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
每课一练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论语
(lún)
不亦说乎
(shuō)
B.
谥号
(yì)
人不知而不愠(yùn)
C.学而不思则罔(wǎng)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ǎo)
D.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l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yòu)
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人不知而不愠(怨恨,心里不满)
温故而知新(理解、领会)
B.可以为师矣(做)
思而不学则殆(懈怠)
C.
学而时习之(时长,常常)
学而时习之(温习,复习)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爱)
择其善者而从之(听从)
选择下列词语与现代汉语语意相同的一项是(
)。
A.
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不亦君子乎?
C.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有朋自远方来。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
(2)学而不思则罔“
”通“
”,意思是
。
对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学而时习之(学了并时常温习它)
B.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C.思而不学则殆(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D.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知道它比不上学好它)
6.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属于语录体。
B.《论语》是孔子写的自己的言行的书。
C.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D.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课内巩固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
7~11
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①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②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③
,
,
,
,
,
不逾矩。”
翻译下列句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六则》中,第一、二、三则主要谈了学习的
的问题;第四、
五
则主要谈了学习的
问题;第六则主要谈了终身学习问题。
请你分别概括第一、二、三则的主要内容。
第一则:
第二则:
第三则:
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
学有难易乎 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选自彭端淑《为学》
)
[乙]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
藏书者乎?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①牛塞屋,富贵家之书,
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②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③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
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④藏焉,日:姑俟异日观云
尔。”
(选自袁枚《黄生借书说》
注释:①汗:使……流汗。②夫:那。③摩玩:摩挲玩弄,抚弄。
④庋:搁起来。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贫者语于富者
(2)子何恃而往
(3)西蜀之去南海
(4)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5)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人为为学有难易乎
①吾欲之南海
②若业为吾所有
②富贵家之书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2)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问题。
甲文中令富者“有惭色”的原因是什么?
乙文中哪些语句是表现借者心态的?
甲、乙两篇短文说的都是有关读书求学方面的事,你读了以后有什么启示?
按要求写出句子:
1、孔子强调学习要经常复习的句子是
,
?
2、阐明要学思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关系的句子
,
。
3、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
的
,
。
4、孔子阐述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
,
?
5、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缺点,孔子说:
,
。
6、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正
确态度应该是
。
7、孔子在《〈论语〉六则》中提到学习要不断地进行复习,才能够掌握知识,这句话是:
?
8、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论语〉六则》中与之相似的句子是: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引用《〈论语〉六则》中
,
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学习与思考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论语〉六则》中精辟的论述是:
。
参考答案:
D【点拨】
A
项“不亦说乎”中的“说”读
yuè;
B
项“谥号”中的“谥”读shì;
C
项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中的“
好”读
hào。
2.
B【点拨】
殆,
危险。
3.
B【点拨】
A
项“子”在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子,是男子的美称。
C
项“三人”
不是确数,
是约数,“几个人”的意思,表示数量少。
D
项“朋”在
文中指“同一师门的师兄弟”。
只有
B
项中的“君子”现代汉语沿用
了古义,即古今同义。
(1)说
悦
愉快,高兴
(2)
罔
惘
迷惑不解
【点拨】学习文言文一定要掌握并积累通假字,
弄清其意思。
5.
D【点拨】“好”不是“学好”意,而是“
喜爱”的意思。
6.
B【点拨】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有关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7.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点拨】要会背写这些名句。
(1)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2)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参考答案
(1)
告诉,说(2)凭借、依靠
(3)距离
(4)更不必说不用说
(5)停止
【点拨】这些都是文言
文常见的词语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运用。
(1)①做,求②被
(2)①往,去,到
②的
【点拨】善根据语境理解多义词的含义,并积累这些常见的多义词。
(1)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2)不仅书籍是
这样,世上的事
物都是这样。
【点拨】
(1)要翻译成反问句,标志词“顾……哉”,
(2)要注意“然”这两句话均为判断句。
(1)“贫者自南海还”
(或“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也可)。
(2)“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
摩玩之不已,曰‘
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示例:事在人为,人应该努力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主观努力在学习中具有
十分重要的作
用。要懂得读书机会的难得,珍惜有利时机勤奋学习。
【点拨】开放性题答案不求一致,能围绕中心、语言顺畅、自圆其说即可。
按要求写出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