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版)单元精测卷
第一单元
(测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黄晕(yùn) 花苞(bāo)
烘托(hōnɡ) 发髻(jì)
B.静谧(mì) 唱和(hé)
嘹亮(liáo) 高邈(miǎo)
C.清冽(liè) 梦寐(mèi)
粗犷(kuànɡ) 看护(kàn)
D.薄雪(bó) 竦峙(sǒnɡ)
酝酿(liánɡ) 干涩(sè)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表格中订正。(2分)
咄咄逼人 花技招展 一脉情思 顷盆瓢泼
披蓑带笠 抖搂精神 争先恐后 舒活筋骨
错别字
改正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______的喉咙,唱出________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_________地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嘹亮 宛转 清脆
B.清脆 宛转 嘹亮
C.清脆 嘹亮 宛转
D.宛转 清脆 嘹亮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房地产去库存是2016年“两会”期间一个重要议题。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马致远,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汉宫秋》。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6.根据要求默写。(5分)
(1)___________,山岛竦峙。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观沧海》中描写海水和山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
7.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5分)
(1)【剪纸知识】(1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21cnjy.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剪纸欣赏】(2分)
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剪纸】(2分)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10~13题。(12分)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21·cn·jy·com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www.21-cn-jy.com
10.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摇篮”比喻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照应了前面________一词。(3分)2·1·c·n·j·y
13.从选段文字中你可以看出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地形对济南的气候有什么影响?(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2分)
北国之春
孙立燕
春天的脚步在我们不经意间悄然走来了。
春天,无论在哪里,总是这般美好。
尽管北国的春天来得迟些,却是来得清奇,来得壮美。
江南的春我没有领略过,但那“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繁花,群鸟乱飞”的朝气勃勃,常令我心驰神往。在我心中。江南是春天的宠儿,爱的给予太多了。所以,春天在江南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天姿国色的丽人,而北方的春天却只是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了。
但是,灰姑娘也自有她天然的风韵。
在某个清晨,你会不经意地发现,窗子上那些斑斑驳驳的霜花已有好些日子不光顾了。走在风里已感觉不到凛冽的寒,迎面扑来的是大地氤氲的温润;蓝天白云也如同告别青涩童年的少女一样,变得多姿、亮丽了;坚硬的土地松软,脚踏上去没了声音,只有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田野里苍茫的一片,偶尔会看到坑坑洼洼的地方露出的几簇绿草芽;那一排排的树木都已脱了藏青色的褂子,换上了淡黄透绿的衣裳;红杏的枝头依然落着寂寞的尖,缀着的景色只有心中的那份渴望。春天的活泼劲就是这样在令人难耐的期盼中酝酿着。北国的春天没有名花的娇贵,也没有美酒的香醇,可她那种半醉半醒的眠思,纵是“无情也动人”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北国的春天,无花只有寒,春雪是她唯一的绽放。那似花非花的落蕊,在北方的大地上,铺染着一幅清奇、苍劲古朴的水墨画。当人们的足迹浸润这幅画的时候,内心里也被踩得泥泞不堪了,随之而来的却是感觉到了一种抖也抖不掉的清凉。21·世纪*教育网
“春风十里蕴柔情”,那是南国的情愫,而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像升腾的野火,像昂扬的斗士,像冲锋者的擂鼓。它使你想起了“大江东去”的苏东坡,“风萧萧易水寒”的荆轲。www-2-1-cnjy-com
啊!北国之春,我真想张开双臂,扑进你这返浆大地的怀抱,任由自己的每一处足迹都写满了豪情。
(选自《中学生》)
14.作者眼中南国的春与北国的春各有怎样的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主要描写了北国的春天的哪两种景物?为什么主要写这两种景物?(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2分)
燃烧的木棉
梁惠娣
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2-1-c-n-j-y
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
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21*cnjy*com
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
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这一生。
(选自《教育导报》)
18.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简略分析下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章引用古人有关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简略说说木棉花可贵的精神及其给我们的人生启迪。(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2.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版)单元精测卷
第一单元
(测试时间90分钟 试题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黄晕(yùn) 花苞(bāo)
烘托(hōnɡ) 发髻(jì)
