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23 19:5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歌好比春江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专心聆听传统民歌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并能哼唱其中的作品。
2.能对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和特征进行简单的评述,并能简单的概括山歌的基本特征。
3.能自信、大胆地参与各种音乐表现活动。
2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民歌中的山歌,由演唱、欣赏、音乐知识、活动与练习四个板块构成。教材选取了各地民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旨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体裁形式,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演唱与欣赏民歌中的山歌,感受民歌主题明确、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特点,愿意主动接触和了解民族音乐。
3重点难点
1.完整的学唱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并尝试运用民歌的运腔方式进行演唱。
2.能总结出山歌的基本特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创设
1.创设情境:水边的呼唤
邀请学生冥想,一起体验站在水边尽情呐喊的感受。
(可让学生捂住耳朵,更能让学生无所顾忌、畅快淋漓的去体验。)
2.广西《山歌好比春江水》
①听赏:聆听《山歌好比春江水》,感受歌曲的演唱方法。
②体验:运用气息的运腔方式演唱歌曲。
(学生在模仿时容易用假声捏着嗓子唱,可引导学生往腰间使劲,用上气息,想象自己身处大自然中的感觉。)
③互动:老师演唱正词,学生演唱曲谱的部分。
(引导学生注意老师的范唱,为接下来的学唱做准备。)
④分析:作品结构及创作手法简介。
(注意结合学唱的难点讲解作品结构及创作手法特征。)
⑤学唱:由老师演唱正词,学生配合曲谱的部分,然后请掌握了歌曲旋律的同学逐渐加入老师的演唱,反复几遍,直到能完整演唱整首作品。
⑥表现: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并在歌曲的演唱中加入声势动作,为演
唱添花;合唱声部训练及尝试。
探究:山歌的特点及作用。
活动2【导入】新课实施
一、导入
导语:
1.观赏:老电影《刘三姐》的视频片段。(1分钟)
2.交流:在影片中你看到些什么 听到些什么
3.讨论:什么人 什么场景 在做什么 表达的什么情绪 (引导学生从节奏、速度、力度方面进行回答。平水时的声音力度相对较弱,节奏比较平缓、速度适中;急流时的声音力度较强,节奏比较密集、速度较快。)
4.体验:跟随老师的手势,用“弱缓、强急”
的声音再次体验歌曲。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水边的呼唤
邀请学生冥想,一起体验站在水边尽情呐喊的感受。
(可让学生捂住耳朵,更能让学生无所顾忌、畅快淋漓的去体验。)
2.广西《山歌好比春江水》
①听赏:聆听《山歌好比春江水》,感受歌曲的演唱方法。
②体验:运用气息的运腔方式演唱歌曲。
(学生在模仿时容易用假声捏着嗓子唱,可引导学生往腰间使劲,用上气息,想象自己身处大自然中的感觉。)
③互动:老师演唱正词,学生演唱曲谱的部分。
(引导学生注意老师的范唱,为接下来的学唱做准备。)
④分析:作品结构及创作手法简介。
(注意结合学唱的难点讲解作品结构及创作手法特征。)
⑤学唱:由老师演唱正词,学生配合曲谱的部分,然后请掌握了歌曲旋律的同学逐渐加入老师的演唱,反复几遍,直到能完整演唱整首作品。
⑥表现: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并在歌曲的演唱中加入声势动作,为演
唱添花;合唱声部训练及尝试。
探究:山歌的特点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