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1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走近作者
丁肇中,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出生。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47年,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了新的基本粒子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于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词语积累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修身: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文体知识
说理演讲词属于演讲词的一种,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正确、深刻的论点,使用确凿的、充足的、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进行富有逻辑性的论证。
◆主题解说
本文由古代文化典籍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作者自己的例子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号召中国学生追求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这样才能有所建树。liào rú zhào cuò 裔 熹 彷 袖 B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提出的这一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________。
②董存瑞、雷锋、张海迪……英雄、楷模人物以其信仰、人格与壮举,将真善美________得淋漓尽致,为中学生的心灵送来了明丽的阳光,成为其崇拜的一类偶像。
③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_______,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④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________自己。
A.解答 演绎 探索 探寻 B.破解 演示 探究 探询
C.解答 演示 探求 探问 D.破解 演绎 探察 探讨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管这条路有多难,他却决心要走下去,走到那光辉的终点。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开展“无烟日”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解析】A项关联词运用不当,应将“却”改为“都”。B项两面对一面,应在“是”后面加“能否”。C项句子成分残缺,应在“保护”后面加“意识”。D5.(2016,长沙)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深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②这时的景与物都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景与物了,它昭示着一种道理,喻示着一种理念。
③看到黎明时,我们感悟到它冲破黑暗的力量;看到朝阳时,我们同样感悟到它孕育希望的艰难。
④有时,景与物也昭示着一种自然哲理。
⑤俗话说:“万物皆有理。”
⑥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阔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
⑦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
A.⑤⑥⑦①④③② B.④⑥⑦①③②⑤
C.④①⑦⑥⑤③② D.⑤⑦⑥①②③④A【解析】此题可采用排除法作答。⑤为总起性语句,应排在最前面,故排除选项B、C。⑥与⑦的排序根据①可知⑥(“深思”)在前,⑦(“遐想”)在后,这样即可得出正确答案为A。有关“格物致知”的名言,学者先要会疑。——程颐,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培根,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山居者知山,林居者知林,耕者知原,渔者知泽。,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古波斯·萨迪,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列宁,,)6.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作者 ,是美籍华裔 家。 奖获得者。
(2)“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经典《 》中的《 》篇。宋代朱熹抽取《 》中的《 》《中庸》两篇,和《 》《孟子》编在一起,称为“四书”。丁肇中物理学诺贝尔物理学礼记大学礼记大学论语(一)
阅读课文3—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7.这几段文字的论点是( )
A.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B.王阳明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C.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D.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8.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
采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A9.这三段文字是如何紧扣全文的中心论点的?
作者提倡格物致知精神。首先论证在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格物致知并不是作者所倡导的“格物致知”即实验,这一点必须讲明白,不然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以为作者老调重弹。为了把这点论述清楚,作者除了分析“格物致知”在中国的起源以论证它的真实目的外,还举了大理论家王阳明的例子,这就非常富有代表性,很有说服力。10.从你平时的语言积累中摘录一句名言,以论证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实践出真知(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1.请结合课文内容,以学习实际为例,说说我们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精神。
【解析】可从中国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或我们需要面对今天的世界环境等角度结合学习实际加以论述。(二)(2016,威海)
谈独立思考
茅盾
①有人问:如何能独立思考?
②我想:不读书者不一定就不能独立思考;然而,读死书、死读书、只读一面的书而不读反面的和其他多方面的书,却往往会养成思考时的“扶杖而行”,以致最后弄到独立思考能力的萎缩。
③眼睛只看上边、不看下边的人,耳朵只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批评的人,常常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别人的人,他们面前的可能的危险是:让“独自”思考顶替了独立思考。
④如果广博的知识是孕育独立思考的。那么,哺养独立思考的便应是民主的精神。⑧前人的经验和独立思考的成果,应当是后人所借以进行独立思考的资本,而不是窒息独立思考的偶像。
⑨从前有些“诗礼之家”,有一套教养子女的规矩:自孩提以至成长,必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是把儿童放在抽出了空气的玻璃罩内的办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不是书呆子,便是精神上失去平衡的畸形人,是经不起风霜的软体人。当然也不会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⑩“诗礼之家”现在没有了,我盼望这样的教养方法也和它一同地永远消逝。12.全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
13.第⑤段中的“井底之蛙”“应声虫”“日驰数百里的驿马”分别指哪种人?
“井底之蛙”比喻孤陋寡闻的人,“应声虫”比喻人云亦云的人,“日驰数百里的驿马”比喻只知埋头苦干的人。
14.第⑦段作者说“这真是可笑的矛盾”,请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对“矛盾”的理解。
①赞扬模仿自己的幼儿与批评渐臻成熟少年的矛盾。②少年能够独立思考时,大人应该表扬与骂他们不肖之间的矛盾。对比论证15.请用一句话写出第⑨段的主要观点。
“诗礼之家”的培养方法培养不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16.结合全文,请说说要成为独立思考的人需具备哪些条件。
拥有广博的知识、民主的精神、良好的外部环境。17.读下面漫画,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感想。
做任何事都不能只谈理论,而不注重实效,要敢于实践,大胆创新。18.请从下面的一则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名陶知行,因他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才改名陶行知。一天,他去修理母亲的表时,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次日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看着修表匠把表拆了又装的全过程。当晚,他在亨利表店买到了修表工具,和几个学生动手拆装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告成功,他和学生们高兴得不亦乐乎。
论点: 。实践出真知,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19.本文开篇先提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论题,然后举事例讲道理论证了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请你以“小事不小”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150字左右)
小事可以锻炼一个人的品质,反映一个人的素养。粒米成箩,聚沙成塔,以小见大。就拿现在人过马路闯红灯说起吧,现在很多行人为了图方便,即使是红灯,也当没有看见,横冲直闯,轻则引起交通堵塞,重则酿成人员伤亡。为了这件小事,可能丢掉性命,值得吗?为什么不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