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七下 第二课 唐前期的兴盛(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华书局版七下 第二课 唐前期的兴盛(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2-24 17:06:34

文档简介

《唐前期的兴盛》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贞观之治的基本史实,知道它为唐朝的兴盛奠定基础;了解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课件、图片辅助教学,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阅读、观察、分析、归纳,从中获得有效信息,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2)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的治国措施
【教学难点】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的治国措施
【教学方法】
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阅读学习法等。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的治国措施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www.21-cn-jy.com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见第2张PPT。2·1·c·n·j·y
课件展示:玄武门之变。(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玄武门,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又逼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称帝,改元贞观)。见第3张PPT。21·世纪*教育网
2、讲授新课:
本课共学习个板块: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第一篇章: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教学过渡:唐太宗是怎么统治的?
课件展示:唐太宗的贞观年间(627—649年),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有力措施,为唐朝逐步强盛奠定基础。见第7张PPT。
教师归纳:唐太宗治国措施。
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州县长官人选,提高地方官素质。
经济上: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用人上: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民族政策上:坚决抵抗外民族骚扰,改善国内各民族友好关系。见第8张PPT。
课件展示: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图表,见第9张PPT。
学生活动:完善三省六部制的作用。教师点评学生的讲述。
材料展示: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 ” 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21*cnjy*com
——《贞观政要》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舟好比是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可以载舟,也可以淹没舟。因为统治者看到前面的王朝的灭亡很多都是因为农民的起义。说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悟出人民百姓是王朝兴亡的决定性力量,要轻徭薄赋,以民为本,注重民生。见第10张PPT。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材料展示:(唐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逝世),遂亡一镜矣。
——《旧唐书·魏征传》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虚心纳谏。见第11张PPT。
课件展示:房谋杜断。房:唐初大臣。贞观元年为中书令,后改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死后陪葬昭(唐太宗)陵;杜:唐初大臣。太宗即位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封蔡国公。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订典章制度。见第12张PPT。
材料展示: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唐纪》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见第13张PPT。
课件展示:唐太宗在位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年号为贞观,历史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 见第14张PPT。
课件展示:太宗李世民(626~649)----高宗李治(649~683)---中宗李显(683~684)----睿宗李旦(684)----武则天武曌(684~704)亲理朝政。见第15张PPT。
课件展示:武则天(624~705),唐高宗李治皇后,后为周,则天称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见第16张PPT。
材料展示:材料一:太后(武则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卷二0五
材料二: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郭沫若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武则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见第17张PPT。【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过渡:让我们进入第二篇章: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见第18张PPT。
第二篇章: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师:介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睿宗李旦第三子。因拥其父睿宗即位有功,被立为太子。 712年,受禅即位。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另外,才华方面,玄宗精通音律,善诗词书法。见第20张PPT。
教师组织学生:为什么会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
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
教师明确:1、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础;
2、唐玄宗的个人才能;
3、唐玄宗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
4、国家的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见第21张PPT。
材料展示:开元四年,宋璟为相“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正谏”。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
教师明确:如:用姚崇(650~721)、宋璟(663~737)做宰相。见第22张PPT。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任用贤能,裁汰无能官吏;作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作用:利于农业发展。
整顿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作用:增加国家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废除严刑峻法;作用:缓和矛盾。
提倡节俭。作用:形成节俭之风。见第22张PPT。
教师进行总结:贞观之治(唐太宗)与开元盛世(唐玄宗)加以比较。最后师生给出结论是“贞观之风,一时复振。见第23张PPT。21教育网
材料展示: 忆  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
材料二:唐朝户数增长表。学生讨论结果:此时----人丁兴旺、粮食充足、社会安定。见第24张PPT。 21·cn·jy·com
师: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历史称这段时期为“开元盛世”。 见第25张PPT。
课件展示: 过华清宫
——杜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见26张PPT。
师:这首诗又说明唐玄宗统治后期的什么现象?
