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 1.“军令状”是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愿依法受罚。2.自己的计谋得逞,除掉心腹大患指日可待,周瑜怎能不高兴。 1.“神机妙算”指的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
他对周瑜的险恶用心了如于胸,将计就计,最后挫败了周瑜;
他对借箭考虑周全;
算准了天气,指导第三天有大雾;
算好了受箭方法;
算好了人,知道鲁肃忠厚诚信,指导曹操多疑。
景 阳 冈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小说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封建统治者的残暴迫害下起义的故事。本课节选的是武松在一家酒店开怀畅饮后,趁酒性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 武松 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山东清河县人,武松从小父母双亡,由兄长武大郎抚养长大。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词语大闯关吓唬 筛酒 腰胯
霹雳 蹿下来
踉踉跄跄 折做两截
迸出鲜血词语大闯关(1)这酒真有气力
(2)筛酒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
(4)请勿自误
(5)吊睛白额大虫
(6)平生气力
(7)晌午词语大闯关(1)这酒真有气力
(2)筛酒
(3)但凡客人来我店中
(4)请勿自误
(5)吊睛白额大虫
(6)平生气力
(7)晌午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这酒真有劲道倒酒只要客人来我店中眼睛上翘,额头有白色花纹的老虎 全身力气中午文言词 —— 现在词
大虫 --( )
店家 --( )
客官 --( )
筛酒 --( )
吃酒 --( )
榜文 --( )
如何 --( )老虎老板客人斟酒喝酒为什么公告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恰好── 耻笑──
枉送── 结伴── 【反义词】酥软── 破碎──好心── 踉踉跄跄──恰巧取笑白送结伙坚硬完整恶意平平稳稳 理清脉络,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以及每部分内容相对应的段落 第一部分(1~4):武松进酒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 第二部分(5~7):武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 第三部分(8~12):武松打虎的经过。 第四部分(13):武松打虎后下冈。 喝酒 上冈
打虎 下冈 喝酒 上冈
打虎 下冈(8-12自然段)
大家交流观看武松打虎后的感受 老虎凶猛 武松见了,叫声 “啊呀!”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一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武松吃那一惊,酒都变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就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接着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武松一闪,又闪在一边。叫翻拿闪闪闪闪 武松打虎 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那只大虫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回来。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只听见一声响,簌地把那树连枝带叶打下来。定睛一看,一棒没劈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抡使尽劈 这一段表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点?从什么地方最能体现出来? 那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按了按,望上一扑,从半空里蹿下来······ “蹿、掀、吼”写出了虎的气势,虎的声势。写虎是为了写人,虎如此有气势,那么打虎的武松就更了不得。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
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踢、打”表现出武松的机智勇敢、武艺超群。小组讨论 这一段是通过什么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 提示: 这段是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武松的机智勇敢、英勇无畏、武艺超群的性格特点的。弄清事情的前因和后果1.店家只给武松三碗酒的原因是──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是──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打死的老虎的原因是─三碗不过冈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不怕老虎 武松打老虎时耗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
按课文内容排列顺序,标上序号。
(? )武松连喝了十八碗。
(? )武松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 )武松来到酒店吃酒。
(? )武松遇到老虎。
(? )武松不听劝告执意上了冈。
(? )大虫“三扑”,武松“三闪”。
(? )武松一步步挨下冈来。1234567
要求一:划出描写武松语言的句子,并说说从这些语言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武松什么性格特点。
要求二:在文中找出描写“哨棒”
的句子。
“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这酒真有气力!”
“好的切二三斤来。”
“好酒!”
豪爽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
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固执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胆大
1.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
2.吃完了,提着哨棒就走。
3.武松提了哨棒,大踏步走上景阳冈来。
4.武松拖着哨棒走上冈来。
5.把哨棒插在腰间。
6.武松走了一程,酒力发作,热起来了,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敞开,踉踉跄跄,奔过乱树林来。
7.武松把哨棒靠在一边,
8.”从青石上翻身下来,把哨棒拿在手里,闪在青石旁边。
9.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气力,从半空劈下来。
10.定睛一看,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却打在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着一半在手里。
11.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
12.武松放了手,去树边找那条打折的哨棒,只怕大虫不死,用棒子又打了一回,眼看那大虫气儿都没了,才丢开哨棒。
哨棒:是古人行路防身用的棍棒。哨棒是为了驱狼的。过去,山东道上狼群极多,过往客商习惯带一根哨棒。哨棒的一头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来有点龙吟虎啸的劲头,狼群听了,以为是什么猛兽来了,就会惊慌而逃,附近的人听到哨棒也会出来帮忙。《李逵杀四虎》1、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
2、那一只往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
3、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
4、那大虫往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做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野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把,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
清朝一位伟大的评论家金圣叹讲到武松,他说:“武松是人也是神。”连环画欣赏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