B.静谧(mì) 唱和(hé)
嘹亮(liáo) 高邈(miǎo)
C.清冽(liè) 梦寐(mèi)
粗犷(kuànɡ) 看护(kàn)
D.薄雪(bó) 竦峙(sǒnɡ)
酝酿(liánɡ) 干涩(sè)
【解析】选A。B项“和”应读hè;C项“犷”应读ɡuǎnɡ,“看”应读kān;D项中“薄”应读báo,“酿”应读niànɡ。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表格中订正。(2分)
咄咄逼人 花技招展 一脉情思 顷盆瓢泼
披蓑带笠 抖搂精神 争先恐后 舒活筋骨
错别字
改正
答案:技—枝 顷—倾 带—戴 搂—擞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______的喉咙,唱出________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_________地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嘹亮 宛转 清脆
B.清脆 宛转 嘹亮
C.清脆 嘹亮 宛转
D.宛转 清脆 嘹亮
【解析】选B。“清脆”指(声音)清楚悦耳;“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嘹亮”指(声音)清晰响亮。根据描述的对象作出判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房地产去库存是2016年“两会”期间一个重要议题。
B.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C.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解析】选A。B项搭配不当,应为“加快”速度,“提高”质量。C项语序不当,“践行和培育”应改成“培育和践行”。D项缺少主语,可去掉“由于”。21教育网
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马致远,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汉宫秋》。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C.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风婉约,如代表作《观沧海》。
D.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等。
【解析】选C。《观沧海》诗风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6.根据要求默写。(5分)
(1)___________,山岛竦峙。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4)《观沧海》中描写海水和山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com
答案:(1)水何澹澹 (2)随君直到夜郎西 (3)枯藤老树昏鸦 (4)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5)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7.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5分)
(1)【剪纸知识】(1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21·cn·jy·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剪纸欣赏】(2分)
请你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剪纸作品,描绘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剪纸】(2分)
班里有些同学认为剪纸艺术已经落伍了,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
(2)示例:画面内容:一个胖小孩怀抱一条肥大的鱼,小孩身后两侧是荷叶荷花。寓意:连年有鱼(年年有鱼或喜庆有鱼,“余”字亦可)。
(3)示例一: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示例二: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www.21-cn-jy.com
二、阅读品悟(40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这首诗写诗人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2·1·c·n·j·y
答案:思乡。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怎样的自然理趣?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
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表现了自然理趣。
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
(二)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10~13题。(12分)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21·世纪*教育网
10.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有效信息的筛选能力。可以先找到“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然后从这句话往前找到相关语句作答。
答案: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11.文中“睡”“醒”用得很贴切,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准确用词的赏析。用“睡”“醒”来写济南的山水,赋予山水以生命,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理想的境界”。
答案:“睡”“醒”赋予山水以生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创设了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12.“小摇篮”比喻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照应了前面________一词。(3分)www-2-1-cnjy-com
【解析】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把握。结合语境推断出“小摇篮”比喻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作者把小山比作一位母亲,生动地表现出它慈母般的温存、体贴。2-1-c-n-j-y
答案:围着济南的一圈小山 把一圈小山写得如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小山
13.从选段文字中你可以看出济南的地形特点是什么?这样的地形对济南的气候有什么影响?(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济南被一圈小山围住。使济南的冬天特别暖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2分)
北国之春
孙立燕
