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7-02-24 17:1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目标
1、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互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善于发现美
感受美、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2、通过欣赏江南丝竹乐《春江花月夜》,感受大自然的盎然生机,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感情。
二、知识能力目标
1、能够记住《春江花月夜》的音乐主题,能在听赏之后,用简单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2、要求学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内容及创作特点。
3、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体会音色、速度、力度与乐曲内容,情绪之间的联系。
2学情分析
聆听《春江花月夜》感受音乐中所表现的大自然的美,在视觉和听觉上产生互动。初步了解民族音乐“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发现美、辨别美、理解美、享受美的能力。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爱我中华”的种子。
3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视觉与听觉上的互动,让学生能自主地去发现美欣赏美,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难点:对音乐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感受中国标意性器乐曲的自律美及内在的情感表达。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1、随江南丝竹《春江花月夜》音乐进教室。
2、播放民族管弦乐队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实况资料片断,进入游戏环节“你问我答”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谈出民族管弦乐的编制以及《春江花月夜》的有关知识。展示本曲主奏乐器图片。
学生:你问我答
[设计意图:播放民族管弦乐队实况资料让学生从视觉的角度加深对民族乐器的认识。学生分成两组,甲组提出问题乙组回答,问题可以是学生知道的或想知道的,答对题多的组获胜。充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在游戏中边玩边学]
师:总结
活动2【讲授】简介《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名叫《夕阳箫鼓》或《夕阳箫歌》,按照音乐标题理解,乐曲内容可能是描写夕阳西下时,在江面的船上演奏箫鼓的情景。
193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会”柳尧章、郑勤文,根据这首琵琶古曲改编成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他们借乐曲的诗情画意,将其定名为《春江花月夜》,并为各段加上了我们当前演奏中常用的一套小标题。
《春江花月夜》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项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宛若月夜春江般的迷人景色。它尽情赞美了祖国江南的秀丽风姿。使人感到它就象一幅画工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长卷山水画,十分引人赏爱。
此曲的演奏形式很灵活,人多时,可达数十人;人少时,只需琵琶、二胡、箫,三位演奏员即可。由此可见,旋律在乐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活动3【活动】视唱两段音乐主题
例:《江楼钟鼓》主题片断。
例:《月上东山》主题片段
设计意图[熟悉乐曲的旋律,以及感受乐曲的旋律美]
活动4【活动】以音乐艺术为载体、感受大自然之美——逐段欣赏
师:在具有鲜明标题性的同时又兼容广阔的理解、想象,这是我国古曲音乐的一大特点。这首乐曲共分八段,分别冠以“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矣乃归舟”和“尾声”,这几个赋有诗情画意的小标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容。
1、江楼钟鼓,同时播放与乐曲意境相近的风光片。
提示:
引子部分使用的主要乐器有哪些
根据自己的理解,这些乐器描绘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
主题音乐部分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讨论:(略)
师:江楼钟鼓包括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引子,描绘性较强,给人以写实的印象;第二部分更多地是情感的抒发,但它也会使人联想到落日余辉,江上微波,钟楼耸立的南国风光,给人以写意的印象。
2、月上东山
提示:
这段音乐与江楼钟鼓的主题相似吗 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段落的结尾有无联系
3、花影层叠
提示:在欣赏时注意,这段音乐为什么会引起你对花影层叠的想象 它使用了什么乐器 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4、水云深际
提示:这段音乐先在底音区发展,然后提高一个八度,其旋律浓厚而底沉,犹如连绵起伏的江水后浪推前浪随后,运用了一连串弱拍或弱位置上的颤音,犹如水鸟一忽儿在浪花上嬉戏,一会儿又在云际飞翔鸣叫,给人以清新活泼之感。
师: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有这样两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它可以用来概括这段音乐的意境——水天一色,一望无际,可以说是很贴切的。这段音乐使乐曲的情绪由优美转向壮阔。
[设计意图: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画面,启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
5、渔歌唱晚
提示:
这段音乐模拟的渔歌用的是什么乐器
这段音乐的前后有什么不同
这段音乐使你产生什么联想
师:渔民晚归,喜唱渔歌。他们在悠然自得之中,也不乏风趣和幽默。
6、洄澜拍岸
提示:琵琶“扫弦”“轮指”的技法,使你产生什么联想
这段音乐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7、矣乃归舟
矣乃:读音为“ǎī
nǎī”,象声词,形容摇橹的声音。
提示:乐曲的速度、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
古筝声音给你什么印象
8、尾声
提示:尾声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情绪如何
师:尾声的音乐飘渺而悠长,好象轻舟远去,春江呈现出万籁俱寂的气氛。
活动5【活动】欣赏全曲
展示:播放音乐意境画面及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实况画面和主奏乐器的气氛。
思考:体会音乐通过旋律、和声、节奏等基本表现要素,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以及景色的变化,交流听完这首乐曲后的感受。
学生回答:(略)
[设计意图:把个个段落联系起来进行想象,让学生随着乐器声音的变换、节奏速度的变化,领略民族器乐的魅力,再配以古诗、风景图片,让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图画、想着古诗,步入民族音乐的优雅殿堂,从而使音乐教学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活动6【讲授】总结全课内容
春江花月夜以乐写景,借景抒情,这是它重要的艺术特点,就景而言,它是动是有静,静中有动,由远及近,由近而远,有时朦胧有时清晰;就情而言忽而沉思,忽而沸腾,或一人悠然自得,或众人欢呼雀跃,从曲式结构看,“换头合尾”的创作手法,使乐曲即明确地划分了段落,又使段落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可说是“变中有不变,不就中有变”。从表现手法看,它借助于多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及丰富的演奏技巧形象的描绘了宛如月夜春江般的迷人景色,尽情的赞美了祖国江南的秀丽风姿。你们说咱们中国的民乐美不美 为了发扬中国的音乐文化,并把它推向世界,许多音乐人都在努力,许多我们的同龄朋友,比如那些学习民乐的同学也在努力。而我们呢 就奉献一封热爱吧!课后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
活动7【练习】课后作业
用诗歌、散文、绘画中的任何一种形式来描绘《春江花月夜》中的一段,数段或全曲的意境。
下节课,就乐曲包含于其中的广阔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它的艺术特点及在创作手法上的一些视觉、听觉形象的描绘,继续进行探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