学生讨论:宠爱杨贵妃。
师:又用李林甫、杨国忠做宰相导致什么结果?见27张PPT。
课件展示: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途中士兵拒绝前行,迫使玄宗赐杨贵妃自缢。 后来,在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努力之下,唐朝借助回纥兵平定了安史之乱。见28张PPT。
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唐朝前的兴盛。了解唐太宗、唐玄宗在政治、经济、用人、民族上的治国措施;从而知道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道理。见29张PPT。21cnjy.com
师:史海扬帆的时候到了。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史海扬帆。
练习:
1. 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A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B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C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唐玄宗
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答案:A
2.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答案:C
3. “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答案:A
4.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我国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请说出这个历史人物是谁,她对唐朝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分析“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形成?www-2-1-cnjy-com
(2)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答案:1、这个历史人物是武则天。她在位期间,打击贵族势力 ,招揽人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和徭役,使得唐朝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做出了贡献。【来源:21cnj*y.co*m】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有:(1)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础。(2)唐玄宗本人的才能和有效的治国政策。(3)人民的辛勤劳动。【出处:21教育名师】
2、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版权所有:21教育】
4、感情提升
学习“贞观之治”,学生了解唐太宗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21*cnjy*com
学习“开元盛世”,学生认识到唐玄宗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水平超过了以往任何朝代,居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布置作业
1、制作唐朝前期的大事年表(唐太宗时期、唐玄宗时期)
2、做同步学习
【板书设计】
1.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政治、经济、用人、民族上的措施
唐前期的兴盛
2. 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政治、经济、用人、民族上的措施
【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方面:根据教学内容整合了两个板块:(一)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二)唐玄宗与“开元盛世”。两个板块都使用大量的历史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了小组讨论、自我阅读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2-1-c-n-j-y
不足方面:学生的参与度较广,但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学生讨论不深入和回答问题,有点放不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努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6张PPT)
中华书局版 七年级下册
第2课 唐前期的兴盛
暴君隋炀帝
隋朝的灭亡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引发
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
将所杀,隋朝灭亡。李渊建立唐朝。
情境导入
玄武门之变(626年)
626年7月2日,
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
玄武门,射杀太子李
建成、齐王李元吉,
后又逼李渊退位,自
己登基称帝,改元贞观。
学习目标
第一篇章
讲授新课
唐太宗的贞观年间(627—649年),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方面推行一系列有力措施,为唐朝逐步强盛奠定基础。
唐太宗
1.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
重视州县长官人选,提高地方官素质。
唐太宗治国措施
2.经济上: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3.用人上: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4.民族政策上:坚决抵抗外民族骚扰,改善国内各
民族友好关系。
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图表
皇 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决策
执行
审议
舟好比是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可以载舟,也可以淹没舟。因为统治者看到前面的王朝的灭亡很多都是因为农民的起义。说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悟出人民百姓是王朝兴亡的决定性力量,要轻徭薄赋,以民为本,注重民生。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 ” 对曰:“不知。” 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唐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逝世),遂亡一镜矣。——《旧唐书·魏征传》
魏征
唐太宗
长孙皇后
房玄龄
579~648
  唐初大臣。贞观元年为中书令,后改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死后陪葬昭(唐太宗)陵。
杜如晦
585~630
  唐初大臣。太宗即位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封蔡国公。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订典章制度。
房谋杜断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
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
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唐纪》
中华:指中原汉族
夷狄:指边疆的少数民族
体现了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 — “天可汗”
唐太宗在位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年号为贞观,历史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
高祖李渊
618~626
太宗李世民
626~649
高宗李治
649~683
睿宗李旦
684
武则天武曌
684~704
中宗李显
683~684
女皇武则天(690~705在位)
女皇武则天
690年武则天称帝
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
国号:周 史称:武周
  太后(武则天)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资治通鉴》卷二0五
  武则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经济文化继续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作用)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上承“贞观”,下启“开元”)
——郭沫若
高祖李渊
618~626
太宗李世民
626~649
高宗李治
649~683
睿宗李旦
710~712
玄宗李隆基
712~756
睿宗李旦
684
武则天武曌
684~704
中宗李显
683~684
中宗李显
705~710
第二篇章
李隆基
唐玄宗
李隆基
又称唐明皇,睿宗李旦第三子。因拥其父睿宗即位有功,被立为太子。 712年,受禅即位。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并重用李林甫等奸臣,终于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另外,才华方面,玄宗精通音律,善诗词书法。
唐玄宗李隆基
为什么会形成“开元盛世”的局面?
