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陋室铭[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12-05 09: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因和柳宗元一同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 誉为“诗豪”。 刘禹锡与《陋室铭》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今日陋室 现存陋室是清乾隆时重建。陋室座落在安徽和县城中,3幢9间呈品状,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主室斗拱飞檐,古雅别致,偏屋白墙黑瓦,简朴小巧,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扶疏,翠色扑人,确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遗风。一道围墙把它与闹市隔开,更显得优雅、恬静。立于院中委实能体验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意境。门内东侧建一碑亭,立《陋室铭》碑石一方。主室正中置刘禹锡像一尊,上悬“政擢贤良”匾额。
学习目标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
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3、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4、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5、背诵、默写课文。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
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
文体。注音: 陋 铭 馨 牍 lòumíngxīndú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
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出名、著名灵异使—变绿无知识的人使—扰乱是有何陋的倒装句,
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这只香气大学问家弹指噪音使—劳累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能降福显灵。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是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译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

层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
实,以山水引出陋室。“仙、龙”
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语
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
发出来。?修辞
作用?作用
含义 点明全文主旨,
说明房屋虽然简陋,
但室主人品德高尚,
就不仅不觉其“陋”
反而能显出其高雅。第

层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只劳形。?写

么以景色之雅 见“惟吾德馨”
明“陋室”不陋写陋室幽雅、恬静的自然环境。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
可知室中主人也是一样的高雅。写室中事。可见主人高雅脱俗的
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写
室居环境、
交往人物、
日常生活
表达室主人
高洁傲岸的节操、
安贫乐道的情趣。 处处紧扣
“惟吾德馨”第

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
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圣
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
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
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
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
乐道的情趣。陋室铭陋不陋徳馨环境清幽
往来人物博学
生活高雅主旨:表达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唐.刘禹锡小结: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
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
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
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
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 作业
一、填空
1.点明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
2.写陋室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
3.与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_________。
二、解释加线的词
1.惟吾德馨 2.无案牍之劳形
3.何陋之有 4.无丝竹之乱耳
三、默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