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机械运动(第1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甲说乙是静止的,是选择什么为参照物的( )
A.甲
B.乙
C.树
D.路面
2.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飞船
3.北京奥运会赛况采用地球同步卫星直播,同步卫星虽绕地球转动,但是地球上的人却觉得它在地球上空静止不动,这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三者均可
4.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定参照物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参照物不同,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D.高速行驶的火车也可以作参照物
5.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为标准来研究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C.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但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作参照物最合适
D.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6.下列有关参照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我们说地球是运动的,这是以太阳为参照物
B.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C.我们看见月亮躲进云层中,是以云层为参照物
D.若以火车站为参照物,我们认为坐在正出站的火车车厢里的乘客是静止的
7.2010年6月16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这一天,湖北秭归的江面上一条长62米的龙舟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制造者说之所以造62米是为纪念62岁投江的屈原。龙舟上的指挥者以谁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
A.河水
B.岸上的景物
C.周围的龙舟
D.同舟上的队员
8.在一条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向东行驶,并且甲车比乙车快,乙车比丙车快,认为乙、丙两车向西行驶时的参照物是( )
A.甲车
B.乙车
C.丙车
D.地面
9.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
第9题图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10.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________,________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1.千古神话“嫦娥奔月”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
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1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__的;以轻舟为参照物,船篷是________的。
13.如图所示的六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列队飞行。此时,若以战机下面的白云为参照物,战机上的飞行员是_______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________的。
第13题图
B组 自主提高
14.某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到附近公园的美丽景色。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15.如图所示,小华和小星两人站在地面上,小伟乘坐在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飞机上,某时刻小伟自由释放了一个玩具,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其中小伟所观察到的现象是以( )
第15题图
A.地面为参照物
B.飞机为参照物
C.小华为参照物
D.小星为参照物
16.《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
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17.(杭州中考)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7题图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18.请根据如图所示,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 )
第18题图
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可能静止
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乙船可能向左运动
19.巴黎报纸的一则广告:您只要给我们寄来2角5分钱就可以得到既经济又没有丝毫危险和疲劳的旅行,试试吧!
有些人按地址寄去了2角5分钱,这些人每人得到一封回信,信的内容是: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牢记: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北纬49°,您每昼夜要跑2500km以上。假如您喜欢看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欣赏星空的美景吧!
广告者被以欺诈罪带上了法庭,判决时他郑重地复述了伽利略的话:“可是,无论如何地球确实是在旋转着的呀!”
请你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广告者提供的旅行方法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通常意义上的旅行,人们一般以什么为参照物?
(2)看完这则近似幽默的故事,从科学的角度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0.在乘汽车或火车时,坐在车窗边,有时会发现明明自己乘坐的车没有启动,由于旁边车子的运动,误认为自己乘坐车子运动了。下面是关于车运动的问题。
一条平直的铁轨,旁边正好有一条与之平行的平直公路。小红同学乘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列车速度60km/h,小明同学乘坐在一辆小汽车里。假如小汽车从静止开始运动,而且一直做加速运动,直至达到限速80km/h,以后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小汽车刚发出时,火车恰好经过与小汽车并排的起点,而且两车向同一方向运动。
(1)坐在小汽车里的小明,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对火车的运动的描述是:
;
(2)坐在火车里的小红,以火车为参照物,对小汽车的运动的描述是:
;
(3)小明观察到火车与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关系是:
;
(4)坐在匀速前进的火车里的小红同学非常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她对铁轨远处房屋和树木、铁轨近处树木进行观察,看到远近处房屋与树木都在运动,并把观察到它们的运动情况记录下来:远处的房屋和树木__________,近处的树木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1节 机械运动(第1课时)
1-5.ADCBC 6-9.DDAD
10.参照物 参照物 11.运动
12.运动 静止 13.运动 静止
14-18.CBDBC
19.(1)太阳;通常意义上的旅行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物。 (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是不同的。
20.(1)起初火车是向前方远离小明,后来火车向小明运动,最后汽车赶上火车,火车向后远离小明 (2)起初汽车是向后方远离小红,后来汽车从后面追赶上来,最后汽车赶上火车,汽车向前方远离小红 (3)起初火车与汽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后来两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汽车追上火车,后来两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4)与火车同向运动 与火车反向运动第1节 机械运动(第3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铅笔从光滑的斜坡上滚下来,铅笔通过前半段斜坡和后半段斜坡的平均速度大小关系是( )
A.前半段的平均速度大
B.后半段的平均速度大
C.一样大
D.下滑的速度太快,无法比较
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题图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2秒内,小明跑得更快
C.8秒内,小明的速度是5米/秒
D.8秒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大庆中考)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s内的平均速度是( )
第3题图
A.150m/s
B.15m/s
C.1.5m/s
D.0.15m/s
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s内通过的路程是160m,它的速度是________m/s,它在25s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m,它在第30s的速度是________m/s。
5.长20米的列车以36千米/时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40米的铁桥,问该车全部通过需多长时间?该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又是多少?
6.向月球发射的无线电波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求月球与地面的距离是多少?
