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c小调练习曲》《飞翔的女武神》(选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欣赏《c小调练习曲》
(二)欣赏《飞翔的女武神》(选听)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够积极参与欣赏活动,感受、体验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2.感受《c小调练习曲》悲愤、激昂的情绪,体验《飞翔的女武神》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进一步增进对浪漫主义音乐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从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入手,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钢琴诗人”肖邦及其代表作品,了解其音乐风格。
2.了解作曲家瓦格纳及其代表作品,感受乐曲的恢宏气势。
教学过程
(一)欣赏《c小调练习曲》
1.教师播放乐曲,学生初次聆听。教师提问
(1)这首钢琴曲的曲名?
(2)这首钢琴曲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
2.再次聆听乐曲。教师提问
听了这首钢琴曲,同学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象?为什么?
3.教师简介作曲家创作这首乐曲的时代背景。
1831年9月,离开祖国的肖邦在前往巴黎途中,得知坚持了10个月之久的华沙起义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如重锤敲碎了肖邦的心。悲愤交集中,他创作了这首充满刚毅、坚强,具有英雄气慨的《c小调练习曲》(也有人称为《革命练习曲》),乐曲始终贯穿着悲愤、激昂的情绪。乐曲音乐形象主要是通过左手奔腾式的背景音流和右手刚毅的八度旋律相结合而表现出来。
4.再次聆听乐曲,感受引子的音乐形象。
乐曲开始,由一个强有力的属七和弦引出由十六分音符组成的由高到低进行的快速音流。
教师提问:引子的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5.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主题旋律出现在高音区,以丰满的八度和弦与附点音符为特征。引子中的左手快速伴奏音型,在这里转为大幅度急骤起伏的琶音,紧随主旋律运行。
教师提问
(1)以上主题演奏了几遍?
(2)这部分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6.聆听中间部。中间部开始的8小节带有间奏的性质,由引子中“”动机的变化与模进构成。它的调性在急速地变换,音调步步向上盘旋发展。
教师提问
(1)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形象?
(2)你有什么感受?
7.聆听乐曲第三部分。教师提问
(1)这段音乐你听过吗?有什么变化?
(2)表现了什么形象?
8.完整欣赏乐曲。
教师引导学生从速度、力度、节奏、动机等音乐要素入手,感受乐曲音乐形象。
(二)欣赏《飞翔的女武神》
1.完整聆听乐曲。教师提问:乐曲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聆听乐曲引子部分。教师提问:引子部分的音乐使你产生了什么联想?
3.随琴慢速模唱主题旋律。
4.聆听主题音乐,想象女武神骑着骏马在云霄驰骋的形象。
5.完整聆听音乐。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作曲家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塑造女武神的英武形象?
6.教师简介作曲家及乐曲。
7.再次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恢宏的气势以及女武神的英武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