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学歌曲《我听见时光的声音》,初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并能较准确、自然地演唱。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歌唱、表演等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理解歌曲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理解歌曲的情感并从中受到启发,畅谈理想。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较准确、自然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2.难点:能基本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并能较准确、自然地歌唱。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导入
1.欣赏歌曲:男声独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2.交流: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及表达的情感等。
3.过渡。
设计说明:
结合欣赏与演唱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情感,并引出“歌曲的演唱形式”这一音乐常识,也为后面的歌唱教学作铺垫。
4.1.2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学唱歌曲《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初步感受歌曲
(1)听录音范唱。
(2)交流:歌曲的情绪和演唱形式。
(3)再听录音范唱。
思考并交流:歌曲的旋律有哪些特点
设计说明:
学生对描写自己的、用亲切的通俗唱法演唱的流行歌曲会产生兴趣,通过欣赏感受童声合唱的演唱形式;边欣赏边思考歌曲旋律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与本领去发现歌曲的演唱难点,同时也是进一步熟悉歌曲旋律的过程。
2.学唱歌曲
(1)跟随钢琴伴奏,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设计说明:
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让学生轻声哼唱歌曲旋律,注意到弱起的乐节与乐句,气口的安排等,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2)听教师范唱。
思考:根据歌曲情绪及旋律特点,歌曲可分为几部分
(3)跟随范唱轻声唱歌词。
(4)跟随钢琴伴奏演唱歌曲。
(5)师生对唱,及时发现并纠正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设计说明:
通过再次聆听范唱,学生对歌曲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尝试着分析歌曲二段体式的结构,为能准确、自然地演唱歌曲打下基础,同时能帮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在纠正演唱中出现的问题时,特别注意“长大了”唱了五次,只有最后是切分节奏,这里随钢琴伴奏基本唱准即可。
3.歌曲处理
(1)思考并交流: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
(2)完整地演唱歌曲。
(3)小结。
设计说明:
在逐渐熟练后,引导学生找出最感动自己的歌词,尽量用歌声(力度、表情、逻辑重音、高潮)表现出来。
活动2【活动】三.拓展与延伸
1.师生一起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表演。
2.师生话心声。
设计说明:
教师通过演唱《长大后我成了你》抒发并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可即兴演唱自己喜欢的符合本课主题的歌曲,进一步升华内心所体验到的情感。
3.师生一同演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后半段,并创编歌词。
设计说明:
对“歌曲的演唱形式”在师生二重唱、齐唱等过程中逐渐渗透;创编“我的未来不是梦”后面一句歌词,进一步唤起了学生对未来和理想的憧憬,并用歌声畅谈理想。
四.在歌曲《我听见时光的声音》的演唱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