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画汽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画汽车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02-24 14:5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7.画汽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浅显的汽车相关知识。通过对汽车外形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外形新颖、本领高超的汽车。
2.在观察体验中了解汽车的外部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汽车的功能、外形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表现出造型新颖、外形特征突出的汽车。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观察分析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课件、汽车图片、水彩笔、油画棒、8开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公共汽车、小轿车、越野车、大货车……我们身边的汽车多又多。看,小朋友们想象出各种新功能的汽车,你能认出课中展示的汽车都是什么汽车吗?
二、欣赏探究
1.了解汽车的外形特点
(1)说一说,14页下面这辆花汽车的外观有哪几部分 它们分别由什么形状组成,都有什么功能?
(2).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种类的汽车?各有什么本领?从外形看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3).从汽车的外形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可以用什么形状来概括?
师生共同分析以上问题,利用课件与学生一起反馈。
2.引导学生创新
(1)教师利用课件介绍几种现代化新型汽车。
(2)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品。
师:你喜欢那幅学生作品?为什么?
那幅作品中的汽车与街上看到的不同,有自己的创意?
(3)想一想,你准备画一辆什么样的汽车 它有什么特点?
三、示范解疑
教师示范一种自己心中的新型汽车,强调如何体现新功能特点。
四、艺术实践
发挥你的想象力,画一辆用各种形状组合而成的汽车。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浅显的汽车相关知识。通过对汽车外形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并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外形新颖、本领高超的汽车。
2.在观察体验中了解汽车的外部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汽车的功能、外形特点及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表现出造型新颖、外形特征突出的汽车。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观察分析法、演示法。
教学准备:
课件、汽车图片、水彩笔、油画棒、8开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艺术实践
学生继续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1.观察学生的构思构图情况。
2.了解学生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3.了解学生中很有思路但难于表现的情况,予以帮助。
4.了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辅导。
二、展示评价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评价。
(1)画面是否丰满,汽车的特点是否突出。
(2)是否有创新。
(3)作画中是否踏实认真。
2.展示几幅学生用其他方法表现的汽车作品,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学习。
板书设计:
画汽车
第6课
漂亮的建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建筑的含义。通过对比欣赏经典建筑的图片,初步感受建筑的形状与色彩特征,了解建筑的不同用途。应用画、撕、剪、贴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各种形状组合表现漂亮的建筑。
2.通过对建筑艺术的观察、体验,感受建筑的美感,提高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对建筑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建筑含义,感受建筑的形状、色彩特征和不同用途。
教学难点:
大胆展开想象,应用画、撕、剪、贴的方法,以各种形状组合和装饰,表现漂亮的建筑作品。
教学方法:
欣赏探究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剪子、胶棒、画报、彩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北京天坛祈年殿》,师:这座漂亮的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三层的圆顶、蓝色的琉璃瓦、红色的门窗、白色的基座和栏杆,真好看!
请你模仿本文对建筑的描述方法,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好看建筑。
二、欣赏探究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17页的6幅图片
1.认一认,图片中的建筑,并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2.想一想,这六座建筑的外形和色彩有什么不同?
3.说一说,家乡都有哪些漂亮的建筑,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欣赏了这些漂亮的建筑之后,你想用什么方法表现你心目中的建筑呢?
观察18页的学生作品,看一看他们是怎样表现的。
三、示范解疑
教师示范遮挡的部分。
四、艺术实践
欣赏本课中的建筑图片。将彩色纸或其他纸撕、剪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并用粘贴、画的方法完成一幅有特点、美观的建筑画。
学生自己选择材质进行创作,教师巡视。
板书设计:
漂亮的建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建筑的含义。通过对比欣赏经典建筑的图片,初步感受建筑的形状与色彩特征,了解建筑的不同用途。应用画、撕、剪、贴的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各种形状组合表现漂亮的建筑。
2.通过对建筑艺术的观察、体验,感受建筑的美感,提高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对建筑文化的热爱之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建筑含义,感受建筑的形状、色彩特征和不同用途。
教学难点:
大胆展开想象,应用画、撕、剪、贴的方法,以各种形状组合和装饰,表现漂亮的建筑作品。
教学方法:
欣赏探究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剪子、胶棒、画报、彩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艺术实践
学生继续创作,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在创作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及时给予鼓励,使他们养成自信的创作习惯。
二、展示评价
你最喜欢哪座建筑,为什么?请创造者讲解作画思路(建筑的用处、外形、色彩)。
通过欣赏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作品。
板书设计:
漂亮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