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5.空城计 重点聚焦
简析诸葛亮、司马懿的性格特征.面对兵临城下的危局,诸葛亮有条不紊地安排好“空城计”,说明他从容镇定;他料到司马懿疑心重,借他的疑心来使自己的计谋得以成功,体现出诸葛亮足智多谋、处乱不惊、神机妙算、临危不惧的性格特征.
司马懿自认为孔明想暗算他,认为自己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结果还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体现了司马懿疑心重、老谋深算、多疑自负、狡诈多端的性格特征.难点突破
文章多次写到诸葛亮的“笑”,你怎样理解他的“笑”?
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第一次的“笑”是为了迷惑敌人,是
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笑,是一种假笑.第二次的“笑”是见魏军远去
后无比高兴的笑,是胜利的笑,也是庆幸的笑.第三次的“笑”是对司马懿多疑愚蠢的嘲笑,也是为自己感到自豪的笑.难点突破
文章多次写到诸葛亮的“笑”,你怎样理解他的“笑”?
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第一次的“笑”是为了迷惑敌人,是
故作轻松、故作姿态的笑,是一种假笑.第二次的“笑”是见魏军远去
后无比高兴的笑,是胜利的笑,也是庆幸的笑.第三次的“笑”是对司马懿多疑愚蠢的嘲笑,也是为自己感到自豪的笑.◆拓展延伸
与诸葛亮有关的俗语
(1)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2)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3)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4)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5)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懿 pù 氅 guān fǔ qì 惊讶、受惊的样子 完结,终了 拍 逃跑,逃走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
B.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C.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
D.“将旌旗尽皆隐匿;……吾自有计”。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D5.(1)小说是一种以塑造___________为中心,通过_______________的叙述和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
(2)《空城计》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这部名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时期小说家____________。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6.名著阅读。
(1)请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各句对应的历史人物。
①温酒斩华雄( ) ②威震长坂坡( )
③赔了夫人又折兵( ) ④白帝城托孤( )
(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写到晋国司马炎灭了吴国,俘虏了吴王孙皓。司马炎叫孙皓坐时说:“朕设此座久也!”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茅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关羽张飞周瑜刘备我早就想来吴国了(一)
请阅读“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这部分内容,然后答题。
7.下面的语句属于什么描写?是以谁的视角来写的?有什么作用?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神态描写,从司马懿的视角来写,突出了诸葛亮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性格特征。
8.诸葛亮为什么不弃城逃走?用文中语句回答。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9.“懿看毕大疑”,他疑的是什么呢?
生平谨慎的诸葛亮绝对不会守着一座空城来犯险,城中肯定有埋伏(用文中原句“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回答亦可)
10.选文明写司马懿,实际暗写诸葛亮,这用的是一种什么手法?表现了诸葛亮哪一方面的特点?
侧面烘托,表现了他机智勇敢和知己知彼的特点。
11.从司马懿的行为和与其子的对话中,可看出司马懿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一个疑心重、狡诈多端、刚愎自用的人。
12.假如此次带兵而来的是司马昭,诸葛亮又会如何应付,请你设想一下。(50字左右)
提示:合情合理即可。(二)____________(原创)
①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②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③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④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⑤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13.给短文拟写一个标题。
诸葛亮舌战群儒
14.翻译“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
曹操挟持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来发号施令。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虽然有口,却难以辩析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 16.第④段中“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心理描写,表现了诸葛亮精明,有洞察力。17.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举行了一个“读名著,知三国”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猜猜《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 )
徐庶进曹营——( )
(2)写出《三国演义》中的两个故事,并写出人名。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借不还一言不发刘备三顾茅庐曹操煮酒论英雄(3)自古以来,对曹操的评论不一。请结合本文以及下面的几则材料,探究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英雄。
材料一:毛泽东喜欢曹操其人其诗,赞其人是大英雄,称其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材料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曹操)固一世之雄也。
材料三:许劭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材料四:陈寿对曹操“鞭挞宇内”的统一事业予以肯定,称他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可以说是英雄,也可以说是奸雄,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一:曹操是一个英雄,他唯才是举,有远见卓识,是一流的政治家,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是一流的军事家,他对酒当歌,慷慨赋诗,是一流的文学家。示例二:曹操是一个奸雄。从他处事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虚伪奸诈、老谋深算、嫉贤妒能、阴险狠毒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