1、唐太宗、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
础;
2、唐玄宗的个人才能;
3、唐玄宗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社会
经济发展的政策;
4、国家的统一,广大人民的辛勤
劳动。
   开元四年,宋璟为相“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正谏”。
——《资治通鉴》卷二一一
宋璟(663~737)
姚崇(650~721)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
1、任用贤能,裁汰无能官吏;
2、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
3、整顿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
4、废除严刑峻法;
5、提倡节俭。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利于农业发展
增加国家收入,减轻农民负担
缓和矛盾
形成节俭之风
“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对比表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开元盛世
(唐玄宗)
“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善用贤臣 (姚崇、宋璟)
整顿吏制
勤俭节约
发展农业生产
任用贤臣(魏征、“房谋杜断”)
虚心纳谏
勤于政事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经济
政治
  贞观之治
 (唐太宗)  开元盛世
(唐玄宗)
唐朝户数增长表
单位:万户
忆 昔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织不相失。
300
615
841
贞观
末年
武周
末年
开元
末年
人丁兴旺
粮食充足
社会安定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历史称这段时期为“开元盛世”。
过华清宫
——杜甫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李林甫
杨国忠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途中士兵拒绝前行,迫使玄宗赐杨贵妃自缢。
后来,在大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努力之下,唐朝借助回纥兵平定了安史之乱。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唐朝前的兴盛。了解唐太宗、唐玄宗在政治、经济、用人、民族上的治国措施;从而知道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道理。
总结
1.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2.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唐前期的兴盛
政治、经济、用人、
民族上的措施
板书
政治、经济、用人、
民族上的措施
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是( )
A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B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
C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唐玄宗
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练习
A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练习
C
“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练习
A
材料分析题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我国一位历史人物的评价,请说出这个历史人物是谁,她对唐朝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分析“开元盛世”为什么会形成?
2、唐玄宗和他的曾祖父唐太宗有哪些共同的地方?
答:这个历史人物是武则天。她在位期间,打击贵族势力 ,招揽人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免赋税和徭役,使得唐朝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做出了贡献。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有:(1)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奠定的基础。(2)唐玄宗本人的才能和有效的治国政策。(3)人民的辛勤劳动。
他们都善于任用贤才,重视吏治,注意“戒奢从简”,使政治较清明,经济有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里著名的“治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练习
制作唐朝前期的大事年表
唐太宗时期、唐玄宗时期) 2. 做同步学习
布置作业
谢谢观赏!《唐前期的兴盛》练习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唐太宗实施的措施中,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的是 (  )
  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②“戒奢从简”  
③合并州县               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话中的“人”指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 C、丞相制 D、军机处
4、“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1·cn·jy·com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5、益阳市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www.21-cn-jy.com
A.开元盛世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贞观之治
6、开创了“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玄宗
7、“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唐玄宗 B. 唐太宗 C.唐高祖 D.唐中宗
8、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 (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二、填空题
1、唐太宗在位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年号为 _ ①__ ,历史称这段时期为“ ②”。21·世纪*教育网
2、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唐朝进入 __①___。唐玄宗前期年号为 ②,历史称这段时期为“_③__”。2-1-c-n-j-y
三、材料题
1. 材料一: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唐太宗认为谁是最重要的?唐太宗统治期间最出名的一位大臣是谁?
(2)唐太宗统治期间开创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历史上称之什么?他在用人政策、政治制度、赋税制度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主要措施?www-2-1-cnjy-com
(3)材料二反映了唐朝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这一时期称作什么?根据上述材料中所涉及的二位皇帝概括他们在治国安邦中共同点。21*cnjy*com
《唐前期的兴盛》练习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根据题目要求“减轻人民负担”可知,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②“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符合题意,故选A。【来源:21cnj*y.co*m】
【点评】本题难度中,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虚心纳谏”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把魏征当人镜。只有C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唐太宗“虚心纳谏”的相关知识。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抓住关键词:“行政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三省六部制。故选B。【版权所有:21教育】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任用姚崇为相。D与之无关,应排除。故选D。21教育网
【点评】考查从题目得到关键信息的能力,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相关知识。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抓住题目关键词:“忆昔开元全盛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故选D。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
7.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抓住题目关键词:“开元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武则天,故选D。21cnjy.com
【点评】本题较易,考查武则天的知识。
二、填空题
1. 【答案】①贞观;②贞观之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相关知识。
2.【答案】①鼎盛时期;②开元;③ 开元盛世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知识。
三、材料题:
1. 【答案】(1)百姓 魏征。
(2) 贞观之治; 用人政策:虚心纳谏,选贤用能;政治制度:沿袭与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用交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开元盛世、勤勉治国。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都重视农业生产等。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前期的兴盛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治国措施------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州县长官人选,提高地方官素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用人上:重用贤才,虚心纳谏;民族政策上:坚决抵抗外民族骚扰,改善国内各民族友好关系。唐太宗在位时期,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唐太宗年号为贞观,历史称这段时期为“贞观之治”。21*cnjy*com
唐玄宗的治国措施:任用贤能,裁汰无能官吏;作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扩大耕地面积;作用:利于农业发展;整顿财政,清理土地和户口;作用:增加国家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废除严刑峻法;作用:缓和矛盾;提倡节俭。作用:形成节俭之风。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出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唐玄宗前期年号为开元,历史称这段时期为“开元盛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