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作业课件: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春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作业课件: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23 15:5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释疑解难
1.科举制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作用?
(1)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官吏的选拔权从原来的上层贵族集中到中央手中,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有利于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2)通过考试的形式,以才学选拔官员,具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公开性。同时,所选拔官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3)科举制把做官和读书联系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2.隋朝和秦朝有何相似之处?
(1)都结束长期分裂之后完成全国统一。(2)都建造了伟大的工程——长城和大运河。(3)都创立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即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和隋朝的科举制度。(4)都是历史上短命的王朝,都是因为暴政,历经二世而亡,都被农民起义推翻。◆学法指导
1.隋朝大运河示意图2.数字记忆大运河的相关知识
一个中心:洛阳
两个端点: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三个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方便隋炀帝巡游江南
四段:自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自北向南依次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一、隋的统一
1.建立:581年,________(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统一
(1)时间:589年。
(2)过程:隋文帝灭掉________,统一全国。
(3)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杨坚 陈朝 3.统治
(1)措施:①发展________,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__________制度;②加强____________,提高行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________辽阔、________强盛的王朝。经济 度量衡 中央集权 疆域 国力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为了加强____________,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修建:从605年起,__________征发百万人开凿了大运河。
3.概况:大运河以________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________,连接了海河、________、淮河、________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4.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________、经济和________交流。南北交通 隋炀帝 洛阳 余杭 黄河 长江 政治 文化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创举:__________初步建立起通过________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__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__________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____________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隋文帝 考试 进士科 皇帝 官吏选拔 教育 四、隋朝的灭亡
1.背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____________激化。
2.概况:________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____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社会矛盾 山东 618 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王莽     B.杨坚     
C.杨广     D.李渊
2.《三国演义》卷首语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历史在经历了东汉末年到南北朝近四百年分裂后,隋朝又一次实现了统一。隋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B B 3.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天才政治家、一生用兵如神的军事家、一位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战略家。下列关于隋文帝的表述中,有一个是错误的,它是(  )
A.指挥大军灭掉陈朝
B.加强中央集权
C.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D.征发大量民工开凿大运河
4.隋朝末年,一位商人要去大运河的中心城市,请问他的目的地是 (  )
A.涿郡   B.洛阳   C.扬州   D.余杭D B5.古人评论说“隋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功”是(  )
A.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B.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
C.巩固了隋朝的统一
D.方便了帝王的游玩A 6.(2016·江苏盐城期中)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正式诞生于(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7.(2016·江苏泰州模拟)“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该篇檄文痛斥的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B B 8.(2016·四川自贡)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一段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建立的是(  )
A.隋朝  B. 唐朝  C.北宋  D.明朝A 9.“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之所以对隋文帝统治时期的评价这样高,主要原因是他(  )
①发展经济 ②加强中央集权
③开凿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DC11.《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指科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对这种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
B.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C.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D.由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12.繁荣一时的隋朝很快灭亡。隋朝被推翻的根本原因是(  )
A.开凿大运河 B.隋炀帝游江都
C.隋炀帝旳暴政 D.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利DC13.(2016·河南名校期中)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B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请回答:
(1)依次写出材料一中三个位置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四段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条“河”在历史上有何地位和作用?洛阳 涿郡 余杭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地位: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3)分别概述材料二中胡曾、皮日休对开凿大运河的看法,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胡曾:大运河的开凿是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对其开凿持否定态度;皮日休:大运河的开凿利大于弊,基本持肯定态度;我同意皮日休的观点,理由是他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若不是因为巡游江都,它的功劳可与大禹治水相媲美,整体评价比较全面、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