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作业课件: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春人教历史七年级下册作业课件: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23 17:2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释疑解难
1.为什么康雍乾时期会出现盛世局面?
(1)政治局面安定。在康雍乾时期,三藩平定之后,国内没有长期的、大规模的战争。因此社会安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
(2)就客观条件来说,当时中国产品丰富,在与外国进行产品交换时往往是贸易顺差。
(3)高产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南美洲的玉米、花生、甘薯等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粮食的产量迅猛增长。2.你能举些具体事例来说明清朝前期盛世的表现吗?
(1)政治上: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疆域辽阔。
(2)经济上:耕地面积增加,大力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明显提高,手工业生产超过了前代。
(3)军事上:平定边疆,打败了外国侵略者,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易混辨析
我国古代出现的盛世局面。
西汉:文景之治。
东汉:光武中兴。
隋朝:开皇之治。
唐朝: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清朝:康乾盛世。◆巧记歌诀
顺康雍乾诸帝王,
重视农业推垦荒;
农业恢复大发展,
奠定基础更兴旺;
耕地面积大增加,
高产作物得推广。
棉甘烟茶及药材,
种植面积更扩大。
丝织棉织品种多,
印染制瓷不逊色。
商品贸易很兴盛,
商贸出现大城市;
商品贸易商帮兴,
经济发展国力强,
社会安定人口增。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原因:________、康熙、________、乾隆诸位帝王,重视________生产,推行________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并有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概况
(1)____________增加;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治理。
(2)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________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顺治 雍正 农业 垦荒 耕地面积 甘薯 (3)________的种植有较大发展,品种增加,________、甘蔗、烟草、________、药材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3.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________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经济作物 棉花 茶叶 社会 城镇商品经济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
(1)清朝前期,________、棉织、印染、________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_______工场等。丝织 制瓷 手工业 2.商业发展
(1)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____________、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及商业大城市。
(3)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________,如山西的________、江南徽州府的________,商帮的活动对当时____________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城镇市场 商帮 晋商 徽商 社会经济 三、人口的增长
1.增长: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________发展,________增强,社会安定,____________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2.问题: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开荒垦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 国力 人口 1.清朝前期经济兴盛的表现包括(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引进高产作物 ③经济作物品种增加,种植面积扩大 ④出现了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筒车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清朝前期,发展兴盛的手工业部门包括(  )
①丝织 ②棉织 ③印染 ④制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D A 3.下列哪项不能反映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历史现象(  )
A.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
D.江宁著名机户李东阳B 4.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把一空间命名为“集市社会”,它犹如一个蜂窝,每一个蜂窝以一个市镇为中心,由此向四方伸展出一些小路(有时是水路),通向周边的一二十个村子;村落无法构成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这种“集市社会”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结构的封闭和紧密
B.城镇在农村生活中的纽带作用
C.地方自治模式在中国的普及
D.农产品的商品化趋势日益加强B 5.明清时期,实力最强、人数最多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
A.晋商与徽商     B.徽商与浙商
C.苏商与鲁商 D.鲁商与晋商
6.山西人擅长经商。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的足迹。晋商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远到外蒙、俄国和日本。对此叙述理解正确的是(  )
A.晋商形成于明清时期
B.晋商资本雄厚,经营的物品齐全
C.晋商经商范围广泛,远至海外
D.“晋商精神”是开拓创业、讲究诚信A C 7.清朝前期经济兴盛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的重视 B.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C.重视农业生产 D.推行垦荒政策
8.电视剧《乔家大院》和《胡雪岩》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再现了历史。剧中主人公分别是清朝时期晋商和徽商的代表,他们的经济活动促进了清朝哪一行业的繁荣(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外贸业B C 9.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许多问题,包括(  )
①人口密度过大 ②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③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关于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清初统治者重视农业,鼓励垦荒促进经济发展
B.出现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C.人口的增长,反映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D.人口增长,加重了社会负担,阻碍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边疆地区经济的开发D D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析历史事实】
材料一
(1)观察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中情景出现的原因。(1)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农业得到恢复并有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依据所学知识,谈谈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2)农业:耕地面积增加,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商业:商业发达,商品贸易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等组成的商业网。在商业活动中,形成商帮。 【评盛世危机】
材料二 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3)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古代盛世的顶峰”;另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晖”。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至少三点)。(3)同意第一种观点。理由:“康乾盛世”是中国政治、经济的高峰;国力空前强盛;奠定了中国版图;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等。 同意第二种观点。理由:“康乾盛世”时皇权高度膨胀;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与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等。【谈历史感悟】
(4)请你列举我国封建社会出现的其他盛世局面,并谈谈古代盛世对今天的主要启示。 (4)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启示: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开明,澄清吏治,社会才能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