春天的脚步在我们不经意间悄然走来了。
春天,无论在哪里,总是这般美好。
尽管北国的春天来得迟些,却是来得清奇,来得壮美。
江南的春我没有领略过,但那“暮春三月,江南草长繁花,群鸟乱飞”的朝气勃勃,常令我心驰神往。在我心中。江南是春天的宠儿,爱的给予太多了。所以,春天在江南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天姿国色的丽人,而北方的春天却只是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了。
但是,灰姑娘也自有她天然的风韵。
在某个清晨,你会不经意地发现,窗子上那些斑斑驳驳的霜花已有好些日子不光顾了。走在风里已感觉不到凛冽的寒,迎面扑来的是大地氤氲的温润;蓝天白云也如同告别青涩童年的少女一样,变得多姿、亮丽了;坚硬的土地松软,脚踏上去没了声音,只有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田野里苍茫的一片,偶尔会看到坑坑洼洼的地方露出的几簇绿草芽;那一排排的树木都已脱了藏青色的褂子,换上了淡黄透绿的衣裳;红杏的枝头依然落着寂寞的尖,缀着的景色只有心中的那份渴望。春天的活泼劲就是这样在令人难耐的期盼中酝酿着。北国的春天没有名花的娇贵,也没有美酒的香醇,可她那种半醉半醒的眠思,纵是“无情也动人”啊!21*cnjy*com
北国的春天,无花只有寒,春雪是她唯一的绽放。那似花非花的落蕊,在北方的大地上,铺染着一幅清奇、苍劲古朴的水墨画。当人们的足迹浸润这幅画的时候,内心里也被踩得泥泞不堪了,随之而来的却是感觉到了一种抖也抖不掉的清凉。【来源:21cnj*y.co*m】
“春风十里蕴柔情”,那是南国的情愫,而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像升腾的野火,像昂扬的斗士,像冲锋者的擂鼓。它使你想起了“大江东去”的苏东坡,“风萧萧易水寒”的荆轲。【出处:21教育名师】
啊!北国之春,我真想张开双臂,扑进你这返浆大地的怀抱,任由自己的每一处足迹都写满了豪情。
(选自《中学生》)
14.作者眼中南国的春与北国的春各有怎样的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春天特征的概括。结合全文内容,从文中筛选“春天在江南真的可以说得上是天姿国色的丽人,而北方的春天却只是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了”“北国的春风是狂放的”等语句进行概括。【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南国的春是温婉的,像天姿国色的丽人;北方的春是质朴豪放的,像赤足布裙、蓬头垢面的灰姑娘。
15.画线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首先根据常用修辞方法的特点判断画线句运用的修辞,然后结合语句内容体会其表达作用。
答案:比喻。将春天比喻为一幅水墨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国的春清奇、苍劲古朴的特点。
16.选文主要描写了北国的春天的哪两种景物?为什么主要写这两种景物?(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主要内容的把握。选文抓住了北国春天富有特征的春雪和春风进行描写。
答案:春雪和春风。因为这两种景物和南国的春景形成对比,能突出北国之春的特点。
1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由文章对春景的描绘及最后一段可以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答案: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由衷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2分)
燃烧的木棉
梁惠娣
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一道红艳艳的朝霞,也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
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21*cnjy*com
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
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这一生。
(选自《教育导报》)
18.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文章的感情线索。文章中每一段都提到了木棉花,流露着对木棉花的赞美之情。
答案:对木棉花的赞美和喜爱。
19.简略分析下边这句话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运用的修辞、描写方法、词性、写作手法等角度任选一个方面赏析,点明突出了人(物)的特点及表达的情感。
答案:①使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木棉花的灿烂热烈、无拘无束。②贬词褒用,流露出了作者对木棉花的喜爱。
20.文章引用古人有关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引用诗句作用的分析。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增加诗情画意;突出人(物)的某一特点;抒发作者的某一情感。
答案:①增加散文的文学色彩;②进一步突出木棉花的灿烂、美丽,表达出对木棉花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1.简略说说木棉花可贵的精神及其给我们的人生启迪。(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提炼。点明文章主旨的段落是结尾段。因此回答时应紧扣结尾段来概括提炼。
答案:①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②我们应当像木棉花一样,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无悔人生。
三、写作(40分)
22.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③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1)审题: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尝试”一词是文章的题眼,指的是生活中我们尽自己努力去尝试做的事情,一般是指人的一种行为、一种活动、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挑战,尝试,是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扣住这一词语来思考生活中给我们尝试去做的事情来写,一般不会出现跑题的情况。(2)选材:“尝试”是一个动词,作文素材可以写作尝试努力学习等,如学习小提琴、学习围棋等,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我们有耐心去做,确定好目标,努力尝试,最后才能接近成功……;同时更不能忽视的是题中的一个短语:“不止一次”,作文中一定要提及多次尝试去做一件事情,这一点一定要在文中有所体现。(3)立意:一是立意的深度。“尝试的事情”是什么?玩一款游戏?第一次努力认真学习?显然这是肤浅的。这里尝试的事情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可以指不止一次尝试做的事情让自己感受到生活中真挚美好的友情、感悟到某种深刻的生活体验、体会某种有关成长的一些收获,等等。