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5次写作训练
课题:《在记叙文中巧用议论》
【课标分析】
1.能利用工具书识字词;规范书写。
2.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学会复述、转述、即席讲话和主题演讲,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交流的水平。
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教学重点、难点】
1、教材分析
记叙文无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必须具有真情实感。记叙文中恰当插入抒情和议论的句子进行渲染可以直接点明人物的思想性格,评价人物,阐明所写事件的本质意义;可以更鲜明地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可以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抒发出来,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也可以使作者的见解获得恰倒好处的表现,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学生大多在千方百计地运用,但往往造成以下的后果:①立意肤浅。②抒情和议论的内容与记叙的内容不能有机地融合,有游离或孤独之感,形成两张皮。③缺乏真情实感,只是套话俗话。例如:“啊,多美啊!”“这是多么叫人感动啊!”,因此,进行这一次作文训练很有必要。
2、教学重点
叙述与议论的结合。
3、教学难点
精当的议论。
【学情分析】
在作文中说道理并不难,就像我们每天跟人交流时都要发表看法,甚至与人争论一样,是很自然的事。
1、在阅读教学中对这种叙述与议论的结合已给予点拨,学生对此应有所掌握。
2、如何紧扣叙述,恰当地发表议论,需教师加以指导。
【教学目标】
1、把握作文中议论的作用。
2、学会运用议论语言,使文章见解深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请一同学自愿讲述画龙点睛的故事
教师讲解: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一两句议论,有时就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
二、
自主学习、交流探究
【活动一】要点点拨
1、
议论是用来表明自己的看法,观点和见解的文字。
2、怎样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
(1)记叙文的议论
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事物发表的意见、主张或看法。
(2)在记叙文中恰当地使用议论,可以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感性的知识上升到理性,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
A、议论用在记叙文的开头的作用-------a、总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
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篇部分。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b.
开宗明义,提挈全篇。
即在文章开头作精要议论,以提示全文中心并引起下文。茅盾在《白杨礼赞》中开篇即写:“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高度概括了白杨树的特征,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
B、议论用在记叙文中间的作用。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然而能在记叙中恰当的穿插议论,会使文章锦上添花。在记叙文的段与段之间穿插议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如《孔乙己》中
“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C、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的作用
这种议论一般是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之事的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是为了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有的议论用在记叙文的结尾既是对全文的总结,发出号召,又是点明或深化中心思想。
中考满分作文
《那微笑改变了我》
(江苏盐城例文)的结尾
这是何等普通的一笑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却让我始终不能忘却,它使我第一次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东西,尽管那只是淡淡的一笑。许多年以来,那微笑一直深深埋于我的心中,……或许,这句诗会表达它的含义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点评:这篇作文写了一件事改变“我”过去的观念,使自己深受影响,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常带着微笑去帮助别人。虽着墨不多,但议论升华了主题。“微笑”作为一种精神象征,昭示了人与人之间真诚关怀的力量。
3、记叙文中的议论的要求综述:
(1)要少而精。
叙述中的议论应是“点睛之笔”,所以话不在多而在精。它是叙述与描写的总结与升华,应一语中的,能启迪读者的思考,或引起读者的共鸣,切忌长篇大论或肆意抒情,以至喧宾夺主,影响了记叙文体。
(2)要贴切、自然。
记叙文中的议论是建立在叙述与描写的基础上的,必须使所议之题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不虚假,使读者有水到渠成之感,有情真意切之感。议论部分还应特别注意力求角度新颖,含义深刻。
(3)抒情与议论密不可分。
在记叙文中,有时议论的过程中不仅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同时也表明了作者的好恶喜怒,洋溢着感彩,这种和抒情密切结合的议论,既要“以理服人”,又要“动之以情”,这样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设计意图】活动一为达成教学目标1“把握作文中议论的作用。”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等。活动评价注意:
语言表述通顺流畅,要点齐全。
【活动二】例文导引
发生在我班的一件事
星期三那天,我班发生了一件“破天荒”的大事--有人吸圆珠笔油了!
早上数学课,教室里鸦雀无声,张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讲解和倍、差倍应用题,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着。突然,张老师大声说道:“你,怎么在弄的 ”同学们愣了愣,纷纷转过头,顺着老师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吕言之桌上、书上、脸上、嘴上、牙齿上、舌头上一片狼藉,到处是蓝蓝的圆珠笔油。看他像个青面獠牙的外星人,同学们不由得哄堂大笑起来。张老师严厉地说:“你到门口给我去站着,好好反省反省。”吕言之若无其事地走到门口,嬉皮笑脸地一站,真是死猪不怕热水烫。
好不容易挨到了下课,狼狈不堪的吕言之快速冲往操场边的水龙头处。爱看热闹的同学,就像抓拍镜头的记者,迅速跟上。等大家赶到时,吕言之正在大洗一通,瞧他一会儿漱口,一会儿用舌头尖添牙齿,一会儿用手抓舌头,那熊样儿又滑稽又好笑。后来,他干脆撩起衣服使劲地擦嘴、牙齿和舌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没彻底洗干净。这时,我走过去打趣道“驴头儿,圆珠笔油好喝吗 ”吕言之听了面红耳赤、哭笑不得。
上课铃又响了,吕言之无可奈何地走进教室,心神不定地又上完了一堂课,又急冲冲地跑向水龙头,大洗一通,总算把嘴里的那些怪味给洗掉了。
我的同学--吕言之,上课不专心听讲,闲得把圆珠笔当零食啃。这不,把圆珠笔油吸进嘴里去了。这不光影响了别人,还害了自己。
【设计意图】活动二为达成教学目标2“学会运用议论语言,使文章见解深刻。”主要运用的活动策略有:活动教学必须与教学目标相一致;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统一;学生主体性策略、互动性策略等。活动评价注意:
语言表述通顺流畅,要点齐全。
三、综合建模-----实战演练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历经磨难、苦尽甘来的幸福?有没有眉飞色舞、兴奋不已的激动 有没有愁眉苦脸、彷徨无助的孤独?有没有甜甜的感动和温馨?有没有酸酸的委屈和失落……请回忆曾经触动你心灵深处的事件或场面,以《珍藏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内容要具体,中心要明确,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恰当运用议论等表达方式。
【板书设计】
在记叙文中巧用议论
位置:开头、中间、结尾
要少而精。
要求
要贴切、自然。
抒情与议论密不可分。
【当堂检测】
完成“实战演练”
【作业设计】
A层:交换批改,并修改自己的习作。
B层:根据组长的批改做简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