑到奶奶跟前,只见她把手一卷,卷到肥大的袖子里面,手再伸出来的时候,就会有半个白面馒头拿在手中,递给我。我吃起来,仿佛是龙胆凤髓一般,我不知道天下还有比白面馒头更好吃的东西。这白面馒头是她的两个儿子(每家有几十亩地)特别孝敬她的。她喜欢我这个孙子,每天总省下半个,留给我吃。在长达几年的时间内,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
大概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对门住的宁大婶和宁大姑,每年夏秋收割庄稼的时候,总带我走出去老远到别人割过的地里去拾麦子或者豆子、谷子。一天辛勤之余,可以捡到一小篮麦穗或者谷穗。晚上回家,把篮子递给母亲,看样子她是非常喜欢的。有一年夏天,大概我拾的麦子比较多,她把麦粒磨成面粉,贴了一锅死面饼子。我大概是吃出味道来了,吃完了饭以后,我又偷了一块吃,让母亲看到了,赶着我要打。我当时是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我逃到房后,往水坑里一跳。母亲没有法子下来捉我,我就站在水中把剩下的白面饼子尽情地享受了。
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它有时候能激励我前进,有时候能鼓舞我振作。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难道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没有关系吗?我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溺爱子女,也颇不以为然。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当然要爱护,但爱护要得法,否则无异是坑害子女。
……到了济南以后,过了一段难过的日子;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他心里会是什么滋味,非有亲身经历者,实难体会:我曾有几次从梦里哭着醒来,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梁饼子吃苦咸菜。这种愿望当然只是一个幻想。我毫无办法,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溺爱( ) 诞生( ) 琐事( )
2、为什么说吃半个白面馒头就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
3、作者在家时把吃白面馒头当作最高享受,离开故乡后,“不但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这是否前后矛盾?
(二)课外阅读。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后来,我的班主任家访时对我的父母说其实可以让我适当地看一些“闲书”,形势才略有好转。但我看“闲书”的样子总是不如我背诵课文或是背着草筐、牵着牛羊的样子让我父母看着顺眼。【版权所有:21教育】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后来又把“文革”前那十几部著名小说读遍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21·世纪*教育网
⑥有一次我从同学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头钻到堆满麦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进来,一把将书抢走,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进怀里跑了。我好恼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过他,只能在牛棚里跳着脚骂他。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2、童年时看”闲书”为什么成为我最大乐趣?

3、第三段中我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却说我真感到了幸福,为什么?

4、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我”读起书来“不顾一切”?

参考答案
一、字音、字形
1. líng dīng jiào nì suǒ
gēng shú yù suì
2. C
解析:A.“涎生”应为“诞生”,B.“龙干凤髓”应为“龙肝凤髓”,D. “私熟”应为“私塾”。
3. 季羡林 学者、翻译家 北京大学 《天竺心影》《朗润集》 《留德十年》 《牛棚杂忆》 《季羡林文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 我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有关系。
改后语气平淡,不能突出自己的意思。
解析:原句使用的是反问句,加强了语气,突出了作者的观点:他一直到今天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同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有很大的关系。而改后语气平淡,没有这种效果。21教育网
5.修改病句。
(1)虽然没有私塾,但是小伙伴是有的。
(2)我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溺爱子女,也颇不以为然。
解析:(1)“没有私塾”和“小伙伴是有的”两句话是转折关系,不是因果关系,应该用“虽然……但是”。
(2)溺爱就是对自己的孩子过分宠爱,不需要再加“过度”。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nì dàn suǒ
2、因为在那个物质贫乏,人们生活极度贫困的年代,能吃上白面馒头确实不易。我家异常贫寒,平常只有红高粱面饼和咸菜吃,能尝一尝白面馒头的甘甜滋味当然就更觉珍贵了,而且,白面馒头是奶奶的儿子孝敬她的,她省下半个留给我吃,足见她对我的喜欢与疼爱。所以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最大的愉快”。21cnjy.com
解析:本题是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我们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和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当时的背景是“一年吃白面的次数有限,平常只能吃红高粱面饼子”,所以吃半个白面馒头就是我每天最高的享受了。另外,文章说这半个馒头是奶奶省下留给我吃,可以看出她对我的喜欢与疼爱,有这样一位老人疼爱自己,也是最大的愉快。21·cn·jy·com
3、不矛盾。因为作者离开了故乡,离开了母亲的怀抱,精神上的痛苦远远大于吃喝匮乏的痛苦。“宁愿”表现了“我”离开母亲后,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是理解作者的感情,我们要结合全文内容进行理解。作者把吃白面馒头当作最高享受,表现的是对穷苦生活的回忆。作者说“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是在离开母亲以后说的,当时作者因为思念母亲“曾有几次从梦里哭着醒来”,所以“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表现的是对母亲的思念。这两者并不前后矛盾。www.21-cn-jy.com
(二)课外阅读。
1、童年读书
解析:(1)本题是考查文章的叙事线索,线索是贯穿一篇文章,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出现的词、句子等。本文题目是“童年读书”,第一段第一句“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第二段第一句“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第三、四、五、六段都是写自己看书的事情,可以看出本文的叙事线索是“童年读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那时候娱乐活动贫乏,我童年时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所以读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www-2-1-cnjy-com
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内容,我们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第一段说“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所以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是我娱乐的一种方式,另外“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所以读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出处:21教育名师】
3、因为看“闲书”是我的最大乐趣。我读完《青春之歌》后,母亲没骂我也没打我,所以即便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心中仍然感到了幸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解析:本题是理解重点语句意思,我们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文中第一段说“看“闲书”是我的最大乐趣”,可见我非常喜爱读书。另外,我是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终于读完了,心中肯定很高兴。原来父母是不乐意让我看书的,但是母亲却宽容地没骂我也没打我,所以即便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心中仍然感到了幸福。
4、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等。
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内容,我们结合全文描写的事件进行分析。文章写了几件事表现我喜爱读书,达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如第三段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读书,虽然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也非常幸福。第四段、第五段写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等。我们将这些事件概括出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