7.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5m/s的速度跑开,问: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点500m外的安全区?
8.某高速公路全长135km,若A、B两辆汽车同时分别从高速公路的两端相向开出,途中不做停留,则经过多长时间两车会相遇?(甲车速度为80km/h,乙车速度为70km/h)
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乙车的速度是________m/s,则运行2min后,甲车相对于乙车向________方向行驶,两车相距________m。
第9题图
10.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杭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当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第10题图
(1)轿车从A地到B地用了多少小时?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多少?
(3)轿车若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则从B地到达杭州需要多长时间?
11.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甲到达终点时,乙还相差10米。若让甲从起跑线后退10米,与乙同时赛跑,则谁先到达终点?若让乙从起跑线超前10米,再与甲同时起跑,则又是谁先到达终点?
12.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汽车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s1,采取制动后汽车向前运动的距离叫制动距离s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5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s,则反应距离为________m,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________m/s。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该驾驶员超速行驶,则增加的距离是________(填“s1”、“s2”或“s1和s2”),所以严禁超速。
B组 自主提高
13.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之比是5∶3,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之比是3∶2。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速度之比是( )
A.5∶2
B.3∶5
C.10∶9
D.9∶10
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
第14题图
A.两同学在距离甲出发地1千米处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
D.前10分钟内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
15.可以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
第15题图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16.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科学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第16题图
17.(大庆中考)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射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射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秒。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秒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秒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___米/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17题图
18.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分钟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被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分。请回答:
第18题图
(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分可知,甲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________秒。
(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多少毫米每秒?
(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
参考答案
第1节 机械运动(第3课时)
1-3.BCC 4.8 200 8
5.6s 2s
6.3.84×108m
7.能
8.0.9h
9.10 5 东 600
10.(1)0.5小时 (2)100千米/时 (3)42分
11.甲先到达 同时到达
12.15 30 s1和s2
13-15.DDB
16.(1)变速 相等时间内小球经过的距离不等 (2)C
17.42.5
18.(1)1 (2)25毫米/秒 (3)75次/分第1节 机械运动(第2课时)
A组 基础训练
1.人步行的速度是( )
A.13米/秒
B.1.3米/秒
C.1.3千米/秒
D.0.13米/秒
2.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4个物体的闪光照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3.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km/h!”这位女士反驳:“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min,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km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 )
A.速度
B.时间
C.路程
D.质量
4.在男子100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的快慢,有如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通过的路程越大
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
D.物体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6.下列运动中,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
①打算盘时,算盘珠子在杆子上的运动 ②推铅球时,铅球离手后的运动 ③没有风时,雨滴的下落运动
④在同一种物质里光的运动 ⑤飞机起飞前在直跑道上滑行的运动 ⑥太阳相对于地球的运动 ⑦跳高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
7.下列运动物体中,速度可能为20米/秒的是( )
A.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B.在高空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C.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D.正在平直公路上正常行驶的汽车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公式v=s/t可知,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根据公式v=s/t可知,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
C.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所需时间越短,速度越小
9.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其中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
第9题图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0.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后以12.5秒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前50米一定用了6.25秒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米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米/秒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千米/时
11.两岸同胞期待已久的空中直航2008年12月15日正式启动,空运航路的“截弯取直”使上海到台北的航程由原来绕飞香港的2075km缩短为960km。上午8时,东航MU2075航班从上海机场起飞直飞台北,9时40分抵达台北机场。则该次航班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km/h,合________m/s。
12.观察图甲可知,汽车在做________直线运动;观察图乙中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频闪照片是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拍摄的一组照片,以反映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可知,苹果在做__________直线运动。
第12题图
13.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米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秒,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度前行了15米。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米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B组 自主提高
1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车启动后,第一秒内经过0.5米,第二秒内经过1米,第三秒内经过1.5米,第四秒内经过2米,由此可知汽车( )
A.在这四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第一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第四秒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这四秒内做变速直线运动
15.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像中描述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在B处有一观察者,他和山崖CD间的A处有一爆破点A。当A处发生爆炸,观察者看到爆炸闪光后经过1.5秒听到了第一次爆炸声,又过了2秒听到了第二次爆炸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则( )
第16题图
A.BD间距离为850米
B.AB间距离为255米
C.BD间距离为1190米
D.AD间距离为680米
17.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________运动(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小球从B点到F点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cm,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第17题图
18.如图所示为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8题图
(1)如图甲所示,0~2秒内,物体做________运动,第3秒时,物体处于________状态,在0~4秒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米。
(2)如图乙所示,物体在________秒内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4秒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米。
19.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_米/秒。在此运动过程中,若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________的。从图中你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第19题图
参考答案
第1节 机械运动(第2课时)
1-5.BDAAC 6-10.BDCCC
11.576 160
12.匀速 变速(加速)
13.(1)20m/s (2)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14-16.DAA
17.变速直线 12.00 0.15
18.(1)匀速直线 静止 40 (2)2~4 80
19.4 运动 骑车者和跑步者是同时出发的(合理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