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9课岳麓版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2课时Contents Page目 录 页知识点一 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知识点二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工厂制度机器大生产2.企
业规模经营权所有权手工工场与工厂的相同点
(1)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
(2)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归纳总结①原因: 后,工业国生产出大量工业产品。
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 的改进和通讯
技术的发明也起到推动作用。
②表现:贸易增长最初发生在 ,英国长期处
于“ ”的地位。自由贸易促进了国际贸易
的增长,欧美其他工业国开始分享英国的中心地位。(1)国际贸易的发展工业革命交通运输欧洲内部世界工厂(2)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加强了投资国与资金接受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引导了资本输入国的 。
(3)武力逼迫:欧美工业国动用武力逼迫落后国满足
和 的要求,甚至直接实行殖民统治。
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 为主导的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生产方向欧美工业国投资通商3.影响投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历程图解识记主题一: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史料 新兴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手工作坊……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导读 史料有两个层意。其一反映了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是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手工作坊。其二反映出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把社会关系简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史料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史料反映的现象可以用来说明什么问题?
答案 工人在工厂里按机器设备的速度而统一工作,即在机器大工业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统一的工作组织和纪律。主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其基本特点1.形成过程
(1)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早期殖民扩张。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2.基本特点
(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2)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3)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4)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
(5)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史料一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导读 史料说明世界市场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史料二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导读 明确关键词的内涵是解答经典史料的突破口,史料二中“建设性使命”内涵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美地区旧的生产方式解体,加快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进程。史料 下表为格林尼治时间大事记阅读上表,对格林尼治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的历史进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分析国际标准时间形成的历史条件。
答案 阶段和理由:(示例)
第一阶段:1880年前,格林尼治时间成为英国标准时间;第二阶段:1880~1884年,英国标准时间成为国际标准时间。历史条件:①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交通、通讯的出现,产生了确立统一标准时间的需求和技术条件。②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世界各地人员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往来范围不断扩大,对制定国际标准时间的需求日益迫切。③英国是当时政治、经济大国,在全球拥有众多殖民地,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在确定标准时间和推动其国际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解析 材料意思是大工业“使竞争普遍化”“创造了交通工具”“使每个文明国家……整个世界”,也就是说工业革命促使世界联系加强,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故选B项。
答案 B2.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解析 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西方国家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伴随着殖民扩张,资本的原始积累也发展起来;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商品输出成为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资本主义也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随着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故应选C。
答案 C3.下图是1914年跨国投资分布图,其中图A按投资来源国划分,图B按吸收投资的各大洲划分。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主要流向亚非拉地区
B.英法因工业优势造就投资优势
C.欧洲资本加速了美国经济发展
D.日本并未真正进入到世界市场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向亚非拉地区的资本输出只有44%,而向欧洲和北美的资本输出达到51%,排除A。
英法因海外殖民地较多造就投资优势,故B项不符合史实。
D项与史实不符。1914年时,美国工业生产总值跃居世界首位,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来自欧洲的资本输出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
答案 C4.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中曾有如下描述:“一个人抽出金属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切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打磨顶部做出头……用这种方法,做一枚别针的工序被分为18个单独的操作程序。”这主要反映了( )
A.万能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工人独立完成生产的能力大幅下降
C.手工工场中生产的复杂化和低效率
D.工厂制度下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解析 题干反映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下流水线生产现象,是对劳动过程的合理组织,提高了劳动效率,D项正确。
A项说法正确,但题干未涉及;流水线生产可以降低工人个体技术要求,提高工作效率,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项“手工工场”“复杂化和低效率”说法都是错误的。
答案 D5.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A.工业革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
D.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解析 由表格可见,1870~1900年间美国钢铁业企业总数减少,而工人总数、产量、投资额都增加,且增加幅度较大,由此得出,一部分企业集中了钢铁的资本和生产,而这种垄断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故B项正确。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