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燕子妈妈笑了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认识新偏旁。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懂得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会写生字。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对一件事物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1] 燕子妈妈笑了
菜cài园yuán里li,冬dōnɡ瓜ɡuā躺tǎnɡ在zài地dì上shànɡ,茄qié子zi挂ɡuà在zài枝zhī上shànɡ。[句导读:“躺、挂”形象地写出了冬瓜和茄子生长的地方。]
段导读:菜园里种着冬瓜和茄子。
屋wū檐yán下xià,燕yàn子zi妈mā妈mɑ对duì小xiǎo燕yàn子zi说shuō:“你nǐ能nénɡ不bù能nénɡ飞fēi到dào菜cài园yuán里li,看kàn看kɑn冬dōnɡ瓜ɡuā和hé茄qié子zi有yǒu什shén么me不bù一yí样yànɡ。”[句导读:燕子妈妈是想让小燕子学会观察。]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xiǎo燕yàn子zi飞fēi去qù了le,回huí来lɑi说shuō:“妈mā妈mɑ,妈mā妈mɑ,冬dōnɡ瓜ɡuā是shì大dà的de,茄qié子zi是shì小xiǎo的de!”燕yàn子zi妈mā妈mɑ说shuō:“不bú错cuò①。 [2] 你nǐ能nénɡ不bù能nénɡ再zài去qù看kàn看kɑn,还hái有yǒu什shén么me不bù一yí样yànɡ。”[句导读:仅仅看到冬瓜和茄子形状的不同,还不够仔细,不够全面,所以妈妈让小燕子“再去看看”。]
段导读:小燕子第一次观察到冬瓜大、茄子小。
小xiǎo燕yàn子zi又yòu飞fēi去qù了le,回huí来lɑi说shuō:“妈mā妈mɑ,妈mā妈mɑ,冬dōnɡ瓜ɡuā是shì青qīnɡ的de,茄qié子zi是shì紫zǐ的de!”燕yàn子zi妈mā妈mɑ点diǎn点diɑn头tóu,说shuō:“很hěn好hǎo。你nǐ再zài去qù仔zǐ细xì②地de看kàn看kɑn,它tā们men还hái有yǒu什shén么me不bù一yí样yànɡ。” [3] [句导读:“很好”是妈妈表扬小燕子有进步,“再”是对小燕子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段导读:小燕子第二次发现冬瓜和茄子的颜色不一样。
[4] 小xiǎo燕yàn子zi又yòu一yí次cì飞fēi去qù了le,回huí来lɑi后hòu高ɡāo兴xìnɡ地de叫jiào着zhe:“妈mā妈mɑ,妈mā妈mɑ,我wǒ发fā现xiàn③冬dōnɡ瓜ɡuā的de皮pí上shànɡ有yǒu细xì毛máo,茄qié子zi的de柄bǐnɡ上shànɡ有yǒu小xiǎo刺cì!”[句导读:这一次小燕子离得很近,看得很仔细,也很清楚。小燕子也为自己的新发现高兴。]
段导读:小燕子第三次发现冬瓜有细毛,茄子有小刺。
燕yàn子zi妈mā妈mɑ满mǎn意yì④地de笑xiào了le。 [5] [句导读:是因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观察得认真、仔细。]
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小燕子三次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1.认识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燕子妈妈指导小燕子三次观察冬瓜和茄子结果有什么不同。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产生观察的兴趣,并懂得对一件事物,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它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生字、新词卡片,茄子和冬瓜实物(或较为清楚的图片)。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喜欢。)
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一篇童话故事,名字是《燕子妈妈笑了》。
二 老师范读,学生听清字音
要求学生一边听一边用手指着书。认真听,仔细看。
三 学生自己读课文
1.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助你,还要多读几遍。
2.对照生字表在课文中画出要认读的字。
3.指着生字表读读生字。
四 老师反馈学习生字的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
燕子——燕 你对小燕子有哪些了解 (可以从外形、习性上介绍)
躺在地上——躺 出示课文中的图片。 茄子——茄
挂在枝上——挂 出示句子: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不错——错 什么时候用到“不错”这个词 用你的动作、表情表达出这个词的意思。还有什么地方用到“错”这个字
仔细——仔、细 怎样做才算仔细呢
皮上有细毛——细 柄上有小刺——刺
2.把生字宝宝、新词娃娃放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吗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4.指名读课文,反馈读课文情况。
五 整体感知
课文中讲了谁 干了些什么
学生甲:小燕子到菜园里去看茄子和冬瓜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乙: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看茄子和冬瓜有什么不一样。
六 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小燕子去菜园观察了几次 (三次。)
2.它都发现了什么
(1)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找一找。
(2)把小燕子的话画出来。
(3)思考:每次观察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3.你能不能把这些发现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填空:冬瓜是( )的,( )的,皮上有( )。
茄子是( )的,( )的,柄上有( )。
4.小燕子有这么多发现,心情怎样 再读一读小燕子的话。
要读出三个叹号所表示的语气。
5.燕子妈妈是怎样指导小燕子观察的呢 小组分角色读课文。
6.燕子妈妈什么时候笑了 (小燕子第三次飞回来时。)
(1)再读一读燕子妈妈和小燕子的对话。
(2)燕子妈妈每一次说话的语气。(说——点点头说。)
(3)燕子妈妈为什么第三次才满意地笑了
这一次小燕子观察得最仔细。
(4)读一读小燕子第三次的发现,它为什么会“高兴地叫着”
它也为自己的发现感到高兴。
(5)读前两次小燕子说的话,体会“说”与“叫”的区别,你有什么感受
7.指导朗读。
燕子妈妈说话的语气应亲切、平和,小燕子说话的语气应该由惊讶到高兴。
七 总结拓展
