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现代诗两首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6.现代诗两首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2-24 09:0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 6.现代诗两首 huái yān fén chì 踞 莽 隘 巅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云彩  神采飞扬  诚恳  开垦土地
B.暄响  寒暄客套  窗扉  敞开心扉
C.炫耀  耀武扬威  慰藉  声名狼藉
D.忧郁  犹豫不决  清凉  青山绿水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B.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C.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D.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解析】A项应为“竟/没有/些微的损坏”。BA4.品读课文,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1)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________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
A.蹲踞 B.盘踞 C.停留
(2)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________的槐花香的季节?……( )
A.浓浓 B.淡淡 C.幽幽
(3)蝉翼般轻轻________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
A.飘落 B.滑落 C.降落ABB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席慕蓉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因为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也是她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
B.《长城谣》这首诗对于当代的中学生是不陌生的。
C.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故园,是游玩的好季节。
D.实现中国梦,要求我们不仅在物质上强大起来,更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解析】A项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可把“因为”改为“因此”;B项不合逻辑,可在“中学生”后加“来说”或“而言”;C项主宾搭配不当,可将“好季节”改为“好地方”。D6.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恩怨
(2)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3)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A.夸张  排比  夸张       B.拟人  夸张  比喻
C.拟人  排比  比喻       D.借代  夸张  夸张C阅读《长城谣》,回答下列问题。
7.诗中的“你”指什么?运用第二人称有什么作用?
长城 运用第二人称给人以亲切感,便于作者直接抒发感情。
8.你怎样理解“我不眠的梦中”这句话的含义?
诗人希望有梦,在梦里回故乡。但是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乡思乡愁让诗人难以成眠。
9.结合全诗说说在诗人的心中“长城”仅仅是民族的象征吗?
不仅仅是民族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博大的精神,更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二)
阅读《一片槐树叶》,回答下列问题。
10.请分析第一节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
诗人初见槐树叶,如回故土,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但又很快回到了现实,心情变得伤感:飘零在外,有家难归,伤心而又无奈。
11.“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什么深刻含义?
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也许指古老的中国文化,也许指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诗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执着的追求。12.假如在“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里,席慕蓉和纪弦在长城相遇,你认为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席慕蓉:“纪兄,幸会幸会。前来享受‘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了?”纪弦:“是啊!顺便也来感受感受那曾经争战的历史。你的《长城谣》我都背得很熟练了。”席慕蓉:“香港、澳门已经回归了,希望在我们的有生之年能够看见祖国的统一。”(三)
乡愁
席慕蓉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13.这首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时间顺序14.写笛声有何作用?
用月夜的笛声营造整首诗的缓慢低回及凄清的氛围,把人带入梦境般的意境。
15.诗人是怎样点出乡愁的?
用一个创造性的比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点出乡愁。16.八年级下册,诗歌《长城谣》和《一片槐树叶》的学习结束后,老师联系七年级学习过的诗歌《乡愁》,在班上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次活动的主题拟定为:“‘乡愁诗’的初步探究”。
假如你参与这次活动,请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知识整理】将相关内容填写在A、B处。(2)【话题探究】根据下面的信息,说说我们在欣赏“乡愁诗”时应注意什么。
《长城谣》: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长城、黄河自然成了她寄托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
《一片槐树叶》:诗人曾在南京、扬州、上海等地留下了足迹,所以诗中有“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的句子。
《乡愁》:诗人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按诗人自己的说法,这首诗“蛮写实的”。
我们欣赏“乡愁诗”时,必须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写作背景)。(3)【乡愁体验】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乡愁”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之一。“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李白客居他乡时床前如霜的月色;“乡愁”是杜甫久历战乱时心中胜过万金的家书; 。“乡愁”是范仲淹边塞戍守时难以下肚的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