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第三单元 过关自测一、选择题
1.1978年,思想理论界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结果是( )
A.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C2.“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讲这段话的历史场景是在(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南方讲话 D.中共十二大
3.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经济法BC4.著名作词人蒋开儒说:无论是《春天的故事》还是《走进新时代》,都是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潮流中,自己内心深处迸发出的最为强烈的情感呼喊。下列情景与那个时期无关的是( )
A.春播的田野上,一家人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精耕细作
B.日新月异的深圳街头写着“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C.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后,工商界代表向毛泽东和党中央报喜
D.美丽的海滨城市汕头,各地客商来来往往
5.新的农业体制在1979年12月后的两年间生效了,生产责任“被分散到农户家里”。这种“新的农业体制”是指( )
A.农业集体化 B.人民公社制度
C.土地私有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D6.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江苏省组建了沙钢集团、春兰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政策上直接为这些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三大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7.“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0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材料描述的城市是( )
A.厦门 B.深圳 C.珠海 D.汕头
8.秦老师说:“20世纪中国发生了3次巨变产生3位伟人”。下列学生的回答不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孙中山
B.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毛泽东
C.改革开放——邓小平
D.国有企业改革——江泽民BD9.下列内容反映的会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D10.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右图是陈老师上课时的板书设计,请你为该板书内容设计一个恰当的主题( )
A.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B.改革开放
C.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
D.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B二、非选择题
1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八大背景:基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中国需要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需要拨乱反正;人们盼望安定团结的局面。(2)从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20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曲折过程?从这一曲折过程中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曲折过程:八大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由于对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和对国情的错误认识,出现了“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在此期间,经济建设仍有一定的发展(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或广大干部群众对错误路线进行抵制)。认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经曲折,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3)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作出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上来的战略决策,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十四年来,我们从事的事业,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是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材料二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立下了一张字据。这件事情当时在全国引起了极大争议。但是,1979年秋,小岗村却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缴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
材料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1)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于哪一年?其标志是什么?为什么?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2)材料二中,小岗村18户农民的什么做法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分田到户。
(3)党和国家在小岗村农民做法的基础上,在全国推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空前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4)十四大以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又有了怎样的发展?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步伐,大中型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小型企业采取联合、改组等方式,加快企业改革步伐。(5)“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事情?设立经济特区。
(6)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