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生物;同样是人类,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古代人类。
请同学们自学教材P103页“资料分析”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结合资料分析完成讨论1、2、3。
2、人口的增长会给生物圈带来什么影响?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学习任务一:
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下面数据,讨论问题:
年代(公元) 人口数(亿) 年代(公元) 人口数(亿)
2 0.55 1949 5.42
740 0.48 1959 6.72
1393 0.60 1969 8.07
1578 0.60 1979 9.75
1764 2.00 1989 11.27
1849 4.10 1999 12.58
1928 4.70 2009 13.35
学习任务一:
讨论:
1、什么时候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中叶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候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为什么?
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的人口增长的增长的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新中国是1949年10月成立的,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致使我国人口增长明显加快。
资料分析
2、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这是因为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并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这些措施使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并能稳定于较低水平。
人口的增长会给我们的家园
——生物圈带来什么影响?
资源缺乏
破坏环境
影响社会发展
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
1989年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明显减缓。这是为什么?
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国策——计划生育
具体要求:
晚婚 、晚育 、少生 、优生。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优生: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等措施,避免出生具有遗传缺陷的孩子。
晚婚: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
晚育:
婚后初次生育时达到晚婚年龄;
少生:
稳定低生育水平。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实例
乱砍滥伐
过度放牧
学习任务二:
破坏环境
沙尘暴
水污染
乱捕滥杀
以上事例都是人类与自然不和谐相处造成的,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思考与讨论
这样会造成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加剧;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种类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影响人类的生存。
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问题1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滥伐森林将会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减弱,不能为森林中的消费者提供营养和食物,影响到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平衡,轻者导致依靠森林的生物的生活环境受到威胁,重者导致生物灭绝、森林消失。
问题2
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直接是空气污染。通过大气循环,影响降水,导致江河湖海污染。如果浓烟中含有大量硫酸物质,还已形成酸雨,从而影响建筑物、农作物。也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问题3
这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质,鱼虾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
湖区里滋生了大量的蓝藻,应该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
放鲢鱼来控制这种藻类的生长。然后,建立一个污水过滤厂,使水源变好,再度使用 。
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法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问题4
采用网捕、放毒素引捕、用夹套捕杀鸟类。鸟类日益减少,农作物害虫增多,粮食大大减产,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
问题5
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不赞同这种看法。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重要成果是 “三北”防护林。
问题6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可以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问题7
你知道哪些自然保护区呢?建立这些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前,我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349个 。例如: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旅游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生物入侵的特点:不受时间和国界的限制,并且随着全球贸易的迅速发展和世界各地人们的频繁交往而迅速传播开来,并对当地的其他生物种类造成危害。
延伸阅读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练习
一、选择题
1.现今我们所知道的新疆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A.沙尘暴 B.生物入侵 C.水质污染 D.土地沙漠化
2.下列哪项不利于环境保护( )
A.大力植树造林 B.退耕还林还草
C.绿色出行 D.使用一次性筷子
3.以下情况不会引起水污染的是( )
A.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B.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日本福岛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里
D.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
4.防止污染、保护生物圈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农业
B.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C.直接排放废水,节省废水处理经费
D.加强立法执法,宣传保护生物圈意义
5.迄今为止,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以下行为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21·cn·jy·com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B.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少用一次性筷子
D.大量砍伐森林,促进经济发展
6.我国是土地沙漠化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沙漠化造成的城市沙尘暴日益严重.下列行为不会造成沙尘暴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森林,使森林面积大量减少
B.草原过度垦殖、放牧,植被遭到破坏
C.由于城市化加剧,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尘
D.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7.下列哪些人类活动最有可能成为沙尘暴的成因?( )
①开垦荒地 ②建设水利灌溉工程 ③开展国际合作 ④营建防风林 ⑤退耕还草 ⑥发展畜牧业,提高放养牲畜数量www-2-1-cnjy-com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⑥
8.下列哪些污染原因导致了太湖大量的蓝藻滋生?( )
A.石油污染
B.酸雨污染
C.生活污水和农业化肥污染
D.有毒污染物富集
9.部分太湖地区蓝藻滋生,鱼虾死亡,原本清澈的湖水变得又臭又脏,这种现象叫做( )
A.水体荒漠化
B.水体富集化
C.水体富营养化
D.水土流失
10.水体富营养化会造成( )
A.水草增多
B.鱼虾大量死亡
C.鱼虾食物丰富
D.水质清澈
二、非选择题
11、 科学家曾经提出一个“人口增长、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如图4-7-1-2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请你分析图中四条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问题:
(1)人口剧增会导致土地过度利用,其结果是粮食会________。
(2)人口膨胀会使自然资源_________。
(3)人口剧增、环境污染加剧会导致粮食________,造成饥饿,并使人口死亡率________。
(4)图中显示,进入21世纪世界人口会逐渐下降,试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导致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D
【分析】新疆有大面积的沙漠,绿洲边缘地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环境非常脆弱,对植被的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并逐步成为荒漠.绿洲边缘地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植被破坏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绿洲边缘地区最容易发生荒漠化,D正确.21教育网
故选:D
2、答案:D
【分析】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 ( http: / / www.21cnjy.com )、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面积;绿色出行能减少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利于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大量林地被毁,不利用环境保护.21cnjy.com
故选:D.
3、答案:A
【分析】A、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会造成水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不会引起水污染,A正确;www.21-cn-jy.com
B、农业上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污染,B错误.
C、日本福岛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里会引起水污染,C错误.
D、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任意排放会引起水污染,D错误.
故选:A
4、答案:C
【分析】A、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创建生态安全城市,能减少环境污染,故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从而保护生物圈,故B正确;2·1·c·n·j·y
C、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直接排放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对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威胁,故C错误;
D、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保护生物圈,防止环境污染.D正确.
故选:C
5.答案:D
【分析】据分析可见:A、B、C都属于环境保护的措施,而D大量砍伐森林容易使生物丧失栖息地,破坏生态平衡.21·世纪*教育网
故选:D
6.答案:D
【分析】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由于城市化加剧,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也能造成沙尘暴天气.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哪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在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不高,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不能造成沙尘暴.2-1-c-n-j-y
故选:D.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1)产量下降
(2)枯竭加剧
(3)不足;提高
(4)20世纪人口过度增长,导致资源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量破坏,人均粮食减少,环境污染加剧。这一切都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因此,人口会因资源的枯竭,污染的加剧而减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