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6课 《雪》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第6课 《雪》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7 12:0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雪》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 给加粗的字注音
磬( )口 模( )样 胭( )脂 脂粉奁( )
朔( )方 旷( )野 凛冽( ) 眷( )念
契( )?合 褪( )尽 嘻( )笑 忙碌( )
2.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磬口 模样 B. 胭脂 旨粉
C.塑方 旷野 D. 嘻笑 忙录
3.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 、 。本名 , 是 人。本文选自散文诗集 。21·cn·jy·com
4.理解下面句子的句式和修辞手法,然后仿写句子。
成功要用理想去引路,要用创造去开拓,要用汗水去浇灌。 要用 去 ,要用 去 ,要用 去 。www-2-1-cnjy-com
5.修改病句。
(1)八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一个班级。
(2)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它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起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21教育网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嬉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21cnjy.com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21*cnjy*com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1、文章开头写了“暖国的雨”和“江南的雪”,它们各自给人以什么样的感受?
2、“隐约着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这个比喻表现了江南的雪怎样的特点?
3、从对南北两处的雪的描写来看,作者更为欣赏的是哪一处的雪?为什么?
(二)课外阅读。

祝勇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21·世纪*教育网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巳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版权所有:21教育】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21*cnjy*com
1、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简洁,而意韵最丰厚”?
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一句的妙处。
3、第⑤段末“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指的是什么?【出处:21教育名师】
参考答案
一、字音、字形
1. 给加粗的字注音
qìng mú yān lián shuò kuàng
lǐn liè juàn qì tuì xī lù
解析:查找字典写出字音即可。
2. 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
解析:B.“旨粉”应该为“脂粉”,C.“塑方”应该为“朔方”D.“忙录”应该为“忙碌”。
3. 鲁迅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周树人 浙江绍兴 《野草》
4. 友谊要用真诚去播种,要用理解去呵护,要用热情去浇灌。
解析:仿写时注意句式和修辞手法,整个句子形成排比句,每一小句用“ 要用 去 ”的格式,我们仿写时按照这个句式写出实现成功的各项条件即可。
5.修改病句。
(1)八年级五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解析:本句是搭配不当,句子主干成绩是班级,去掉“一个班级”。
(2)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努力。
解析:本句是一面对两面:“是否”包含两层意思,与前面不照应,应把“是否”删掉。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1、暖国的雨是单调,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之至。
解析:本题是概括事物的特点,我们可以用文中关键的词语,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告诉我们暖国的雨是单调的,“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概括 了江南的雪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形容了江南雪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指江南的雪孕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解析:本题是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我们结合上下文和本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概括了江南的雪的特点,“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写出江南的雪蕴含生机。所以“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一句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表现了江南雪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2·1·c·n·j·y
3、作者更为欣赏的是“朔方的雪”,因为北方的雪“奋飞”“旋转”“升腾”具有耐得住寂寞与孤独的坚守自身的精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本题是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我们结合全文内容和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文章前半部分将江南的雪写的“滋润美艳之至”,表现出对它们的喜爱。文章后半部分侧重表现朔方的雪“蓬勃地奋飞”形象,并且说“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在前后对比中,可以看出作者更欣赏“朔方的雪”, 因为北方的雪“奋飞”“旋转”“升腾”具有耐得住寂寞与孤独的坚守自身的精神,是“是雨的精魂”。2-1-c-n-j-y
(二)课外阅读。
1、国画落笔简约,留有空白(即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解析:本题是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我们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说明了“国画手法最简洁”,仅有黑白两色。“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说明国画里的留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来源:21cnj*y.co*m】
2、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自己喝完老娘熬的热汤后,读完一卷书,再去访雪时惬意的心情写的生动形象。
解析:本题是分析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我们结合句子的语境,从修辞手法、表达效果角度进行分析。作者“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便再去访雪”,这时,满怀亲情、诗意的情趣去访雪,内心肯定是愉悦、惬意,所以这时听到“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好像雪也是那么轻柔,将自己访雪时惬意的心情写的生动形象。www.21-cn-jy.com
3、孤寒寂寥中有生命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解析:本题是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我们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分析。文中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说胡应鳞“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可以看出作者理解柳宗元心底的境界,那就是孤寒寂寥中有生命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