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教科版六下第七单元快乐读书屋七《世说新语》
两 则资料宝袋作者简介:
刘义庆:字季伯,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南朝宋文学家。
管宁:字幼安,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
字词乐园 miǎn
加 冕
词语卡片:
近义词:
掷——扔 取——拿
游——玩 信然——果然
反义词:
异——同 友——敌
是——非 苦——甜
我会认2.阅读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简单说一说。
预习检查1.《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你查找了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两篇短文,明确
字词的读音。
2.比一比谁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课文解析初读课文,识记字词2018-10-211、听范读,注意诵读节奏与停顿。
2、小组内自由诵读。
3、小组代表展示。
4、互相点评。
小组内自由朗读后,参考课下注解或工具书疏通文意。有疑问向学生或老师请教。时间2分钟。
译讲方法:逐段译讲,即读一段,解释一段(人名、地名不译),如有不准确的地方其他同学进行纠正。二、重情感,
练译讲:2018-10-21 1、重点实、虚词:
锄草:
给菜地锄草。
不异:
没有什么不同。
捉:
捡,拾取。
掷:
扔,丢。尝:
曾经
共:
一起,一同
过门:
路过门前
废书:
扔下书本分析第一则2018-10-212、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管宁割席绝交。
3、第一句话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同时这也是发生故事的第一场景。
4、短文先写了一件什么事?两个人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管、华二人见到“片金”的态度不同;
管宁照旧挥锄,不为所动,华歆捡起来又丢掉了。2018-10-21
5、写第一件事有什么作用?
两个人的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管宁认为华歆见利动心,非君子之举,是后文“割席分坐”的原因之一。
6.第二个场景是什么?具体赏析一下:
有高官路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下书去看;
结果管宁认为华歆羡慕官绅亦非君子之举,便决定“割席分坐”。
7、你认为管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管宁品评他人与约束自己的尺度非常严格,具有高尚的品格。2018-10-211、重点实、虚词:
尝:
曾经
诸:
众,许多
子:
果实
竞:
争着
赏析第二则取:
摘
必:
一定
信然:
果然是这样。2018-10-212、概括第二则的主要内容:
写王戎见道边李子树却不摘李子,因为他认为李子必定苦。
3、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交代主人公的年龄,为故事后面说王戎的聪明埋下伏笔。4、见到李子树,王戎和其他孩子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写?
其他孩子:争先恐后去摘;王戎不动。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为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
5、结果怎样?
李子是苦的。
6、王戎为什么不摘李子?突出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他认为树在路边却仍有那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突出了他善于观察、善于分析。
第一则:写管宁因为华歆的想法与做法非君子之举,便与他割席绝交。
第二则:王戎见道边李子树却不采摘,因为他认为这李子是苦的。结构梳理主题概括 第一则:讲述了管宁和华歆之间著名的绝交事件——“管宁割席”,从中可以看出封建士大夫读书人品评他人和约束自己的原则。 第二则:讲述了一个聪明孩子王戎的故事。表现了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告诉我们要勤于思考,看问题不要光看表面现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写法点拨对比的写法:
1、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对比源:要从生活中寻找对比对象,切不可脱离生活。
2、“比”前选择一个比较点:同一事物,可以选择现在与过去进行对比。
3、“比”时做到实事求是:对比的内容必须是“物”本身所具有的本质、特点等。
2018-10-21拓展提升 你如何看待管宁“割席”的行为?
他们结伴读书时发生的两件事,管宁认为华歆对财富、官禄非常神往,未免以偏概全,片面武断。管宁因朋友的一二细节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未免苛求于人,也过于绝情寡义。应该冷静客观、宽容大度的对待朋友。心灵感悟 读了《世说新语》的两则故事,我们仿佛走进了古人的世界,感受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管宁能够见微知著,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七岁的王戎遇事不盲从,善于观察分析,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为下列词语注音:
( ) ( )
华 歆 王 戎
( ) ( )
加 冕 掷
二、解释加线词语:
1、管宁、华歆共园中锄地。
给菜地锄草。 随堂练习Huá xīnwáng róngjiā miǎnzhì2、又尝同席读书。
曾经
3、取之,信然。
果然是这样。
4、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扔下书本。
5、华捉而掷去之。
捡,拾取; 扔、丢。
三、比一比,再组词。
锄( ) 助( )
吾( ) 语( )
尝( ) 常( )
竞( ) 竟( )
锄头帮助吾常语文品尝经常竞赛竟然2018-10-21四、翻译句子:
1、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
两人又曾经一起读书,有一个高官乘华丽的车路过门前。
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把坐席分开来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3、取之,信然。
摘来一看,果然是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