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习题课件: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年级下册地理习题课件: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02-24 21:0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典例精讲
例1:按照“风成说”的原理,黄土高原的黄土主要是下列什么风带来的(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西北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所以其黄土主要是西北风吹来的。
答案:C例2:关于古代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河是黄土高原的灌溉水源
B.古代的黄土高原气候湿润
C.山西煤炭资源丰富,说明古代该地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
D.古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黄土高原成为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是因为黄河为该地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古代的黄土高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成片,水土流失现象并不严重。
答案:D解析:A展示的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景观;B展示的是森林景观,作为拥有中国最大林区的东北地区,自然有这样的景观;C选项,东北位于我国最北部,冬季气温最低,形成了自然奇观——雾凇;D图片上反映的是机械收割水稻的场景,被誉为“北大仓”的东北因为气候冷湿,也能种植水稻。需要区分的是,东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有着共同特点——气温低,但是有较大的差异,东北因为纬度高成为中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而青藏地区因为海拔高成为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答案:A 一、文明的摇篮
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 。
2.文明的摇篮:在黄土高原这片黄土地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
二、风吹来的黄土
3.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除一些石质山体外,地表覆盖着深厚的黄土。黄土层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
4.形成原因:“ ”。秦岭风成说5.黄土地貌景观: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 的侵蚀。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三、严重的水土流失
6.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这里的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疏松的黄土在缺少植被保护的情况下,很容易引起 。特别是每遇暴雨,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7.危害: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流水水土流失四、水土保持
8.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9.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1.读图,小华家在黄土高原,学校就在她家对面,但她每天却要绕道而行,这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 )
A.河网密布、绿洲点点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2.(2016·广安)有关黄土高原说法正确的是( )
A.植被茂密,覆盖率高 B.生态环境良好,不需要治理
C.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D.能源资源贫乏,特别是煤矿资源DC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A.水成说
B.风水雨相说
C.风成说
D.冰川作用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
D.土质、降水、地形CD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是( )
A.水土流失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B.水土流失加速了山地岩石风化,使沟谷扩大,小沟谷互相连结,使耕地扩大
C.水土流失使细沙增多,导致沙尘暴日益严重
D.水土流失使河流淤积,形成大量河滩地
6.下列关于解决黄土高原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B.把黄土高原的人口全部迁移到其他地方去
C.从事农业生产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D.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AB7.要实现黄土高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是( )
A.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B.提高粮食产量
C.大力发展交通
D.大力发展旅游业A读“黄河干流示意图”,回答8~9题。
8.我国古籍中以“河水一石,其泥六斗”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这种状况出现在黄河的什么河段(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图示区域严重的自然灾害有( )
①水旱灾害 ②台风 ③寒潮 ④水土侵蚀 ⑤火山爆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③④⑤CA10.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人口的增长会导致 减少和 增加,然后人们便无节制地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频繁,从而导致农作物产量 。于是人们又以 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粮食,从而又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2)你认为要改变本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使人地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治理水土流失人均耕地燃料需求破坏植被自然灾害下降扩大荒地开垦面积11.黄土高原分布省区不包括( )
A.山西省 B.山东省 C.甘肃省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2.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13.下列说法,属于黄土高原环境脆弱表现的是( )
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 B.处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频繁BCC14.(2016·益阳)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C15.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下列关于生态建设采取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 
③大力发展畜牧业 
④实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A16.(2016·荆州)中新社西安2015年11月8日电 最新对中国黄土高原进行的水土保持生态考察结果显示,黄河的年均输沙量已从16亿吨减少到本世纪的3亿吨左右,减幅达80%,但专家强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下列措施对黄河输沙量减少影响最小的是( )
A.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B.缓坡建梯田,坡脚建挡土坝、护坡
C.沟谷中修筑土坝
D.下游引黄淤灌D17.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B ,C 。
(2)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 。太行山秦岭沟壑纵横(3)科学家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提出很多解释,其中“ ”得到广泛的认同。
(4)黄土高原上分布广泛的三种黄土地貌是 、黄土峁。
(5)黄土高原为我国 最严重的地区,其中自然原因有:
①植被 ;②降水 ;③土质 。风成说黄土塬、黄土梁水土流失覆盖较差集中疏松(6)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取的措施是( )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