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释疑解难
1.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失误有哪些认识?
(1)原因:①主观原因: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群众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对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认识不足,对经济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作出忽视客观规律,严重超越了我国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错误判断。②客观原因: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2)表现:①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虽然指明了党的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但片面强调“快”而不顾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左”倾错误的泛滥。②开展“大跃进”运动。工业上大炼钢铁;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粮食亩产量竞相虚报。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实际上是大刮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严重破坏了农村生产力。(3)教训:经济建设要立足于国情;要尊重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要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2.“铁人”精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科学务实的精神;不计名利、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易混辨析
1.大跃进在农业方面的表现主要是浮夸风,在工业方面的表现是大炼钢铁。
2.农业生产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用的形式,人民公社是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的一次严重失误,两者不能相提并论,人民公社规模更大,一般一乡一社。
◆巧记歌诀
鼓足干劲争上游,建设多快又好省。
夸大主观能动性,忽视规律灾难临。
国情没有弄清楚,大跃进来公社化。
缺乏经验急求成,“左”的错误危害大。
谨记欲速则不达,违背规律受惩罚。 一、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时间: 年。
3.内容
(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 的要求,同落后的 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 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 ,实现国家 ,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956工业国农业国经济文化社会生产力工业化二、探索中的失误
1.表现: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发动“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原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 。
3.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4.危害:使得“ ”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
再加上 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5.评价: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 。
6.调整: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不久取得明显成效。多快好省大跃进经济规律左自然灾害严重失误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建设成就
(1)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 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2)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2.模范人物:
大庆石油工人 、两弹元勋 、县委书记 等。大庆油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1.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三大改造完成 D.中共八大
2.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B.在总路线指引下,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总路线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总路线的提出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DD3.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作原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行
4.《人民日报》1958年8月13日消息: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这一报道出现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CC5.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
6.国家主席习近平5年内3次视察兰考,两次为焦裕禄精神落泪。焦裕禄被誉为( )
A.铁人
B.解放军好战士
C.党的好干部
D.两弹元勋CC7.右图是中国1957~1965年国家经济增长走势图,导致这种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A.“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B.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C.“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
D.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C8.“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 )
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B9.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要有经久不衰、脚踏实地的干劲,要有淡泊名利、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B10.李明在学习中搜集到下列两幅图片,请你进行学习探究,回答问题。
(1)“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的情况发生在什么历史时期?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现象?对经济的建设造成什么影响?
时期: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运动。现象:浮夸风盛行。影响:给经济建设事业造成严重损失。
(2)为什么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此类社会现象?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原因: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逐步纠正“大跃进”等“左”倾错误。教训: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等。(意思相似即可)11.每个历史人物都是一本厚重的书,他们用自己的经历续写着美丽的篇章。读懂历史人物,并最终懂得感悟和启发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人物脸谱(写出下列人物的名字)
①党的好干部 ②“铁人”
③两弹元勋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 焦裕禄王进喜邓稼先雷锋(2)上述历史人物的贡献体现了哪些共同精神?
精神:不怕吃苦,不怕牺牲;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力拼搏。(其他精神只要能从上述人物的贡献中得出,都可)
(3)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自己的发展,上述人物的贡献和精神,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必须紧扣上述历史人物的贡献和精神,必须用上述历史人物的贡献和精神改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