1.读完课文,我们知道小燕子通过认真观察,知道了冬瓜和茄子有许多不同。我们也拿一个冬瓜和茄子看看,好吗 (老师把准备好的冬瓜和茄子拿出来让学生看)
2.我以前只注意到了茄子柄上的小刺,却没有注意到冬瓜皮上的细毛,你们呢 (学生可以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和忽略掉的地方)
3.现在请你说一说学习完课文又得到了哪些启发。
4.平时你见过哪些蔬菜,它们有什么特点
1.在理解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指导,如范读、领读和引读等,使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有所领悟,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
2.在整体感知课文时,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文,直到读熟,然后分小组朗读课文,检查一下朗读情况。接着让学生合上书回答:小燕子一共去了几次菜园 分别观察到了什么 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用这样的方法,课文学起来比较简单,也充满了童趣。
1.指导学生写好生字,认识新偏旁。
2.积累词语。
生字、新词卡片。
一 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做猜字游戏。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二 词语积累
1.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
菜园:菜园是什么地方 种花的地方叫什么 你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吗
仔细:我们做什么事情要仔细 发现:课文中小燕子发现了什么
2.你还想从本课中积累哪些词语
三 自主识字
1.老师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学生用开火车的方法认读。
么 瓜 发 什 现 样 好
2.抢读生字。
3.独立识记。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汇报自学情况:说一说你记住哪个生字了,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四 指导书写
1.按照结构特点给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的字:什 现 样 好 独体字:么 瓜 半包围结构的字:发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
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重点指导:
“样”:注意“羊”三个横的起笔位置。
“好”:注意“子”字横的位置。
“现”:注意第四笔为“提”。
3.指导书写独体字:笔画少,更不易写好,找准占格位置。
“瓜”:要注意与“爪”字的区别。第一笔是“平撇”,找准最后一笔的起笔位置。
4.
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发”:第二笔“撇”起笔位置稍微高一些。
5.
认识新偏旁“”。
注意“王”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变成“提”。
6.学生进行描红练习,再独立书写一个。老师巡视,了解学生书写情况,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同学辅导。
7.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进行讲评。
8.学生在讲评后再练习。
1.在复习导入的时候,不仅要注意课内积累,还要鼓励课外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全方面地积累知识。语文教学中,口语训练尤为重要。可以换另外两种蔬菜,让学生说说燕子妈妈会怎样问,小燕子会怎样说,这样就创设了一个语言迁移运用的机会,不但让学生产生新奇感,而且还运用了所学的语言。
2.在学生进行识字的时候,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并且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请你试着用上“!”写一句话。
同学们上课听讲真认真啊!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满意地(点点头) 仔细地(看看)
高兴地(叫着)
(飞快)地(跑着)
3.给下面的字换一部分,组成本课生字,再组词。
玩-(元)+(见)=(现) 组词(现在)
她-(也)+(子)=(好) 组词(好人)
休-(木)+(十)=(什) 组词(什么)
你也试着写一写吧!
(林)-(木)+(羊)=(样) 组词(样子)
一 冬瓜简介
冬瓜,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瓜形状如枕,又叫枕瓜,多产于夏季。为什么夏季产的瓜却叫冬瓜呢 这是因为瓜熟之时,表面上有一层白粉状的东西,就好像是冬天所结的白霜,也是这个原因,冬瓜又称白瓜。
冬瓜喜温耐热,产量高,耐贮运,是夏秋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在调节淡季蔬菜方面有重要作用,适宜市销、北运和出口。
二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乐之者”,就应使学生从心理上想学、爱学、乐学,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将形、声、味、动等感情强烈的内容和当时的情境再现出来;能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感兴趣,学得快乐。学《燕子妈妈笑了》一课时,可利用flash技术设计这样一个情景:在屋檐下有个鸟窝,里面住着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小燕子飞来飞去,玩儿很开心,远处是一片长满各种各样蔬菜的菜园。让孩子们边观看多媒体的画面边感受小燕子的快乐,然后问:“看到小燕子这么快乐,燕子妈妈说了些什么呢 ”随即播放燕子妈妈说话的幻灯片,也让学生展开想象,燕子妈妈还会说些什么,再一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景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三 冬瓜表皮有没有细毛
《燕子妈妈笑了》讲的是小燕子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同之处,目的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为了使孩子们有个直观的印象,除了在黑板上贴冬瓜和茄子的图片外,还可以去菜市场购买实物。可是现在的冬瓜表面很光滑,什么细毛都没有。要到了秋天打了霜以后才会有带毛的冬瓜,而且带毛的冬瓜是以前的旧品种,现在也不种了。因此,要把没有细毛的原因告诉学生。
^1
字词导读
^2
①不错:好。表示肯定。
^3
②仔细:细心。
^4
③发现:第一次看到或知道。
^5
④满意:意愿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